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五題:政府施政表現
************

  以下是今日(七月十三日)立法會會議上李永達議員的提問和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的答覆︰

問題:

  香港大學在本年六月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香港政府的管治危機在不斷加深,近期「僭建事件、葛輝事件、特首競選偷步及『地產霸權』爭議」等,在在削弱政府的公信力。該民意調查亦顯示,行政長官的支持度評分為46.5分,是他出任行政長官以來的新低,甚至較前任行政長官更低,已被列入「表現失敗」類別,而政治委任制度官員中,已經沒有官員屬「表現理想」類別。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檢討為何現任行政長官的民望更低於前一任;若然,民望低的原因為何,以及會否採取任何措施平息民怨;若否,原因為何;及

(二)有否檢討六年來政府有哪些施政過失;若有,當中過失為何,以及會否就此向全港市民道歉;若沒有檢討,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李永達議員提出的問題,政府答覆如下:

  首先,檢視政府施政,應該抱蚢磛いD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夠客觀、理性地分析得失,探究因由,才能夠從過往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在之後的施政中努力推行好的政策措施,修補、改善不足之處,提高施政水平。

  社會上不同機構針對政府施政和管治水平進行的民意調查,都是我們了解公眾意見的參考。當然,科學地看,社會是複雜的,民調本身也會有局限性。因此,除了參考民調外,我們也需要通過各種不同渠道去了解民情、吸納民意,包括在制度內的立法會、區議會、各種諮詢組織和諮詢活動,包括各種媒體例如傳媒報道和評論、phone-in節目、網上討論區等等,更包括我們深入社區,直接接觸市民,聽取市民的聲音。

  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我會歸納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三方面。回顧過去四年,由行政長官率領的政府團隊時刻謹記以民為本的理念,同心協力,踏實工作。

  我們與七百萬市民同舟共濟,抵禦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衝擊,在驚濤駭浪中,保企業、保就業,不但成功保持香港金融體系和經濟社會的穩定,更加轉危為機,增強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在推動經濟多元化方面,我們積極開拓離岸人民幣業務,進一步豐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內涵,強化競爭力。我們努力謀求社會共識,推動六項優勢產業的發展。

  順應內地高速發展的勢頭,我們積極參與國家十二五規劃,大力深化粵港合作,使香港長遠發展的定位和目標更加清晰,發展前景更加持續。

  我們也力推多項延宕多年的大型基建項目陸續上馬、開工,為建造業相關工種創造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以今年為例,預期基本工程開支將高達破紀錄的580多億元,可提供約63 000個就業機會。這些項目也為改善市民生活質素和強化香港競爭力打好基礎。

  在民生事務方面,我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在政府財政可以承擔的情況下,多次採取紓緩民困的財政措施,紓減市民的生活壓力。我們順利落實法定最低工資,保障數以十萬計的基層市民獲得較合理的收入。此外,通過廣泛深入的諮詢和討論,我們就香港長遠醫療制度的改革方向,促成社會上形成比較普遍的共識,有利於現屆政府在餘下的任期和下屆政府按步就班地推進。

  在推動民主化進程方面,通過各方面互諒互讓,二○一二年兩個選舉的政改方案成功通過,為二○一七和二○二○年兩個普選鋪路。

  這些工作有一些可以即時見效,不過有一些在我們任內卻不能馬上見到成效。但我們都是本蚢鴷咱蟑t責、對下一代負責的態度,盡力去做。尤其重要的是,這些工作能夠推行,是政府與立法會按照各自職能去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社會各界能夠以理性包容的心態去尋求折衷和共識的成果。

  當然,正如我剛才所說,社會是複雜的,民意是多樣的,特別是在香港這個多元自由的社會,市民對保障個人權益的意識日強,對政府有不同的訴求、有很高的期望,這對於施政帶來更多的挑戰。

  過去幾年,我們所處理的政策當中,有一些是比較具爭議性,社會上的分歧比較大;有一些是受社會上的主流意見接受,但部分人士抗拒情緒比較大;也有個別一些政策儘管有良好的意願,但在出台前可能思慮未夠周全,推出後需要順應輿情作出修改。這些情況難免會影響公眾對政府的信心。

  與此同時,近期全球的資產泡沫現象,再結合香港向知識型經濟轉變的趨勢,使香港的一些矛盾和長期積累的問題更加明顯,突出反映在住屋和貧富差距問題上,並由此衍生出不少社會問題,容易在市民當中產生不滿的情緒。對此我們有清楚的認識,也經常以此作為鞭策和警戒,在平日的工作中不斷反省,務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這些問題有內在結構性的因素,有外圍的影響,也涉及社會資源分配的優先次序。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考慮到政策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持續性,還要在社會上凝聚比較一致的共識。因此,希望以短期措施收到立竿見影的成效,有一定的難度。

  關鍵是要正視問題,盡力尋求平衡各方的解決方案,讓市民看到方向。爭取市民的支持,然後朝茈媦陏郃B推進。

  以大家關注的資助市民置業問題為例,我們正加緊研究,將在十月的施政報告作出交代。

  再以貧富差距問題為例,我們希望通過實施最低工資和擴大交津計劃,通過產業多元化創造更多不同層面的工作,通過教育培訓,通過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多管齊下的方式和手段,逐步縮窄差距。

  主席,民心我心,民意是施政的依歸。今天我們所面對的許多問題都是棘手、複雜的,解決的方案也不可能面面俱圓,照顧到每一個人的意願和利益。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基本原則必須是以香港整體長遠利益為大前提,只有立足於這個基本點,道理才說得清楚,市民才比較容易接受。此外,我們亦要不斷改善與市民的溝通方式,讓市民明白政府施政的理念、政策傾向的各種考慮、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等等,也要多聽意見,多讓市民參與。

  最後,我有一點觀察希望與立法會的朋友分享,雖然我們身處不同崗位,有各自的角色和職責,但從公眾的角度看,我們雙方有共同的責任,為市民做實事,為社會謀福祉。

  主席,這次是本年度最後一次大會,也是在這個議事廳舉行的最後一次大會。對於一個曾經坐在議員席、現在坐在官員席的過來人,我有不少感觸。但我最大的希望是,當我們大家搬到添馬艦後,能夠翻開新的一頁,有一番新的氣象。少掟洁A多做事。

  多謝主席。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28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