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藝術館展出國畫大師潘天壽代表作(附圖)
*******************

  被譽為中國畫史上傳統派四大家之一的潘天壽,其三十多幅不同時期的書畫代表作,將由明日(十一月二十五日)起至明年二月五日於香港藝術館舉行的「墨韻國風─潘天壽藝術回顧展」中展出,觀眾可藉這些筆墨雄健及構圖磅礡的作品,感受這位國畫大師的宏大氣魄。

  是次展覽為香港藝術館五十周年館慶的首個亮點節目。展覽開幕禮於今日(十一月二十四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潘天壽兒子,現為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教授、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及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許江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諸迪、潘天壽基金會執行副會長胡劍芬、浙江省政協原副主席李清、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馮程淑儀,以及香港藝術館總館長鄧海超。

  曾德成在展覽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潘氏是現代中國畫壇的傑出人物,對傳統繪畫藝術的保存、革新和發展,都作出了寶貴貢獻。

  「他畢生致力於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把民族藝術推向世界舞台的同時,又作育英才無數,為建設現代中國書畫教育付出大量心血。」曾德成說。

  他又表示,今年年初潘天壽基金會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潘天壽藝術展」,以紀念潘氏逝世四十周年,在基金會、中國美術學院、潘天壽紀念館的鼎力支持下,展覽得以來港展出,讓廣大市民都能欣賞大師的藝術風釆。

  展覽的展品精選自杭州潘天壽紀念館藏品,當中既有他早年受吳昌碩影響的寫意花卉,以及一九二○至一九三○年代在上海及杭州任教時所繪畫的山水畫,亦有他享負盛名的指墨禿鷹和荷花,更有經典巨幅如《鐵石帆運圖軸》、《夏塘水牛圖卷》及《雄視圖軸》等。同場更展出潘天壽的兒子潘公凱教授曾參與威尼斯雙年展的裝置作品《融》,透過兩代中國藝術家在不同歷史時空的創作進行對話,窺探近百年中國美術的發展進程。

  潘天壽(一八九七至一九七一)自幼喜歡繪畫,少年時代透過臨摹傳統畫譜《芥子園畫傳》,開啟藝術之門,並矢志成為中國畫畫家。其後他考上浙江第一師範學校,受教於經亨頤、李叔同、夏丐尊等。

  先進的師範訓練與當代大師吳昌碩的提攜下,促使潘氏在上海展開其藝術與教育的事業。他先後擔任上海美術專門學校國畫系教授、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藝術教育系主任,後獲杭州國立藝術院(即今中國美術學院)創校校長林風眠的賞識,聘為中國畫主任教授。其後更擔任重慶國立藝專校長、浙江美術學院院長等職位,成為建設現代中國書畫教育的關鍵人物。

  在二十世紀中國藝術界普遍宣揚中西結合、甚至全盤西化的思潮下,潘氏提出了「中西繪畫,要拉開距離」的主張。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曾泛起蔑視民族歷史遺產和文化傳統的民族虛無主義浪潮,傳統中國書畫更險遭扼殺,但他仍竭力維護傳統,提出並推行中國畫分科教學,並恢復書法課程,為民族藝術的承傳和中國書畫藝術教育的延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潘氏的作品更是深思熟慮、千錘百鍊的成果,具備理性營造的特徵,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其獨具匠心的章法佈局。他結合理論與實踐,以現代化的藝術語言演繹並豐富中國傳統繪畫觀念,創造出多樣化的構圖方式,其作品既是力量與美感結合的藝術精華,更是研習中國繪畫不可多得的瑰寶。

  配合是次展覽,藝術館於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二時四十五分至六時三十分於該館演講廳舉行一項學術講座,探討潘天壽的藝術成就。講者包括潘公凱教授、許江教授、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前總監萬青力教授及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甘陽。講座以普通話進行,費用全免,名額為一百二十,先到先得。

  香港藝術館位於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號。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星期六上午十時至晚上八時,聖誕節前夕及農曆年除夕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逢星期四(公眾假期除外)及農曆年初一、初二休息。入場費十元,全日制學生、高齡人士及殘疾人士半價優惠,逢星期三免費入場。

  有關展覽資料,歡迎瀏覽香港藝術館網頁www.lcsd.gov.hk/CE/Museum/Arts/chinese/exhibitions/exhibitions01_oct11_02.html,或致電二七二一 ○一一六查詢。  



2011年11月24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0時10分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