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署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就「立即公布復建居者有其屋單位」議案的總結發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為署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邱誠武今日(七月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立即公布復建居者有其屋單位」議案的總結發言全文:


代主席女士:

  多謝議員剛才的發言,並就政府的房屋政策,特別是居屋這個議題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我現就有關運輸及房屋局及發展局的政策範疇的事項作出以下總體回應。

居屋

  有議員希望政府盡快興建一定數量的居屋,並提出各項建議,例如將部分用作私人發展的用地撥作興建居屋。不過,亦有議員提醒大家,減少私人土地的供應會加劇熾熱的樓市,所以,從香港有限度的土地資源來講,土地的運用要滿足不同的需要。正如我剛才所說,房屋的問題必須宏觀地看,並整體地處理。我必須強調政府一向都有虛心地聆聽大家和社會大眾對房屋問題的意見。行政長官早前在五月時在立法會已表明,將會在《施政報告》中就復建居屋的議題作出回應。

  但我亦想在此指出,雖然有議員提出,但是我們不同意,我們不應該把任何資助購買房屋的計劃視之為遏抑樓市的手段。私人樓宇價格會有各方面因素影響,例如單位供求、經濟環境、利率走勢等有升有跌,與政府是否推出措施協助市民置業並無直接關係。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提供資助出售房屋並不能解決經濟或物業市場周期性的問題,亦不能緩和市場上的短期波動。

  舉例來說,我們在1996和1997年間,合共推出約46 000個資助出售房屋單位,這段時間的私人樓宇價格仍然上升超過五成。我們在2007年開始出售剩餘居屋,至今已售出約17 000個單位,但這段時間樓價仍然上升。

靈活提供土地

  多位議員提議動用多幅土地作特定用途,例如居屋。在這方面,財政司司長主持的「房屋用地供應督導小組」,會統籌各部門的工作,當然這亦包括運輸及房屋局的參與,優先處理與建屋用地相關的問題,確保有穩定及充足的土地供應,以供公屋和私營房屋單位,包括中小型私人住宅單位。政府的政策是透過穩定而充足的土地供應,滿足社會各界的需要,以推動香港穩步發展。因此,政府會按既定政策盡力物色所需的土地。

  政府不時檢討勾地表中土地的最適當用途,以善用土地資源。例如在編制2010/11年度的勾地表時,我們剔除一幅位於港島醫院道的住宅用地,改為供大學生宿舍用途。在2011/12年度勾地表內,我們沒有滾存兩幅早前勾地表內分別位於梅窩及柴灣連城道的住宅用地,而把它們改撥作興建公屋用途。

  有議員提及的前北角h用地和前何文田h用地,已納入2011/12勾地表作私人住宅發展,政府沒有計劃改變。兩幅用地均為本年度新加入勾地表的住宅用地。當地政總署完成擬備並公布有關賣地條款,市場便可勾出該兩幅土地作公開招標或拍賣。

  為了回應市場對住宅用地的殷切需求,並確保土地供應充裕,政府在2011/12財政年度的第一季和第二季主動推出賣地計劃內的土地出售。政府會繼續以進取的態度出售住宅用地。

  另外,李永達議員建議檢討棄用的舊校舍和社區設施的土地用途。在這方面,規劃署會不時檢討「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的這些用地,對「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的土地運用作出充分的考慮,以靈活配合政府整體政策,及切合不斷轉變的社區意願和需要。

  我想強調一點,就是各政策局及部門在致力尋求可用以建屋的土地資源時,仍必須以不影響公屋用地為大前提,以確保沒能力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盡早入住公屋。就此,政府以一般輪候冊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約三年為目標,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屋的宗旨是不變的。

私人住宅物業市場的發展

  政府明白市民對樓價上升的憂慮,所以在過去一年,政府已推出一系列的措施,確保物業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包括增加土地供應,遏抑物業投機、確保物業市場透明度、以及防止信貸過度擴張。財政司司長亦已經多次表示,必要時他會再度採取適當措施。

  事實上,政府一直密切監察私人住宅物業市場的發展,並對防止資產市場泡沫風險的形成保持警惕。就此,政府時刻提醒公慼A流動資金充裕、利率低企的環境不可能永遠存在,樓價也不可能永遠上升,這一點,剛才亦有議員指出和提醒大家,市民務必小心留意息口回升對樓市的潛在影響,在作出置業決定時必須小心衡量風險,量力而為。

  有議員希望政府增加房屋土地供應,包括「限呎盤」的土地。正如我剛才提到,除在勾地表上的土地可供勾出外,政府亦有主動推出土地售賣,連同港鐵及市建局等其他來源,預料今個財政年度可供應市場作私人發展的用地,可興建35 000個單位。為增加中小型單位的供應,政府亦已在部分主動推售的土地中,加入單位的最低數目及面積限制。

「置安心」

  有議員建議,將原為「置安心」的用地,或將私人發展土地轉為興建居屋。但我要強調,居屋不是一項短期的政策,故此我們要考慮政策的延續性,包括考慮清楚是否可以在不影響其他房屋供應下有持續的土地作居屋用途。而「置安心」是當局經過深思熟慮而推行的一項資助置業計劃,它在整個房屋的階梯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自從當局公布「置安心」計劃以來,我們聽到不少意見希望當局增加「置安心」單位的數目,以及希望房協加快開展有關項目的步伐,更快地讓更多人受惠於「置安心」。我們目前沒有計劃將「置安心」計劃的土地轉作其他用途。

公營房屋

  在公營房屋方面,我想再提出一點有關「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配屋限額。其實房委會是參考了在2005年訂立「配額及計分制」時過往十年編配給公屋輪候冊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單位的平均百分比。

  如要增加配額予非長者一人申請人,只會減少編配予其他輪候冊申請人,包括家庭及長者的編配機會。但是房委會認為家庭及長者申請人的住屋需要,應該優於非長者一人申請人。而事實上,在2010/11年,若連同透過「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獲得編配的輪候冊非長者一人申請者一併計算,整體獲配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已達輪候冊申請人實際編配總數的15%。

公私營房屋階梯

  有議員提出,希望政府重建公屋、居屋及私人市場三層房屋的流動階梯。事實上,公營房屋和私營房屋之間現在已經存在有流動性。公屋租戶可以通過居屋第二市場購入未補價的居屋單位,從而騰出公屋編配給有需要的人士。

  二手居屋單位是普羅市民可負擔的中小型單位的重要供應來源。現時,有超過320 000個居屋單位,其中約65 000個已繳付補價可自由在公開市場出售,其餘約255 000個仍未繳付補價,可在居屋第二市場出售,而繳付補價後,可在公開市場出售。這些居屋單位,有七成位於市區和擴展市區,促進這些單位的流轉,有助增加中小型低價單位的供應,並滿足部分市民置業的需要。因此,房委會較早前推出了多項措施以活化居屋第二市場。在居屋第二市場之上,亦有「置安心」和不同價格的一手和二手私人樓宇,符合不同負擔能力人士的需要。

總結

  總括而言,政府一直密切監察樓市的發展,目前樓市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流動資金充裕、利率長時期低企所致,這些相信大家都明白。但這些情況不可能永遠存在,樓價也不可能永遠上升,政府將繼續密切監察市況,並會虛心聆聽議員及公眾的意見。居屋這議題,並不能獨立地討論,須考慮如何運用有限的土地資源,為市民提供不同層次的住屋選擇等。我們會全盤考慮整個房屋問題,待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作出交代。

  多謝主席。



2011年7月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1時41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