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為「香港航運周」的主要組成部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與本港航運業界翹楚今日(十月二十九日)出席午餐會,以誌香港船舶註冊處成立二十周年。
鄭汝樺在午餐會上致辭時,恭賀香港獨立船舶註冊處取得的豐碩成就,正是本港航運業界提供一流服務的最好例證。
香港船舶註冊處於一九九○年十二月三日成立。船舶註冊總噸由最初的六百萬,至今已累積至超過五千四百萬噸,為全球第五大船舶註冊。
鄭汝樺表示:「除了註冊總噸之外,懸掛香港船旗的船隻在世界上表現出色。本港註冊船隻在港口國監督檢查中,扣查比率僅為全球平均數的大約三分之一。」
鄭汝樺指出,鞏固香港作為知名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促進航運業發展,一向在政府議程中佔有很高的位置,將來亦會是這樣。
她說,政府會竭力維護本港在制度上的強項,令崇高航運地位得以鞏固。這些包括自由港、司法獨立及實行普通法的法制、簡單及低稅率政策、友善的營商環境、資金及資訊自由流通、符合相關國際標準的做法及要求,以及強大且高度發展的國際商業及航運網絡。
鄭汝樺表示,不得不承認,香港作為一個發展成熟的港口,在發展的速度上不能與珠江三角洲其他港口相提並論。「雖然如此,但香港真正觸及全球,船隻進出頻繁,有助我們維持並加強國際樞紐港口的地位。」她說:「在二○一○年的首九個月,本港的貨櫃吞吐量達一千八百萬標準貨櫃單位,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三。此外,香港的服務業高度發展,擁有競爭優勢,加上度身訂造的物流服務享負盛名,在處理高增值貨物方面又經驗豐富。自然地,我們應該充分發揮以上的強項。因此,在政府繼續發展基建以配合港口需求的同時,香港航運業的未來將非常側重於服務提供方面。」
鄭汝樺說,政府將透過各項資助及獎學金計劃,加強培育本地航運業專才。香港航運發展局及香港港口發展局亦會繼續針對有潛力的市場舉辦推廣活動。
在午餐會上,海事處處長譚百樂致辭時,認同鄭汝樺的看法,香港擁有國際樞紐港口的地位。
譚百樂說:「這強大的船隊擠身全球五大,經常提醒我們在全球多個主要港口城市之中,香港是真正的世界級航運城市。」
另外,為表揚業界和個人對政府的航海訓練獎勵計劃的支持,鄭汝樺、譚百樂聯同香港船東會主席顧建綱在午餐會上向他們頒發多個獎項。
「香港航運周」由十月二十五日至三十一日舉行,旨在推廣航運業,令公眾尤其是年青一代,更了解航運業的重要貢獻及它所提供的不同就業途徑。「香港航運周」亦標誌本港對國際海事組織倡議的「海員年」的主要呈獻。詳情請瀏覽www.maritimeawarenessweek.org.hk/。
完
2010年10月29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1時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