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行政長官出席人民幣國債再次在港發行儀式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為行政長官曾蔭權今日(十一月三十日)出席人民幣國債再次在港發行儀式的致辭全文:

李[勇]部長、各位嘉賓:

  大家下午好。

  過去幾年,得到中央政府鼎力支持,香港的人民幣業務發展迅速。國家財政部去年在香港發行60億國債,更為我們的人民幣債券市場發展注入強大動力。自2007年6月正式推出人民幣債券業務以來,香港至今已經發行超過20筆人民幣債券,發行量超過人民幣500億元。在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一直錄得超額認購,反映境外市場的需求,也顯示市場對本港作為人民幣業務離岸中心的信心。同時,國際機構投資者及香港居民增加持有人民幣債券,有助推動人民幣債券市場國際化。

  上月,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其中提出要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以及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作用。建立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可以有力促進這些發展。

  人民幣國債再度在香港發行,充分反映中央政府對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以及進一步在港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的支持。與上一次比較,這次的發行規模和年期都有所增加,而且採用香港金融管理局提供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以招標方法向機構投資者發行。這樣既可以擴大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規模,為其他人民幣債券提供定價參考,也有助擴大機構投資者的參與。

  多年來,香港建立了內地以外最具規模和效率的人民幣清算機制,以及內地以外唯一的人民幣債券市場。香港會利用這些優勢和配合國家政策,有序地推動人民幣境外流通及使用,繼續扮演人民幣區域化和國際化試驗場的角色。

  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兼具「國內」和「境外」的優勢。香港是中國「境外」一個高度國際化的金融中心,金融體制開放,資金和資訊自由流通,監管制度與國際接軌。作為國際流動資金的集中地,香港的風險管理達世界級水平。同時,香港也享有「國內」之利,中國在海外的直接投資超過六成經香港進行。

  我們會繼續發揮這些獨特優勢,發展成為匯聚資金及人才的國際融資、資產管理和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在亞洲時區內提供全面而優質的世界級金融服務。

  國家即將踏進第十二個五年計劃,這是中國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和國際化的關鍵時刻。我們會加強與內地的金融合作,積極參與內地金融制度現代化,為國家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





2010年11月30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5時28分

圖片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