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文化博物館展出現代書法藝術家董陽孜作品(附圖)
***********************

  香港文化博物館由明日(九月十八日)至明年一月三日舉行「墨濯空間──董陽孜作品展」,展出現代書法藝術家董陽孜約十七幅書法作品,展現她融貫古今中西的藝術風格,努力開拓中國書法新領域的精神。
     
  展覽的開幕禮於今日(九月十七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董陽孜、台灣著名建築師陳瑞憲、本地著名設計師劉小康及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謝小韞。

  曾德成致辭時表示︰「上月三十日,新成立的『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在台北與對口機構『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舉行了第一次聯席會議,兩會之下的文化合作委員會也會晤交流。港台之間有了制度化的溝通平台,我期望今後兩地之間的文化交流有更大的發展。」
 
  「墨濯空間──董陽孜作品展」是香港文化博物館的一項跨界合作的展覽,也是香港和台灣兩地的文化交流活動,見證文化藝術跨越藩籬。
        
  董陽孜是台灣著名的當代書法藝術家,她的書法藝術一方面秉承傳統,以各式書體揮寫中國古典詩文,發揚中國傳統書法的藝術精神內涵和風骨氣度;另一方面又在中國書法的藝術表現上孜孜以求,深入鑽研傳統與現代精華,兼收並蓄,尋探把書法藝術擴展至不同媒介。

  一九四二年生於上海,董陽孜八歲時得父親啟蒙,以顏真卿之《麻姑仙壇記》習其書法。她就讀中學時,隨張穀年習畫,書畫表現出眾,曾獲中日親善教育書畫展金賞獎、特展獎等。畢業後進入台北的師大藝術系,接受各種藝術創作訓練,並受丁念先、臺靜農等書畫家指導,臨習漢隸與宋四家書跡。大學畢業後,赴美深造,進入麻州大學攻讀藝術碩士,主修油畫、副修陶藝。然而董陽孜仍鍾情於中國書畫,試圖將西方繪畫、構圖形式等融入傳統的書畫創作。

  一九七○年代回台後,董陽孜一直從事書法創作。她於一九七三年首次於台北凌雲畫廊舉辦書畫個展。至今,董氏的聯展及個展超過五十場,地點遍及台北、台中、高雄、紐約、華盛頓、三藩市、加拿大、英國、日本、韓國與香港等地。董氏的作品不斷向空間的極限挑戰,亦與跨領域藝術家密切合作,為推廣書法藝術,嘗試各種可能。如二○○九年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的「無中生有──書法.符號.空間」,便是一個結合台港兩地著名設計師,將書法的精神及符號元素融入當代設計及建築空間的跨界展覽。台灣的博物館亦有收藏董氏的作品。

  這次展覽除展示董陽孜別樹一幟的作品外,文化博物館更特別邀請到台灣著名建築師陳瑞憲,以及香港設計師劉小康分別擔任展覽的場地和平面設計。陳瑞憲於台灣設計了不少代表作品,包括誠品信義旗艦店、高雄大遠東百貨公司頂樓的誠品書店,以及故宮三希堂等。在是次展覽中,他利用博物館的建築空間,以低限美學風格,凸顯董陽孜的書法藝術。享負盛名的本地設計師劉小康則糅合作品的獨特氣度和個性於平面設計中,伸延文字的感染力。

  文化博物館位於沙田文林路一號。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十時至晚上七時,逢星期二休息(公眾假期除外)。入場費為十元,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全日制學生半價,逢星期三免費入場。

  博物館設有收費停車場,供市民停泊車輛。市民亦可乘搭港鐵馬鞍山線至車公廟站步行約三分鐘前往博物館。

  查詢請電二一八○ 八一八八。有關展覽詳情可瀏覽文化博物館網址 hk.heritage.museum 。



2010年9月17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9時22分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