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廢物源頭分類在鄉郊(附圖)
*************

  為了在鄉郊推動廢物分類回收,環境保護署(環保署)在年初獲得新界鄉議局的支持,在鄉郊地區展開「廢物源頭分類計劃」。

  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今日(九月四日)出席在荃灣廣場舉行的「環保鄉村運動嘉許禮」,以表揚對「廢物源頭分類計劃」有積極回應的環保鄉村。

  邱騰華在嘉許禮上致辭時感謝各參與鄉村對計劃的支持,表示村民的參與是計劃成功的關鍵,他同時呼籲其他鄉村投入廢物分類回收的行列,成為環保鄉村。

  他說:「環保署在二○○五年初在全港推行『廢物源頭分類計劃』,成效有目共睹,香港的家居廢物回收率由二○○四年的14%大幅上升至二○○九年的35%;同一期間,家居廢物棄置量累計下跌接近一成半。」經過幾年來的廣泛推廣,香港多層樓宇和屋苑的回收設施已日漸完善。

  邱騰華表示:「我們知道鄉郊居民的參與亦非常重要。一些村民因缺乏回收設施,無法把有用的物料回收。環保署明白鄉村的獨特性,因此在鄉郊推動廢物源頭分類時,由政府提供三色回收桶和回收物料收集服務,以方便村民參與廢物回收。」

  由年初開始,環保署和食物環境壎芵p合作,在500多個鄉郊垃圾站新增設三色回收桶,以方便村民在棄置垃圾時一併把可回收物料放入回收桶內。現時設在鄉郊地區的回收點約有920個。

  環保署了解單靠硬件的配套並不能達至增加廢物回收的目的,因此針對鄉村進行推廣,包括在電台作宣傳廣播、與大埔環保會合作籌辦「環保鄉村運動」,由大埔環保會直接在鄉村進行推廣,透過活動包括布偶戲表演、攤位遊戲及工作坊等,以及印製符合鄉村民情的刊物,教導及鼓勵村民參與廢物源頭分類。

  今日的活動由環保署與大埔環保會合辦,新界鄉議局協辦。出席活動的還有鄉議局主席劉皇發,以及各鄉事委員會代表及村代表。



2010年9月4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6時12分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