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環境局局長就「關注日本地震對香港的影響」議案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為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今日(三月三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關注日本地震對香港的影響」議案的開場發言全文:

主席:

  我首先多謝黃定光議員提出的議案,和其他議員透過他們的修正案加入討論。

  本月十一日,日本本州發生黎克特制九級地震和接連的海嘯,正如很多議員異口同聲所講,對日本不單整個國家,以至民眾都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傷害。當我們看到原本平靜的小鎮村落,被地震和接連的海嘯吞噬和蹂躪時,心媟穔M感到難過和痛心。對這一連串突如其來的天災,香港雖然在遠遠幾千里之外,但我相信很多民眾同樣感受到那份痛楚,亦自然聯想起一些可能和自己有關的擔心。

  這類擔心我會綜合為三方面,其一是雖然日本遠在三千里之外,市民亦會擔心福島尤其是核電廠的輻射,會否透過大氣、食物鏈或抵港旅客和貨物而影響香港(市民)的健康?這是一個自然、本能的反應。第二個擔憂是隨蚨眳q事件核輻射的情況發生,有人會聯想到香港毗鄰和我們有份使用的核電廠,如大亞灣核電廠設施的安全性,是否能得到保障?我們會否重蹈福島核電廠的事故?這是可以理解的。因如此再推展到我們剛在去年底完成了就氣候變化諮詢內,曾經建議在未來十年之後可否將核能比例增加,在這方面,市民會提出一些意見,就此作出審慎檢討,然後再作決定。我覺得這是一個合理提出的要求,相信今日的討論亦會環繞這幾方面。

  就第一方面的擔憂,無論政府或我聽到議員的意見都是,從整個社會以至政府來說,必須要做到及時應變,加緊監察,從而消除公眾在這方面的疑慮。正如有部分議員發言時也提到,政府各個部門在過往數個星期,一直二十四小時密切監察空氣、食物、食水、藥品、化妝品、以及抵港旅客及其他貨物的情況。每天保安局統籌各相關部門,協調有關食物安全、環境監察、旅客進出境,以至貨物檢測等工作。我們希望一方面做好監察工作,另一方面盡快將所有最新消息發報予市民,以保障市民大眾的健康和使他們安心。各部門會繼續密切留意事件發展,不時就本港學者和專家給予的意見,作出綜合後將消息發放予市民。有時亦會就市民所提出的疑慮,再進行一次分析,如今日下午三時四十六分,天文台台長親自就這幾天市民關心的(事項),他們在正常監測外,就一些極微量的輻射元素做了額外的每日測試,就市民擔心的通報時間,作出很詳盡的解釋。另外,壎芵p的同事解釋核電如s元素等,對健康的影響。政府承諾就這類市民關心的,或會引起不必要疑慮的情況,政府部門會繼續用現時的方式,第一時間向大家解說。

  由於在應變方面,有很多工作在過往這幾星期有很詳細地向公眾交代,我不再重複。剛才有很多議員提到有關核能的使用,和應否在現時決定我們將來的核能組合,應否輸入核能等,在此容許我在此先作解說,希望能方便稍後的討論。

  現時,核電作為一個電力來源,在全球佔電力供應約14%。全球有超過30個國家營運超過440個核電機組,當中我們的國家佔13機組。香港在八十年代參與投資大亞灣核電廠項目,在1994年投產,現時佔我們總電力供應約23%。如單以九龍及新界用戶計,約有三成電力來自大亞灣核電廠,所以我認為核能在今日我們的社會堣w是能源供應的其中一部分。近年,因應地球上化石能源資源有限,加上大家越來越關心日益嚴重的氣候變化問題,無論國際社會及本地社會紛紛討論如何發展低碳能源,有不同地方希望加快核電發展的步伐,及有發達國家將核電作為一個主要發電能源。無論使用核電的份額有多大或在不同地方,我相信大家均會同意,核安全是一個首要和不容妥協的重大原則。

  去年我們提出「香港應對氣候變化策略及行動綱領」的公眾諮詢文件,提及我們希望減少碳排放,目標是針對現有發電(燃料)組合中燃煤發電,即佔百分之五十四,及較為高污染、高排放的部分,應逐步減低。這是我們在整個減碳的能源組合中最重要的方向。在減少燃煤發電的同時,我們同意議員一直所說,希望香港整體社會和市民可減少用電,提高能效。但大家需要明白社會對用電有實質需求,這方面是維持金融、服務、商業、醫療、交通運輸、娛樂,以至每個人家居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政府有責任確保市民的生活,不會因為電力不足而受到影響。所以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在減少燃煤發電的同時,用甚麼方式去填補。這是我們必須要面對和及早思考的問題,一直以來我們強調我們的能源組合中有四個重要原則,分別是安全、穩定性、環保,以及成本效益。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我以往亦提過,是安全問題。在穩定性方面,這是作為一個現代化社會必須要達到的。我們亦希望將來的能源組合,能符合低碳和環保效益,在成本方面可以為市民接受。

  在考慮能源組合時,我們審視了香港和鄰近地區現階段可能發展的再生能源的潛力,以及供應穩定性等問題。不過,因為現時技術和能效的問題,可再生能源的供應,未必能達到主流能源的水平;但即使如此,我們認為這是必須繼續了解和發掘的方向。

  我們建議中有一個目標,這目標亦是將來參考能源組合能否達到指標,即希望到2020年可否將碳強度從2005年的水平減少50%至60%,將我們的實質碳排放由2005年的4,200萬公噸,減至2,800萬至3,400萬公噸,實質減幅達至19%至33%。

  福島事件的發生正是我們制訂長遠減碳政策的時候,並且可算是容許我們有空間和時間,重新審視情況。自從事件發生後,我們沒有間斷地監察福島的發展,並在各個階段仔細分析事件的發生和發展,在多方面採取行動。

  首先,我相信市民最關心的是確保大亞灣現時運行中的核電廠安全。我們要向市民說明,福島的核電廠和大亞灣核電廠在設計上有基本上的分別,因為市民最關心福島的事件會否在大亞灣重演。從安全設計上,大亞灣核電廠所採用的是壓水式反應堆,與日本福島(核電站)所採用的是沸水式反應堆是兩種不同的設計。另外,在投產和技術上亦有二十年的分別,重要的是大亞灣反應堆內的冷卻水分開兩個部分,是一回路水及二回路水,而作產生蒸氣的二回路水並不會帶有輻射物質,所以即使需要排出蒸氣,不會造成輻射外洩。福島核電站則沒有將冷卻水分開為剛才提及的兩個部分。

  在福島事件發生後,特區政府立即要求香港核電投資公司確保大亞灣核電廠的安全得到進一步的檢查,並進行了一系列的安全系數測試,以確定電站運作正常。至於特別針對海嘯引致的水淹問題,不少專家提出大亞灣的選址已考慮到地震及海嘯等情況,並且已嚴格按照國際的標準,以及通過國家核安全局選址的審核。我在這方面不再重複,因為我記得立法會曾經在一個星期六,邀請一些專家就這方面提供意見。

  在應變方面,粵港兩地政府就大亞灣和嶺澳核電站緊急事件的通報機制,設立了合作協議。除了應急通報機制外,香港天文台在本地設有10個輻射監測站,監察環境伽馬輻射水平。同時,為進一步加強大亞灣核電站運作的透明度,特區政府吸納了包括這個議會提出的意見,希望推動加強信息發布的機制。最近,由於公眾對核安全事件公布的關注,我們和國家核安全局及大亞灣核電廠經討論後,加強了對公眾的信息發放,相關的企業除了按照國際原子能組織的規定,將事件及事故及時公布外,更會將一些不涉核輻射洩漏的事情,於兩個工作天內向市民公布,這個相關發展已向保安事務委員會匯報。

  我知道有市民和一些議員仍然對核電安全有很多的顧慮,亦有人提出香港是否需要停止使用核電的要求,我們認為在確保大亞灣核電廠安全運作的前題下,尤其是確立大亞灣,並不會出現重蹈福島的覆轍的前提下,貿然終止從大亞灣輸入核電,並非可取的做法。正如我剛才提到,現時大亞灣目前的供電,佔九龍和新界總用電量約30%。停止輸入電力對香港社會、經濟各個範疇的運作,將會構成重大的影響。

  不過我相信絕大部分議員和民眾均會同意,我們必須審視福島事件對核電的應用和發展的影響,加強和盡量採納更加安全的標準和規定,並且在國家和國際審視核電發展的同時,我們亦須審視香港能源方案。另外有不少專家和能源研究者提出,福島事件對世界的核電發展,尤其是安全和風險應對方面,會有深遠的影響,情況正如美國三哩島事件發生後,對核電技術有很大的影響一樣。

  我們必須重申安全是我們研究未來發電組合的四個因素之—,並且是一個首要考慮的因素。福島事件發生後,世界很多核電的產出國,包括德國和我們的國家,都相繼表示會以安全為理由,重新檢視現有的核電計劃。

  香港作為核電的使用者,我們必須在這時候認真審視我們未來使用核電的路向。國家剛剛開始核電安全的檢視,並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研究可否在一些安全標準中作出更新,這是我們將來能源組合發展的一個重要考慮的因素。

  主席,政府在過往數個星期以來,徵詢不同核電專家的意見,監測福島事件的發展,我們和國際上很多政府一樣,盡力掌握現時福島核電事件的發展,希望可以判別成因,了解情況。在現階段,福島事件的成因和發展還未完全明朗,我們絕對不應該倉卒決定或執行增加輸入核電的計劃。我相信,這方面我們聽到市民的意見,同樣地,我們不應在事件還未完全明朗,或還有發展時,倉卒地對核電進行全面的否定。所以,政府承諾在決定未來的能源組合時,必然將安全列為首要的考慮,以科學和理性的態度,借鑑福島核事故的經驗,考慮周全,審慎而行。我謹此發言,稍後聽取各位發言後,再作進一步的補充。



2011年3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3時35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