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行政長官出席第五屆「中大新聞獎」頒獎禮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曾蔭權今日(十二月一日)下午出席第五屆「中大新聞獎」頒獎禮的致辭全文 :

曾(立基)主席、沈(祖堯)校長、各位傳媒界的朋友:

  下一個月,我將會踏進公務生涯的第四十五個年頭。一直以來,我不斷宣揚「自由」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我所說的自由,除了資金和人才進出的自由之外,亦包括新聞和資訊的自由流通。

  香港這個蕞爾小島,有十九份本地新聞日報、四個廣播電台,五個電視台。這些傳媒機構,每分每秒都在體現香港的新聞自由。

  我每天看大量新聞報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報紙是我早餐的一部分,我會邊吃邊看其中六份。通常我都會看到「心跳加速」,接荍皕|去教堂冷靜一下。然後,再回到辦公室翻閱其餘報章。

  我亦有訂閱部分報章和雜誌的網上版。即使在外訪的時候,我一有時間,都會慣性地上網閱讀、收聽、收看香港的即時新聞。最近,我經常iPad不離手,其中一個理由就是要隨時隨地接收即時的新聞信息。有些同事甚至說我是中了「新聞毒」。

  事實上,我和我的整個問責團隊都十分茩姦祧袡鴽畯怐犖妢,所以我和三司十二局的同事,星期一至五每朝九點,都會在特首辦的會議室商議當天的事務,以及討論相關的重點新聞。

  我以上所講的,其實只想說明一點,就是作為公職人員,我們完全接受傳媒監察我們的工作。作為受監察的對象,本來不應該對監察者指手劃腳。然而,本荂u愛之深」的心情,我希望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作為長期受眾之一的一點體會。

  英國浪漫詩人Samuel Taylor Coleridge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念,叫做: 「Willing suspension of disbelief」。他認為只要作家能夠在文學創作中注入一些「人情趣味以及看似真相的假象」,讀者便會心甘情願的擱置懷疑的態度,投入本來是難以置信的故事情節之中。所以即使是鬼故、科幻小說等等幻想創作,亦能夠吸引大量讀者。

  有時我也要本茬o種「自願擱置不入信」的態度,才能看完一則新聞。有一次,我讀到一則關於英超台要額外收費,引起用戶不滿的報道。標題是:「有線英超另收費•三日收九萬查詢」。

  根據該報所載,「去年八月英超聯賽開波首三天,有線電視便收到多達九萬宗要額外付費才能夠收看的查詢。」我對此報道大有疑問,心想有甚麼客戶服務系統可以在一日之內平均處理三萬宗查詢。假如真有這樣的超級系統,政府部門也應該借鏡學習。

  報道並沒有說明此數字的消息來源,我於是請我的同事查問一下。根據他們說,可能是記者在向該台有關人士查詢投訴數字時,對方有點不耐煩,隨口說了一句晦氣話:「有九萬幾個查詢」。結果,便出現了這個大字標題。實情是否如此,各位可以發揮傳媒工作者的本能,向有關人士查問一下。

  另一個例子涉及我本人。我以為電視新聞會較文字可靠,因為有畫面、有聲音的訪問片段,乃直接出自被訪者口中,被歪曲或者誤解的機會應該較細。不過,有一次我到沙田做家訪,結果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當天,在我去到沙角h訪問之前,有電視台已經訪問了一位住在鄰近(秦石h)的八十三歲獨居婦人。她在鏡頭前投訴我沒有訪問她的單位。據該台報道,她靠每月二千三百元的綜援金過活。她訴苦說:「前日交了六百多元。煤氣費五百多,電費百多元,共六百九十元……。」

  我聽了之後,十分關注這位老人家的處境,腦媞′O疑團。為何一位獨居長者要交五百多元這麼貴的煤氣費。於是我又再引用「Willing suspension of disbelief」的態度,去處理這則報道。

  後來,煤氣公司審視了婆婆的個案,發現她其實是受惠於「長者優惠計劃」。她所說的五百多元原來是累積了一年的欠款,她每月煤氣費實際是少於五十元。婆婆並沒有說謊,但電視台主播不問因由,就可能誤導了不少觀眾。

  我和大家分享這兩次看新聞的小小體驗,絕對不是投訴,而是藉此鼓勵在座的新聞學者和從業員精益求精,減少新聞報道在基本事實方面出現問題的機會,為我們做好把關人的角色。

  我欣然接受「中大新聞獎」的邀請出任主禮嘉賓,亦都是希望可以親身鼓勵各位得獎者,繼續努力為市民提供更多客觀而有深度的報道。

  最後,這些年來我時刻緊記要「維護新聞自由」。七個月之後我便會退休,到時希望我能夠以旁觀者的身份,一嘗「freedom from the press」的日子,但請不要誤會,我並不是從此不會再見記者,而是盡量避免在離任後,對政府施政作太多評論,讓下一屆行政長官有更大空間。

  多謝各位!



2011年12月1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14分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