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財政司司長發表《香港家書》(只有中文)
*******************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二月二十六日)在香港電台發表《香港家書》的全文︰

姑姐:

  剛剛在農曆新年期間打長途電話向您拜過年,很高興知道您身體健康。您告訴我當時紐約正下大雪,希望您不要太過辛勞親自清理冰雪,保重身體。

  每年這個時候,我都寫一封家書,分享財政預算案的一些想法,順便向您解釋一下香港最新的社會經濟情況。

  在構思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時,我從不同的諮詢途徑,掌握市民關心的問題。大家都很清晰地同我表達他們生活上的苦與樂。一方面,我很開心見到不少市民都受惠於經濟復蘇,收入增加,生活改善。但與此同時,物價趨升和樓市熾熱,卻加重了大家的生活壓力,增添了大家的憂慮。

  農曆年前,我到西環與一個家庭一起吃團年飯,見到戶主盧先生一家人生活樂也融融,使我覺得現在的工作更有意義,但在通脹風潮下,他們持家亦不容易。盧生和盧太逐一告訴我,近期菜心幾多錢一斤、牛肉貴了幾多等等。吃完一餐飯,我感受到百物騰貴將侵蝕大家的生活質素。

  的確,通脹和資產泡沫風險是我們今年最重要的議題。因應通脹加劇,我推出了一系列的應對策略。長遠而言,我們會透過提升生產力和增加食品進口來源等手段,來紓緩整體通脹壓力。在短期來說,我也推出一系列總額約二百億元的紓緩措施,包括多項一次性措施,例如向全港電力住宅用戶提供1,800元的電費補貼、寬免差餉和為公屋住戶代繳兩個月租金等,也包括一些涉及經常稅務寬減的措施,例如增加供養父母或祖父母和子女的免稅額,減輕大家在供養長輩和養育子女的負擔。讓市民大眾手上可以多個錢,減少物價上升帶來的衝擊。此外,我建議發行「通脹掛u債券」,這個名為iBond的計劃,既符合我們促進本地債券市場發展的目標,同時也可為市民提供多一個應對通脹的投資選擇。

  構思這些措施時,我首要的考慮是有針對性地協助大家減輕通脹壓力,同時避免過度刺激消費。我預計落實這些措施後,可以減低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即是CPI(A)的通脹率約百分之二點二。

  我相信,措施可以幫到不少市民,好似方才提及的盧先生一家,就起碼可以因為電費補貼和提升子女及父母免稅額,紓緩通脹壓力。不同情況的市民,可以受惠於不同的措施。以一個居於公屋的低收入家庭為例,他們可以收到1,800元的電費補貼、1,600元的免差餉、2,700元的公屋免租,此外,他們亦會受惠於6,000元的強積金注資,總額約為一萬二千元。在中產方面,以一個月入息約四萬元的五人家庭為例,亦可以受惠於電費補貼的1,800元、免差餉的6,000元,加上新增的免稅額和注資強積金的6,000元,受惠金額達到一萬七千元。

  我明白大家的具體情況和需要不盡相同,未必每一位市民都能受惠於每一項措施。但在這些措施以外,二○一一至一二年度預算案中的政府開支預算超過3,700億元,比本年度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二,其中經常開支亦增長了百分之八,這些主要用於改善教育、醫療和福利等開支,將會改善公共服務和設施,各個階層的市民都可以受惠。

  這些政策的長遠承擔是實在的。例如教育方面,我特別關心清貧學生的需要,所以推出多項涉及經常性開支的政策,例如改善學生資助計劃、推出獎學金和助學金,讓修讀副學位的同學也可以受惠。我記得有一次落區探訪時,一位母親告訴我關於課後功課輔導的需要,在了解情況後,我建議預留超過一億元,提供課後功課輔導,鼓勵大學生參與,協助來自基層的小學生。在醫療方面,今年經常開支約為四百億元,提升的服務包括增加白內障手術的次數、為不幸患上末期癌症的病人提供紓緩護理、增加藥物名冊內的藥物涵蓋範圍等。這類措施當然不會人人受惠,但我堅信,大家不會反對增加這方面的開支。

  姑姐,我記得上任財政司司長時,您曾提醒我要審慎理財,一分一毫都是市民的錢,應當應使則使。這幾年我一直堅持「應使則使」的原則,但為了應付金融風暴、紓解民困和投資未來,政府在二○一一至一二年度的預計總開支會比二○○七至○八年度實際總開支增加超過1,300億元,增幅達到百分之五十八,遠超過同期本地生產總值名義增長的百分之十五點八。在同一段時間,經常開支增長亦超過百分之二十,反映我們對社會的長遠承擔。

  樓市是市民關心的議題。我在去年十一月推出了針對短期交易的額外印花稅,加上金融管理局收緊銀行按揭貸款的標準,我相信,措施已經有效遏抑炒風。

  不過,由於資金泛濫和利率超低等的外圍因素仍未改善,我們仍要時刻警惕樓市泡沫風險。在這份預算案,我們從根本入手,採取更主動的做法,增加土地供應。下一年度的土地供應,估計可提供三至四萬個私人住宅單位,遠遠超過每年平均兩萬個單位的工作指標。

  我們在公營房屋方面亦會下工夫,確保增加私營房屋土地供應不會影響現時公屋供應,以維持一般公屋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大約三年的目標。至於為紓緩夾心階層置業壓力而設的「置安心計劃」亦進展良好,繼首個位於青衣的項目後,我們打算第二個項目在沙田區推出。我們亦會為「置安心計劃」物色更多適合的土地。

  我了解社會上一直有聲音,質疑我們維持樓市健康平穩發展的決心。經過十一月推出的額外印花稅後,再一次說明我們的決心是毋庸置疑的。我們會繼續密切監察樓市發展,同時擬備不同的方案,在有需要時,可以隨時出手,確保社會經濟和金融穩定。

  預算案發表後,我聽到社會上有不同聲音。我了解傳媒和公眾對預算案的期望很高,對通脹預期有憂慮,我會虛心聆聽各方面的批評,澄清一些不必要的誤解,例如,有關強積金注資的問題、中產未能受惠等。我會繼續耐心解釋預算案的內容。我會總結今次經驗,在將來作出改善。

  我希望今年財政預算案,可以回應市民當前的訴求,同時為我們下一代的發展,奠定穩當的基礎。我更希望,今次預算案投入的資源,可以促進社會合作,讓社會力量可以更好地發展。我相信,社會進步是由合作而來,只有更大的力量,我們才可以迎接未來更大的挑戰。

  祝身心健康!


俊華上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2011年2月26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9時48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