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食物及壎竻膚蔽矕N「訂立全面精神健康政策」動議辯論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為食物及壎竻膚蔽攭P一嶽今日(一月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訂立全面精神健康政策」動議辯論的總結發言:

主席:

  感謝各位議員就議案及修正案所發表的寶貴意見。我現謹就議員提出的主要問題作出回應。

  政府致力推廣市民的精神健康,確保和促進大眾的精神健康一向是政府公共壎秅u作中其中重要的一環。我們在精神健康政策方面可總括為三個大方向。

  首先,正如張議員的議案中提及,精神健康政策和相關服務涵蓋多個政策局及部門的工作。我們一直以來的醫療護理和康復政策方向是以跨專業和跨界別團隊的方式,合力促進醫療和社福兩個服務體系的協作,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一整套全面和具連貫性的精神健康服務,全方位照顧有需要人士。

  就此,食物及壎竻蔬t責統籌有關精神健康的政策和服務措施,並與勞工及福利局(勞福局)、教育局、壎芵p、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社會福利署(社署)和其他相關部門及組織緊密合作。由我擔任主席的精神健康服務小組,成員包括具有相關服務經驗的醫療、社福和其他有關界別持分者,協助制定和檢視精神健康政策和服務。我們每年也研究應引入甚麼新服務。

  其次,我們留意到治療精神病的國際趨勢逐漸茩囿幫洃峇曊ˍ@理服務。讓精神病患者於病情穩定時,早日出院返回社區接受治療,可促進他們康復和減低復發機會。由於精神健康服務在社區層面日漸重要,我們近年推出了多項措施加強對精神病患者的醫療及社區支援服務,促進他們康復和重新融入社區,開展新生。

  第三,所謂「預防勝於治療」,精神病與其他疾病一樣,預防性的措施和公眾教育不可或缺。為了更有效預防精神病,令患病人士能及早發現,以及減低對精神病患者的誤解和歧視,我們特別重視公眾教育,並已落實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促進市民對精神健康的了解和認識。

  自二○○一年起,政府不斷推出新措施和計劃,並致力加強及提升精神健康服務。醫管局自二○○一年起推行「思覺失調」服務計劃,對象是十五至二十五歲初次出現偶發性精神病的青少年。該服務的專責隊伍在這些對象發病初期兩年為他們提供一站式、針對個別階段的持續支援。計劃能及早識別思覺失調病患者,盡早迅速提供治療以防止病情惡化和減少他們將來住院的機會。

  ○二/○三年度,我們推行「毅置安居計劃」,為長期住院精神病人提供康復訓練,協助他們重新投入社會生活。同年度,我們為懷疑有自殺傾向或抑鬱症的長者提供速治服務。

  ○七/○八年,我們推出了社區精神健康協作服務,為懷疑有精神問題的人士及其家屬提供社區援助。○八/○九年度,我們在醫管局九龍西及新界東醫院聯網成立社區精神科支援小組,為經常入院的病人提供出院後的社區支援。另外,亦在九龍東及九龍中醫院聯網轄下醫院的急症室試行精神科診症聯絡服務,為精神狀況突然出現問題的病人提供危機介入服務,以盡早紓解病人的病情和避免不必要的入院個案。○九/一○年度起,醫管局的老人精神科外展服務的服務人次和覆蓋範圍逐漸增加,現時涵蓋全港大部分受資助安老院舍及超過二百間私營安老院舍。

  在二○一○年四月,我們在三個地區率先試行「個案管理計劃」,由醫護人員擔當個案經理,為嚴重精神病患者提供持續和個人化的深入社區支援。同年度,我們推行一項「綜合精神健康計劃」,在醫管局轄下五個聯網的精神科專科門診診所設立了一般精神病診所,促進精神科專科門診和基層醫療的協作,加強一般精神病的評估和治療服務。

  本年度,「個案管理計劃」已推展至額外五個地區,即東區、深水鶠B沙田、屯門和灣仔;而「綜合精神健康計劃」亦已推展至所有聯網。

  在下年度,我們會將「個案管理計劃」進一步擴展至額外四個地區,即九龍城、中西區、南區及離島區,計劃擴展後將涵蓋共十二區,預計將有額外約二千名病人受惠,為更多嚴重精神病患者提供持續、深入及個人化的支援。

  就議員建議政府應設立精神健康局,正如我早前提及,食物及壎竻蔬t責統籌有關精神健康的政策和措施,並就此與有關政策局、政府部門和機構,透過綜合和跨專業的模式為精神病患者提供醫療和康復服務。另外,我們亦設有一個跨界別諮詢機制─精神健康服務工作小組,持續檢討現有服務。我們認為現時的機制持之有效。我們亦會繼續強化統籌角色,制度適切的政策和措施。

  大家亦有提出修定案,提議政府加強精神科藥物使用。我們已向醫管局提供額外經常性撥款,為更多有需要的病人提供新一代精神科藥物。在二○一○/一一年度,醫管局接近四萬病人獲處方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

  在社區支援方面,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綜合社區中心)已於全港各區設立。它不但為精神病康復者、懷疑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及其家人,提供更方便和整全的一站式社區支援服務,更有助在社區之中傳達精神健康的重要信息。各區的綜合社區中心自二○一○年十月投入服務至去年九月為止,已為約一萬四千名精神病康復者及懷疑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提供服務。

  四位議員的修正案均提及加強精神科的醫護及社福人手。政府近年已採取一系列措施處理人手問題,包括精神科的醫護人手。於二○一一/一二年度,醫管局已增聘八十名護士和專職醫療人員,以落實執行「個案管理計劃」的推展工作。而社署亦相應地加強了綜合社區中心的人手,以配合該計劃。

  此外,政府一直不斷增加各公立醫院和診所的精神科部門醫務社工的人手,以配合「思覺失調服務計劃」及為自閉症兒童提供的加強服務等措施。這包括在二○一一/一二年度增加超過三十名人手,相比○五/○六年度的一百六十多名,增幅超過四成。

  我們明白患有精神病的學生需要醫護專業人員的診治,亦需要學校和教師配合提供醫護治療和康復服務,為協助患病學生適應校園生活,學校內亦設有跨界別的專業團隊,包括輔導教師、社工和教育心理學家,在其專業範圍內為有精神病患的學生提供所需的支援和輔導。

  張議員的原議案和四位議員的修正案都提出政府需要加強公眾教育。我們已在不同層面,透過不同渠道和媒介,加強學生及公眾教育。

  現行的教育政策是確保學校教育以一個整全模式,讓學生得到全人發展。學校課程涵蓋有關處理壓力、健康生活模式等內容,培育學生能以正面積極的態度,處理生活上遇到挫折或逆境的時間。

  為了促進市民大眾的精神健康,增進他們對精神健康問題的認知與了解,以及接納精神病康復者,建立共融社會,政府一直積極推廣精神健康公眾教育。

  醫管局一直致力向市民宣傳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其「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社區支援計劃」通過學校及社區青年中心向青少年及其家長推廣精神健康。

  壎芵p亦已把精神健康納入其整體公共壎舠虼|計劃內,並製作了一系列包括精神健康的健康教育學習資料、資訊熱線和網頁等。

  為更有效支援在學精神病患者及加強專業培訓,教育局有為教師提供相關的培訓課程,課程內容包括認識、預防及處理有學習、情緒及行為困難的學生等,加強教師了解學生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要。

  此外,各區的綜合社區中心會在所服務的地區內舉辦公眾教育活動,讓市民明白精神健康的重要,同時對情緒問題和精神病有正面的認知和了解,減少誤解和歧視,從而令精神病康復者在社區中得到真正支持及鼓勵。綜合社區中心運作至今,已舉辦了超過二千項有關的公眾教育活動。

  自一九九五年起,相關政策局和部門、公共機構及非政府機構合作,每年舉辦一項名為「精神健康月」的全港性宣傳活動,提高普羅市民對精神健康的認識、促使他們接納精神病患者,以及鼓勵精神病康復者融入社會。近年的「精神健康月」活動亦特別加強與各區區議會、互助委員會及地區團體的合作,舉辦一連串的地區活動,提供有關精神健康、社區支援和求助渠道等相關資訊,並推動以鄰里和家庭為核心的支援網絡,促進精神病康復者重新融入社會。

  此外,康復諮詢委員會亦透過資助非政府機構和地區團體等,舉辦各類公眾教育活動,積極在社區層面推廣精神健康和鼓勵公眾接納精神病康復者。

  有議員提到要提高精神病患者康復的培訓,我們非常重視殘疾人士,包括精神病康復者的就業支援和在職培訓,以協助他們適應工作環境,掌握公開就業的技能,並為他們創造更多就業的機會。

  社署透過非政府機構提供多類職業康復服務,包括庇護工場、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精神病康復者訓練及活動中心、殘疾人士在職培訓計劃及「陽光路上」培訓計劃等。

  此外,社署的「創業展才能」計劃,向非政府機構提供資金以成立小型企業,並藉以促進精神病康復者和殘疾人士的就業機會。計劃自推出以來,為殘疾人士創造了超過五百五十個職位,當中接近一半的受聘殘疾人士為精神病康復者。政府將會為計劃注資一億元,資助非政府機構成立更多小型企業,以提高殘疾人士的就業機會。

  總結而言,正如議員在剛才的討論中提到,精神健康政策及服務涵蓋多個政策局及部門的工作,而且因應和配合社會不斷轉變、醫療科技的發展等因素而需要更多和加強。

  政府一直致力推行精神健康服務和相關工作。我們已在社區支援、治療服務、人才培訓等各方面推行不少改善措施,務求為市民提供更完善的精神健康服務。展望將來,我們會繼續密切留意精神健康服務的使用情況,並透過現行的機制持續檢討現有服務,適當地調整或加強服務。

  要促進本港的精神健康,市民的參與共建一個和諧社會亦非常重要。我們必需要由自己出發,時常留意和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衡生活模式。倘若遇到困難或解決不到的事情時,可與家人或朋友傾訴,有需要時,亦可尋求專業協助。我們要多加關心我們的家人和朋友。家人和朋友的鼓勵和幫助對面對精神問題的人士至為重要。同時我亦希望各界人士能夠發揮互助精神,關懷和接納精神病患者,共同推動社會的精神健康。

  主席,剛才我也留意到有數位議員互相指責,覺得他們患有精神病,甚至在議會內可能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患上精神病。但我剛剛才提及,不應歧視任何人有精神病,若有病便有病了,他本身患病便應接受他,要接受他的言論,我覺得並非問題。我希望大家要就這個概念想一想何以這樣說。若議會的說法如此,社會的想法也會這樣,我覺得這可說是我們最大的病源。

  主席,我們認為,香港今天的成就得來不易,有賴社會不同階層人士的奮鬥和努力,我在此鼓勵大家發揮互諒互讓精神,多些欣賞彼此的建樹及珍惜人生,少些埋怨和計較,希望大家可以建立一個關愛共融的社會。

  最後,我希望各位議員會繼續支持我們在這方面的工作。主席,我謹此陳辭。



2012年1月1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0時28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