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財政司司長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作二○一一至一二年度財政預算案諮詢(只有中文)
******************************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十一月二十九日)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就二○一一至一二年度財政預算案諮詢的發言全文:

主席:

  自從香港回歸以來,我們經歷過多次經濟危機。一九九七、九八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區內貨幣被炒家狙擊,引發幣值大幅波動,利率急升,股市受壓。二○○三年SARS爆發,本港的旅遊和零售等行業大受影響,消費信心疲弱,經濟備受打擊。

  前年我們又遇到源自美國次按問題而蔓延全球的金融風暴,經歷近六十多年來全球經濟最廣泛而急劇的收縮。香港作為外向型的經濟體,當然亦難獨善其身,不同階層的市民和各行各業的運作均遭受打擊,社會整體都面對失業、收入下降及前景不明等問題影響。

  儘管面對多次的經濟危機,我們每次都能夠走出谷底,征服危機,依靠的是香港人迎難而上的拼勁,以及社會各界與政府同舟共濟的精神。

  去年我就財政預算案諮詢各位委員時,大家正開始感受到香港的經濟和就業漸見起色和逐步改善。在低息和歐美央行採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環境下,資金流入我們的樓市和股市,我當時形容香港的經濟有荂u綠芽」的復蘇勢頭。

  憑荍畯怚奕嚽擉謇滷j大Q力和適應力,加上我們對區內蓬勃發展機遇的把握,香港在這一年以來,經濟持續以強勁的步伐全面復蘇。正如我剛才向主席報告的最新整體經濟情況,基本上,我們已經全面收復了前年經濟衰退的所有失地。香港無論是對外貿易還是零售消費,營商信心以至市民就業各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現。最近,穆迪和惠譽調高香港的評級,也反映了國際社會對香港強勁經濟及金融基本因素的充分肯定。

  此外,政府在過去數年推出的財政刺激措施,對穩定就業市場、支持消費信心和鞏固經濟復蘇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從而減低了環球金融危機對香港的影響。在過去一年,我們見到香港的經濟「綠芽」正在成長。

  雖然目前香港整體經濟表現強勁,但我們仍然面對不少挑戰,尤其是外圍環境仍存在不少隱憂和不明朗的因素。例如各先進經濟體的刺激措施效用不彰,歐洲地區仍然忙於處理主權債務問題,而全球貿易失衡及部分國家失業率高企不下,也使保護主義情緒升溫,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很大,這些都可以拖慢全球復蘇的步伐。此外,第二輪「量化寬鬆」的貨幣措施會使資金繼續大量湧入亞洲地區,加劇區內通脹、資產泡沫和金融市場波動等風險。所以,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做好準備,務求維持香港得來不易的良好經濟基調和發展勢頭。

  為了令我們的經濟「綠芽」能夠繼續茁壯成長,當前需要思考的課題很多:在財政方面,過去推出的紓困措施發揮了支持經濟復蘇的作用。為應付本地及外圍的挑戰,日後在運用資源上該應如何釐定優先次序?在人力發展方面,我們應該怎樣提升勞動人口的質素和競爭力?在經濟發展上,我們應該採取哪些增長策略以保持競爭力,同時又控制泡沫風險?我們應該怎樣擴大並深化與內地的經濟融合,同時又保持香港作為與別不同的中國城市的獨特優勢?面對人口老化帶來的巨大挑戰,我們應該如何確保中長期的財政可持續性,在開支與財政儲備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我希望大家可以就這些課題盡量提出意見。我會認真考慮各方面的建議,同時繼續秉承審慎理財、量入為出的原則,好好運用市民的財富,因應當前的經濟和社會情況,制定務實及切合時宜的財政預算案。我深信大家的共同目標,是推動香港持續的經濟發展,並維持政府財政的長遠穩定性,令我們有足夠能力應付各種經濟的挑戰和社會結構的轉變。接下來,我會簡介下年度預算案的一些具體背景。

  我們已開始準備二○一一至一二年度財政預算案的工作。我亦已分別約見各位議員,聽取大家對預算案的建議。

  今天,我想藉此機會提供一些有關經濟和政府財政的資料,讓各位議員參考。

  首先,我會簡介一下本港經濟的最新狀況。

  香港的經濟已經迅速走出環球金融危機,二○一○年首三季的實質本地生產總值較一年前顯著增加了 7.1%。勞工市場亦有顯著改善,失業率由去年年中的 5.5%高位,下降至今年八月至十月的4.2%。

  隨虒g濟強勁增長及進口價格上升,通脹壓力雖然仍然溫和,但已見上升勢頭。

  對於區內的資產市場泡沫風險,我們也需保持警覺。有鑑於先進經濟體應付最近的環球金融危機的經驗,政府在經濟發展方面應否擔當更積極的角色?

  雖然現時香港整體經濟基礎已更加穩固,但我們仍然須要面對外圍環境的挑戰,例如持續的歐洲主權債務問題、先進經濟體的復蘇乏力等,這些都繼續為全球的經濟前景帶來不少變數。

  聯邦儲備局新一輪的量化寬鬆措施能否刺激美國經濟,現仍有待觀察。然而,全球的超寬鬆貨幣環境,已令區內的資產市場泡沫風險大增。我們已循增加單位供應、遏止物業炒賣活動、確保物業買賣具透明度及預防過大借貸槓桿這四個政策方向,推出數輪措施,以應付樓市的泡沫風險。

  財政方面,我們自二○○八年起推出了數輪的紓困措施,涉及約1,100億元,已有效幫助香港經濟復蘇。但是,資源畢竟是有限的,我們值得思考應按怎樣的優先次序運用資源去應付本地及外圍的種種挑戰。

  隨虒g濟全面復蘇,勞工市場的就業情況已自二○○九年年中起得到顯著改善。總就業人數恢復增長之餘,工資和收入亦見上升。

  有賴勞工市場的靈活性,以及政府適時採取保就業、創職位的措施,香港勞工市場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表現出相當的Q力。但是,我們仍然值得思考怎樣才能進一步提升勞動人口的質素和競爭力。

  貫徹市場主導的經濟政策,我們會依循「從受助到自助」的原則,致力扶貧、創造職位、發動商界支持各項社會措施,以及改善低收入人士和弱勢社蘆漸肮﹛C我們一直投放大量資源於教育及培訓與再培訓,以提高社會流動性,並紓緩跨代貧窮。我們還應採取什麼進一步措施,鼓勵自助和協助有意就業或再就業的人?

  在穩固的經濟復蘇和暢旺的消費市場帶動下,通脹壓力逐漸回升。此外,由於美元轉弱及區內價格壓力增加,進口通脹亦見上升。

  在國際市場上食品和其他商品價格的上揚,以及本地房屋租金的上漲,都會繼續構成通脹上升的風險。我們會密切注視有關情況,尤其是食品價格對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響。

  先進經濟體的財政可持續性及復蘇力度,繼續令全球經濟復蘇面對下滑的風險。不過,香港經濟會繼續受惠於內地和區內強勁的增長,以及現時正面的消費和營商情緒。持續大量的基建工程也應有所幫助。

  我預測二○一○年:全年經濟將增長 6.5%;通脹壓力短期內會進一步加劇,全年整體綜合消費物價通脹平均為2.5%。

  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政府可如何確保經濟在中長期持續增長及發展?

  香港是一個規模小而開放的經濟體,我們無可避免會受全球環境波動影響。雖然香港經濟已經復蘇,但外圍仍存在各項不穩定變數。環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全球經濟重心東移的趨勢尤甚。

  為應對這個不明朗的環境和風險,我們須要保持警覺,提高我們的應變能力和競爭力。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包括:

* 應該採取哪些增長策略以保持競爭力?
* 還應採取什麼進一步措施控制泡沫風險?
* 如何應對及抓緊新的經濟機遇?
* 如何擴大和深化與內地經濟融合?而同時,我們的未來經濟發展應如何定向,才可保持香港的獨特優勢?
* 我們與其他先進經濟體一樣,都面對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巨大挑戰,我們應如何確保中長期的財政可持續性?

  在過去十年,政府經常開支總額增加25%,約為451億元。其中教育、社會福利和壎秅霅悸爾g常開支都有所增長:教育增長16%,社會福利增長47%,壎芞W長21%。

  隨茪H口老化,預計社會福利及壎耵熄}支日後會繼續上升。我們應如何作好準備,以應付這項挑戰?

  根據二○一○至一一年度的開支預算,教育、社會福利及壎耵熄}支,合共佔政府經常開支總額約56%。

  政府承諾把醫療壎芘}支佔經常開支的比率增至17%。因此,以百分比計算,另一些政策範疇的撥款難免會減少。我們有需要訂定政府資源運用的優先次序,以應付不斷轉變的需要。在現有服務當中,有哪些開支可以減省從而使公帑可用於較為迫切的措施?

  政府會繼續致力投資基建,以帶動經濟發展及提高香港的長遠競爭力。在未來數年,我預計基本工程開支會大幅增長。

  在制訂工務計劃時,我們要密切留意建造業的承擔能力,避免工程過分集中,以及避免公營與私人市場作不必要的資源競爭,引發勞工供應緊張和工程合約價格上升。我們應如何管理基建工程項目,避免對建造業造成壓力?

  政府五個主要收入項目包括利得稅、薪俸稅、印花稅、投資收入及地價收入,佔總收入的72.9%。除投資收入外,其餘四個項目都很容易受經濟波動影響。我們需否減輕對這些高回報收入來源的依賴?若然,應怎樣做?

  香港的稅基狹窄:

* 在二○○八至○九課稅年度,在350萬工作人口中,有六成無須繳納薪俸稅。而84%的薪俸稅收入是來自繳稅最多的20萬名納稅人。

* 在同一年度,在63萬多間註冊公司中,只有約一成多繳納利得稅,67%的利得稅收入是來自繳稅最多的1 100家公司。  

  我們需否擴闊稅基?大家有什麼意見?

  由於我們的薪俸稅制度設有免稅額和扣除額,即使在實施一次性減稅措施之前,在二○○八至○九年度有超過85%的納稅人的平均實際稅率只低於5.5%。

  在過去十年,政府從主要收入來源獲得的收入相當波動。例如:利得稅是我們最大的經營收入,這項收入於過去十年就在388億元至1,042億元之間上落。

  至於非經營收入,以地價收入波動最大,過去十年在54億元至623億元之間上落。

  政府收入波動不定為公共財政管理帶來挑戰。我們至今都是以財政儲備作為緩衝。我們還應做些什麼?

  財政儲備有助我們解決收入波動的問題。在經濟和財政困難時期,我們會利用儲備填補財政赤字,讓我們可以維持較穩定的開支水平。在一九九八至九九年度起的六年內,我們五度運用儲備填補財政赤字,耗用了約2,000 億元的儲備。

  當本地生產總值預測會在二○○九年下跌2.5%時,我們採取反經濟周期的財政政策,並提出擴張性的財政預算。撇除對經濟沒有即時影響的開支項目,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由二○○八至○九年度財政預算案中的16.7%,增加至二○○九至一○年度財政預算案中的19.4%。

  在今年二月財政預算案中,我預計到二○一四至一五年度完結時,財政儲備會減至相等於政府15個月的開支,這月數約為一九九八年三月財政儲備水平的一半。

  政府收入在年與年間會受經濟影響而波動,財政儲備能發揮保護作用和提供緩衝,讓我們可享有在一段時間內達致收支平衡的靈活性。

  財政儲備的投資回報是政府收入的一部分,用以應付政府服務開支。在二○一○至一一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儲備的投資回報為第四大政府收入項目。投資收入的數額某程度上視乎財政儲備的水平。

  我們須趁經濟有增長時重建儲備。同時,我們亦須要回應社會上改善服務的訴求。開支與財政儲備之間應如何取得適當平衡﹖

  這圖顯示今年二月在財政預算案中公布的中期預測。我們稍後在發表二○一一至一二年度財政預算案時,會一併公布最新的中期預測。

  我預計政府支出會繼續增加,以應付龐大的基本工程開支,以及改善服務或推行新服務。

  長遠來說,我們須量入為出,確保開支增長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稱。在二○一一至一二年度,有甚麼合適的財政政策?

  這簡介指出一些我在制定財政預算案時須要考慮的宏觀因素和數據。政府須適時回應社會各界的訴求,並為迎接未來的挑戰作好準備,尤其是這些長遠的挑戰。

  我希望各位能夠提出務實的建議。多謝各位。



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2時16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