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為行政長官曾蔭權今日(十二月六日)晚上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出席香港青年協會五十周年金禧晚宴的致辭全文:
彭(清華)主任、蔡(定國)會長、Rosanna(王b鳴總幹事)、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青協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經驗豐富,又朝氣洋溢。我很高興看到Rosanna和她一班志同道合的同事,以熱誠和幹勁關懷年青人的需要,並不斷與時並進。
回顧青協成立初期,在公共屋h設立青少年中心,開辦不同類型課程培養青少年多方面興趣。青協也是香港外展社會工作的先驅,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支援。其後,青協不斷發展新服務,包括就業支援、輔導服務、網上服務、領袖培訓及創意交流等。最近十多年來,更積極推動青年義工服務,至今登記義工人數超過十二萬,成績驕人,有目共睹。
社會不斷轉變,青少年面對不少困難和挑戰。我記得自己以前剛離開校園,面對當時人浮於事的社會和家庭經濟的壓力,也有過感到挫折徬徨的時候。但年輕人有的是時間、活力和創意,沒有困難是不能克服的。日常我接觸不少年青人,當中有學生、老師、義工、運動員、設計家、導賞員,以至其他種種職業。他們有的剛踏足社會,有的已有一定工作經驗。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們都有火熱的心,敢於嘗試,有夢想,有拚勁,問題是如何把這些正能量善加利用。我相信答案在於:信任他們、扶助他們、栽培他們,為他們提供機會和能量。就正如青協的一貫信念:「愛青年,為明天」。
我希望年青人能夠積極裝備自己,勇於承擔,確立積極人生觀,並把握機會擴闊視野。在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我提出成立「香港青年服務團」,資助年青人到內地貧困地區服務六至十二個月,目的正是希望青年藉此磨練意志和發揮潛能。此外,醫療輔助隊亦會成立少年團。我鼓勵青年朋友踴躍參加這類有益身心的活動,既為社會服務,亦有助個人成長。
政府一直很重視和年青人的溝通,廣泛使用他們喜愛的互聯網發放資訊和進行交流,當中包括網頁、網上論壇、網誌和電郵等。我自己也曾出席過青協網上電台的節目。配合社交媒體工具普及化,我的辦公室最近亦開設了「上亞厘畢道」Facebook專頁,讓我經常可以和年青人分享各項政策的理念,以至日常生活點滴,從中我亦獲得許多誠懇的回應和寶貴的意見。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更會在微博開設帳戶,利用這個新平台促進與本港和外地青年人的溝通。
青年發展工作任重道遠。除了政府推動政策及措施外,各界人士大力支持亦十分重要。我感謝青協每一位成員的付出和貢獻。走過半個世紀,你們的努力為社會造就一代又一代的人才!「為青年,再向前」是青協五十周年的主題口號。我深信,青協在未來一定能繼續把這個理念發揚光大,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長。我祝願青協活力無限,邁向另一個精彩的五十年。
多謝各位。
完
2010年12月6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20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