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一題:非華語學生教育機會
***************

  以下是今日(七月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李國寶議員的提問及教育局局長孫明揚的答覆:

問題:

  本人接獲有關政府漠視來自非華語家庭學生的學習需要的投訴不斷增加,他們因大部分國際學校及私立獨立學校的學費不斷上升而受到影響。關於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機會,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是否知悉,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並正在本港中小學就讀的外籍人士子女數目,以及預計未來5年這批兒童對學額的需求;

(二) 鑑於本人獲悉有數間私立獨立學校擬在學費以外引入修建校舍徵費,政府有否評估高建築成本是否這些學校收取高昂學費的直接原因;政府會否在不久的將來擴展私立獨立學校計劃;若會,會否限制私立獨立學校在興建新校舍方面的開支;及

(三) 會否積極支持在直接資助計劃下開設提供具彈性的課程並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的新學校,讓非華語學生有更多學校可以選擇?

答覆:

主席:

  就李議員問題的各部分,我的答覆如下:

(一) 我們沒有掌握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並正在本港中小學就讀的外籍人士子女的整體情況。至於個別學校體系的情況如下:

  在二零一零至一一學年,有28 000名非本地學生就讀國際學校。當中小學生及中學生分別約佔15 000名及13 000名,合共佔總體就讀國際學校學生人數的百分之八十七。國際學校的服務對象主要為非本地學生,他們一般持有海外護照;我們透過調查要求學校提供最新的數字,但沒有掌握他們是否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資料。至於私立獨立學校,它們的主要服務對象為本地學生,在私立獨立學校的 1 250名非本地學生當中,小學生及中學生分別約佔700名及550名,合共佔總體就讀私立獨立學校學生人數的百分之十三。此外亦有擁有永久性居民身份的非華語學生選擇入讀公營學校及直資學校。現時就讀該等學校的學生當中,約有7 000名小學生及5 000名中學生為非華語學生。

  我們沒有可靠數據去預計未來五年這批兒童對學位的需求。我們會繼續定期進行調查,收集學位供應及學生入讀的數據,以監察學位的供求情況。

  隨著國際學校及私立獨立學校的發展,有關的學額將在未來五年增加大概5 800多個; 而公營學校亦會確保有足夠的學位應付非華語學生的需求。

(二) 根據現行政策,私立獨立學校可向政府申請作建校工程用途的非經常補助金,金額相等於一所採用標準設計並可容納相同學生人數的公營學校的建築費用。倘若學校為了照顧學生需要,而須進一步優化設施以提升教學環境,則有關高於標準的設施和設備,或在後期進行的加建計劃,其費用需由學校承擔。教育局在審閱學校的建校工程,或考慮個別學校的加建計劃時,會要求學校保證他們有充足的財政儲備應付自資的工程部分。

  如果私立獨立學校有意徵費以提升學校設施,我們要求學校向家長解釋學校發展及徵費的用途和細節,並尋求他們對有關發展項目的支持。

  八間私立獨立學校在過去七年已陸續投入運作。我們會檢視各學校的運作,並會因應社會的發展和需要,考慮是否推展新的私立獨立學校計劃。

(三) 由於現時整體的公營學校,包括直資學校的學位仍屬供過於求,暫時沒有開辦新學校的需求。至於由現有的資助學校轉為直資學校的申請,由於不影響學位的供求,我們會按既定的原則,從設施、質素、持續發展能力、財政狀況等考慮資助學校的申請。

  直資學校享有釐定課程及為其課程內的不同科目選擇教學語言的彈性。他們可自行為其課程內的不同科目,以及因應學生的語言能力及需要,選擇最適合的教學語言。此外,學校在教學語言微調的框架下,公營中學可按校本情況和學生需要作出專業判斷,採用最合適的教學語言安排。



2011年7月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04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