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香港文化博物館帶領觀眾懷緬一代巨星羅文璀璨歌演藝生涯(附圖)
******************************

  被譽為香港樂壇一代巨星羅文(一九四五至二○○二),在其三十多年演藝生涯中唱盡好歌,為本地樂壇留下無數經典金曲。他辭世後,其家人將他不同時期的演藝文物捐贈予香港文化博物館(博物館),為數逾三千多項。為與市民分享這批珍貴藏品,博物館由明日(十二月二十一日)起至明年七月三十日舉行大型展覽,精選二百二十多項藏品以作展示,讓市民回顧羅文歌演事業的發展,以及他與香港流行音樂發展的關係。

  展覽名為「獅子山下•掌聲響起•羅文」,於今日(十二月二十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羅文藏品捐贈人譚文玉和譚明玉、歷史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伍步謙博士,以及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黃秀蘭。

  羅文生前好友白雪仙、關菊英、陳百祥、林姍姍、陳潔靈、黃杏秀、姜大偉、李琳琳、鄭國江等亦到場支持。

  許曉暉在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羅文縱橫香港樂壇三十多年,獻唱了無數經典金曲。在他「見慣風雨,見慣改變」的歌唱生涯中,同時亦見證了香港流行音樂文化的轉變。

  她指出,流行音樂是香港普及文化其中一個重要元素。每個年代的歌曲都各有特色,不但為我們帶來視聽之娛,而且也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這些歌曲寫下市民的生活點滴,同時亦反映了本港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和經歷。

  許曉暉說:「今日這個展覽以香港流行音樂的發展為經,羅文璀璨的演藝事業為緯,回顧上世紀本港多采多姿的文化現象,以及向這位樂壇巨星致敬。」

  是次展覽的展品包括舞台服飾及道具、獎項、相片、表演宣傳廣告等,展示了羅文在香港樂壇三十多年璀璨的歌演藝生涯。觀眾不僅看到他在本地流行樂壇的成就,亦可體會到他對事業及藝術的堅持和追求。

  羅文自六十年代中期開始其演藝生涯,首先組織樂隊在酒廊演唱英文歌曲,其後擔任電影幕後代唱,其演繹的國語時代曲受到注目,鋒芒初露。直至粵語流行曲在香港萌芽,羅文亦藉粵語流行曲盡顯實力,攀上演藝事業的高峰。

  對歌曲的風格,羅文不斷求變創新。除為電視劇主唱主題曲和插曲外,羅文亦出版不同類型的唱片,包括有以花卉為概念主題的唱片《卉》和「爵士」風格的《仲夏夜》,有「rap」風格的《激光中》,被有認為意識大膽的《波斯貓》和流行一時的自傳式歌曲《幾許風雨》。羅文成功地建立個人風格,得到接受、認同和推崇,成為香港流行音樂的翹楚之一。

  羅文是一個天生屬於舞台的歌星。他熱愛舞台,也是一個唯美主義者,力求舞台上的表演能帶給觀眾視覺與聽覺的完美享受。他於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七年在日本發展期間,培養出敏銳的時裝觸覺,吸收了豐富的舞台技巧,並把日本潮流帶回香港,既為自己塑造獨特的形象風格,更成功樹立了別樹一格的造型和台風。

  羅文還突破粵語音樂的形式,開創了粵語歌舞劇的先河。他分別於一九八二年和一九八四年以「羅文製作有限公司」獨自投資籌辦粵語歌舞劇《白蛇傳》和《柳毅傳書》。兩部劇都是以中國傳統民間故事為依歸,以歌舞為形式的歌舞劇。此兩部作品雖然未能為羅文帶來經濟上的收益,但卻贏得不少掌聲,是羅文藝術生命中一股巨大的鼓舞力。

  在多變的流行樂潮流中,羅文不斷創新求變,至今仍是本地流行音樂文化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在香港樂壇建立不朽的地位。

  有關展覽詳情,請瀏覽香港文化博物館的相關網頁:www.heritagemuseum.gov.hk/chi/exhibitions/exhibition_details.aspx?exid=176,或致電:二一八○ 八一八八查詢。

  香港文化博物館位於沙田文林路一號。開放時間為星期一、星期三至六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十時至晚上七時;聖誕前夕及農曆新年前夕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逢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及農曆新年初一及初二休館。入場費十元,全日制學生、高齡人士及殘疾人士半價優惠,逢星期三免費入場。



2011年12月20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8時14分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