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民政事務局局長談申辦亞運(只有中文)
******************

  以下為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今日(十月一日)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一周年國慶酒會後,與傳媒的談話內容:

民政事務局局長:各位,我們在九月二十一日開始了香港應否申辦2023年亞運會的公眾諮詢,得到社會上廣泛的關注,亦聽到各方面的意見,我們很多謝這些意見。有些意見是直接涉及要否申辦亞運會,我們會將這些意見分析和歸納。另外有些意見是有關諮詢程序,包括認為六個星期的諮詢期太短。我們經過考慮後,決定將諮詢期延長四星期到十二月一日。能夠延長諮詢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收到港協暨奧委會轉達由亞奧理事會發出的信,他們將申辦的截止期限由一月三十日推遲到二月十五日。另一方面,我們盡量壓縮政府內部程序所需時間,所以全部加上來我們可以延長四星期到十二月一日為止。我們希望在這段時間內,香港市民發表各方面對於要否申辦亞運會的意見,讓我們可以好好作出決定。

記者:局長,其實現在很多黨派都已表明他們不贊成申辦亞運,延長諮詢期有否幫助?

民政事務局局長:我們的諮詢剛開始,我早前回答傳媒的詢問時,曾經說過這是一個真正的諮詢,我們是採取一個開放的態度。我們的結論是在諮詢完結後作出的,不是在諮詢開始時或中間作出決定的,我們會繼續持開放的態度。

記者:上次申辦亞運的設施仍未興建,今次如何令市民支持?

民政事務局局長:在過去十年,特區政府一直推動興建運動設施,過去十年總共興建了九個體育館以及三個體育場地和設施。在過去五年,我們投資在各方面的設施,包括在地區方面興建的體育設施,用了三十五億元的投資。

記者:為甚麼上次承諾興建的還未興建……

民政事務局局長:我們現在繼續推動這些設施的興建。

記者:今次延長諮詢期,是否因為很多政黨表明他們不支持申辦亞運,希望可以說服他們改變主意?

民政事務局局長:我們在諮詢當中聽到的意見,包括我到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時已經有人提出,說諮詢期六星期太短,實際上當時我們是有各方面的制約,主要是申辦亞運的截止期限。現在截止期限推遲到二月十五日,所以可以給予我們一個空間。

記者:如果申辦不成功,如何確保承諾興建的體育設施可以上馬?

民政事務局局長:這個諮詢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寶貴的過程,引起了社會上廣泛的關注,尤其是對於體育發展方面的關注。在諮詢期內,我覺得社會上廣泛地認為要繼續推動體育運動的發展,包括落實社區內的體育設施。

記者:一開始已經有這麼多人反對,是否因為推出來太匆忙的問題?

民政事務局局長:其實我們向公眾充分諮詢,是因為看到如果香港要申辦亞運,一定要取得社會的支持,這諮詢是經過政府內部一個充分的醞釀,形成了政府這份諮詢文件,提出來給大家充分討論,至於是否申辦,的確要取得社會上廣泛的支持。

記者:是否你主動要求港協暨奧委會延長諮詢期?

民政事務局局長:信件是由港協暨奧委會轉交過來的,由亞奧理事會提出。



2010年10月1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1時47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