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房屋署署長在房屋委員會公開例會的發言全文(中文譯本)
**************************

下稿代房屋委員會發出:

  以下是房屋署署長孎荌爬b今日(七月八日)舉行的房屋委員會公開例會的發言全文(中文譯本):

主席女士、各位委員、各位同事:

(I)引言

  坦白說,我今日首次以房屋署署長身份在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公開例會上向在座各位致辭,實在感到有點忐忑。

  當我在兩個月前就任時,知道今後的工作將會充滿考驗。過往歷任署長均有卓越表現,帶領房屋署面對了不少挑戰,並在很多方面取得傑出的成績。我希望藉茬o次機會特別向前任署長陳鎮源為其過去四年的卓越領導表示衷心的敬意。在陳鎮源的領導下,房屋署推出如全方位維修計劃、屋h改善計劃等多項措施,力求改善公屋租戶的生活環境。我祝願陳鎮源退休生活美滿愉快。

  相信各位委員定必知道房屋署的工作範疇和領域,但值得一提的是,房屋署的工作種類繁多,服務對象廣泛,因此我們的任務既艱巨而又複雜。為切合我們各持分者的期望和需要,我十分期待與他們一一接觸,當中包括我們的公屋租戶和商戶、公屋申請人、我的房屋署同事、區議員、立法會議員,當然還有房委會委員。我需要了解他們所重視的議題,並且徵詢他們的意見。在過去數星期,我走出辦公室與不同人士會面,聆聽他們對不同房屋事務的意見。大部分所得的回應都是有建設性和具實用價值的。我會在任內繼續定期走訪各處並與各方會面,務求掌握各項事務的最新情況。

  我記得上世紀六十年代Simon & Garfunkel主唱的一首經典歌曲,名為The Sound of Silence,其中一段歌詞是這樣寫:「人們言不由衷,人們聽而不聞」。任何形式的溝通的關鍵,在於不只是聆聽他人所言,更要明白對方表達的意思。有效的溝通,能讓我們克服語言上的差別、期望上的差距和文化上的差異。我的任務,就是要尋求最能確保信息得以有效傳達的方法,並適當地作出回應。正所謂「行動勝於空談」。我現在正努力改善我的廣東話,每天盡量多講。所以請李華明委員放心,我承諾會十分用心聆聽你們的意見。

  在上月十日的周年特別公開會議上,委員就房屋政策和房委會工作提出很多看法和意見。他們就關乎公眾利益的不同事項坦誠地發言,實事求是,表達對我們的期望,提出具前瞻性的指導。今日,我想對委員的評論作出回應,並且概述我們來年的工作重點。

(II)「資助市民自置居所」公眾諮詢與公屋的供應和需求

「資助市民自置居所」公眾諮詢

  首先,我要多謝各位委員就「資助市民自置居所」,這個時下最熱門課題發表意見。

  以公帑資助置業,已成為市民大眾積極討論的課題。政府已經展開公眾諮詢,直至九月十七日,以聆聽市民大眾的意見,並就未來路向尋求共識。我們正在從不同渠道蒐集持分者和市民大眾的意見,包括諮詢會、聚焦小組會議和電子參與平台。是次諮詢蒐集所得的意見和建議,將會提交行政長官考慮。為盡量讓更多市民大眾能參與討論,我們亦已設立網上論壇和Facebook專頁,方便市民大眾在互聯網上發表意見。

  在過去數星期,我在該網上論壇和Facebook專頁閱覽了很多就這個課題提出的意見。我一直密切留意在電子參與平台上進行的辯論。這清楚顯示社會上有相當的界別是歡迎我們利用這個嶄新的方式讓市民大眾參與討論。雖然我知道並不容易達到共識,但我衷心希望本港社會各界最終能就這個課題凝聚共識。我亦歡迎各位委員可登入我們設立的「資助市民自置居所公眾諮詢」專頁,瀏覽市民大眾就這個課題的留言,並加上你的意見。

房委會繼續擔當主要的公屋提供者的角色

  對於這個課題,我要談談一個重要的原則,蘇偉文博士、樊偉權、蔡涯棉等委員都表示關注假如政府決定以某種方式資助市民置業,用於提供公屋的房屋資源會否因而分散。

  我想就這一點作一個清晰的回應。房委會是根據《房屋條例》成立的法定機構。房委會的角色是發展並落實本港的公營房屋計劃,為真正有需要的人士提供足夠而其所能負擔的公屋。他們都是未能負擔私人租住房屋的低收入家庭。不論是次諮詢的結果如何,房委會仍然是為真正有需要人士提供公屋的主要機構。正如我們在很多場合中重申,提供資助出租房屋予有需要家庭這個至為重要的目標,正是政府房屋政策的核心所在。這個提供公屋的承諾是堅定不移的,不會因辯論資助市民置業的結果而有所改變。所以,請各位委員放心。

維持公屋供應穩定

  來年,我們會繼續致力確保提供足夠數量的公屋單位,以維持公屋輪候冊上一般家庭申請人平均輪候時間於三年左右。

  根據我們不斷推展的最新五年公營房屋建設計劃,從二○一○/一一年度起,我們預期未來五年落成的新公屋單位約共七萬五千個,意味每年平均落成約一萬五千個新單位。這個公屋落成量,加上預料每年收回的公屋單位,應能確保可達到維持平均輪候公屋時間於三年左右的目標。儘管如此,我們一定會繼續物色並選取適當的用地興建公屋,務求提供足夠的公屋單位,以應付五年預測期以後的需求。

  在發展局和規劃署的協助下,政府已設立內部機制,確保有足夠土地供應以達到公屋輪候冊申請人平均輪候時間維持在三年左右的目標。不過,正如各位委員所說,香港土地資源匱乏,我們必須仔細研究全港各區,以物色合適的用地。不論用地面積大小,我們都會以地盡其用,爭取最大成本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考慮可否撥作興建公屋之用。我們亦會考慮須要更改規劃用途的用地,以及需要進行收地、清拆或地盤平整工程的用地。在這些土地興建公屋,儘管可能需要更長的籌建時間,而且涉及更複雜的程序,但我們仍會進行研究。

  不過,各位委員都會認同,物色適合興建公屋的土地只是第一步。我們還要面對許多其他挑戰,才能選取到土地作公屋發展用途。運輸及房屋局會聯同發展局繼續跟相關政府部門、區議會和地區人士緊密聯繫,在各區物色可發展公屋的用地。我們會加強與區內居民溝通,爭取他們支持公屋發展計劃。我們亦會就大型公屋發展項目進行公眾諮詢,並會在社區舉辦工作坊,蒐集區內居民的意見。在座有不少委員都積極從事地區事務,我希望大家與房屋署的同事同心協力,在地區層面上爭取當區居民的支持,在適合的地點興建更多公屋。

公屋單位的流轉

  除興建新的公共屋h外,從現有公屋住戶收回單位亦是公屋供應的重要來源。在「兩個市場、三個層次」的框架下,居者有其屋計劃(下稱「居屋」)單位的業主,在出售其居屋單位後可轉入私樓市場,現時居於公屋的住戶則可購買該等居屋單位,而騰出的公屋單位便可編配給其他有需要人士。這種三層遞進的流動既可促進公屋單位流轉,亦可增加公屋供應。我們於二○一○年五月十七日的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會議上,向委員介紹有關活化居屋第二市場的建議措施。我深信這些措施將有利於加快公屋單位流轉,讓我們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更多住所。我希望各位委員能支持有關措施。

公屋需求的管理

  我知道有部分委員對現行公屋入息和資產限額表示關注,並建議放寬申請公屋的資格,藉此減輕現時不符合入住公屋資格的中下階層的重擔。我感謝委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相信各位委員亦會認同,鑑於公屋資源有限,我們不得不釐定緩急次序。因此,我們現時的首要任務,仍是依循法例規定和行之已久的做法,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屋,解決他們的住屋需要。我們不應忘記,現時公屋輪候冊上仍有約十三萬個申請人,而且數目會按年不斷增加。基於公屋資源有限,一旦放寬申請公屋的資格,有真正需要的申請人將要輪候更長時間。因此,我們必須小心及審慎。

(III)為公屋住戶提供更佳的居住環境

  我先前提及,房委會目前和將來都會是香港主要的公屋提供者。我現在要談談房委會這個主要角色。在約五十七年前當公共房屋項目剛剛開始推展,當時的公屋實際上是為有需要人士提供的一個簡單但安全的棲身之所,即俗語所謂「有瓦遮頭」。隨茈咱薊煽螫璊暻打ㄟ炕A我們不斷改善建屋質素。我們改善了公屋的居住環境,包括配套設施,又大大提升屋h管理的服務水平。今天,在房屋署同事的努力下,加上多位前任署長的高瞻遠矚,公屋不再僅是棲身之所。對於我們現時和將來的住戶來說,公屋提供了優質的安樂居所。這是香港的一項傑出成就--在短時間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我們身為香港的一份子,都應該感到自豪。這是現任和歷屆房委會委員協力達至的成果,也是房屋署同事努力不懈、克盡厥職的工作成效。當然,我們會繼往開來,務求再創佳績。

研究和發展

  在硬件方面,首先我要感謝我的團隊一直孜孜不倦地從事研究和發展工作。胡錦濤主席曾經說過:「科學技術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深刻地決定虒g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確,在香港這個朝氣蓬勃的現代化都市,要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必須講求創意和科技,而研發工作是推動科技發展的主要動力。房屋署深明創意和科技的重要性,亦十分注重借助研發工作以改善公共屋h的居住環境,使公屋居民可享受更優質的生活。不過,我懷疑很少人真正清楚房屋署在這方面所作的貢獻。

  房屋署自九十年代起已自行進行研發工作,以改善公屋大廈的設計和建屋方法。我們採用創新的建屋方法,加快興建公屋大廈。我們亦引入組合式單位設計,以便採用更多標準化的組件。我們現正考慮在新的建造工程中,以立體預製組件的方法製作部分構件。這些措施將有助承建商縮短標準樓層的建造周期,並可精簡非標準樓層的建造工序。當這些措施發展完備和廣為採用時,公屋大廈所需的籌建時間將可大幅縮短。

  在二○○○年代初期,我們成立房委會研究基金,並邀請本地大學進行創新研發。除此之外,從二○○三年起我們亦有推行自行研發項目,而有關成果已納入我們的工程設計、建造和程序指引之內,例如採用「共用W型聚水器系統」排放污水、引入垂直綠化牆板和綠化屋頂、採用多功能感應地圖協助視障人士,以及應用微氣候研究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等。這些研發成果,不僅改善我們屋h的健康生活環境,而且有助提升整個社會的生活水平。

  我想用一點時間,向委員簡介其中一個研發項目,以說明我們如何處理實際問題,並取得正面效果。這個研發項目,是有關排放污水的「共用W型聚水器系統」。香港於二○○三年經歷「沙士」疫情後,房委會選定了一個研發重點,就是研究如何改善屋h排污系統的設計。我們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進行一系列實驗室測試,研究以「共用W型聚水器系統」排放污水。研究結果顯示,新設計能更有效防止臭味、病菌和病毒經由排水渠傳播。研發成功後,我們在所有新建公共屋h均裝設新系統。此外,由於效果理想,我們已將這系統定為標準裝備,用於未來的所有新建屋h。

  我們一直持續進行研發工作。我們在二○○七年有一百零八個研發項目,到二○一○年已大幅增加至一百五十項。

  除了與大學在科研上的合作取得成果外,我們亦與其他政府部門緊密合作,致力落實一系列的創新措施。水務署認可由我們研發的「天台雙水缸系統」,能夠在屋h大廈的天台水缸進行定期清洗時,為住戶維持無間斷的食水供應。我們的隔音露台設計,最近亦得到環境保護署的讚賞,因為該設計能夠在一些有交通噪音問題的建屋用地,有效消減噪音。此外,我們又與香港認可處合作,率先在房委會的工程項目中實施產品認證制度。以上所述,均為我們寶貴的研發成果。然而,我們仍會繼續努力,不斷創新。

維修保養和改善計劃

  實用、創新及有效的維修保養和改善工程,有助活化舊公屋大廈,為有關公屋住戶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在未來一年,我們仍將繼續推行各項維修保養和改善計劃,包括全方位維修計劃、全面結構勘察計劃,以及屋h改善計劃等。有關計劃的成績更是有目共睹。

全方位維修計劃

  對於全方位維修計劃,我相信委員都不會感到陌生。這個相當成功的計劃自二○○六年推出以來,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務,例如安排家居維修大使主動探訪公屋住戶、為屋h單位進行全面室內勘察並即時安排小型維修工程,以及設立單位維修資料庫等,均廣受公屋住戶歡迎。有關勘察單位所得的結果,由家居維修大使以隨身配備的電子手帳記錄。由於電子手帳連接全方位維修計劃的中央電腦資料庫,令存放在這資料庫的單位維修記錄更為準確。我們利用尖端科技,可更容易追蹤個別公屋單位的維修保養狀況和工程進度,令我們的住戶均能獲益。鑑於計劃受到租戶的普遍歡迎,當首輪全方位維修計劃於二○一一年完成後,計劃往後將會定期推行。
 
全面結構勘察計劃

  就十個樓齡約達四十年或以上的公共屋h,我們推出了全面結構勘察計劃,以查驗樓宇的結構情況,確定其結構是否仍然安全,以及保存有關樓宇是否符合成本效益。當我們確定某個舊屋h狀況良好,我們便會就該屋h的建築結構和設施制訂特定的「屋h改善計劃」,更好地持續保存該屋h最少十五年。此舉可延長公共屋h的壽命,並能相應地減少清拆廢料、避免對我們的住戶造成不便,同時更加環保。

裝設升降機和自動電梯

  各位,對大部分香港人而言,乘搭升降機不是一件新鮮事物。不過,在一些舊式而樓層較少的公屋大廈,並非每層樓都有升降機直達。我們會致力進行改善工程,把升降機服務擴展至沒有升降機直達的樓層,同時更換舊式升降機,以方便公屋住戶出入。我最近曾探訪葵涌h和華富h,並聽取匯報,了解這些舊屋h進行有關工程的進度。

  為加快裝設升降機的進度和盡量減少對住戶造成不便,我們參考相關的海外經驗,並利用新科技發展「預製升降機鋼塔的建造方法」,為水邊圍h和彩虹h樓層較少的樓宇加裝升降機。採用上述方法,可使裝設升降機塔的工序在兩至三天內完成,房屋署日後會廣泛採用這項創新的建築方法。

綜合環保政策

  我和李國麟委員同樣非常關注環保和綠色生活的課題。房委會將致力堅持環保原則,以優化生活環境,為公屋住戶締造綠色、健康和環保的家園。我們更會再接再厲,利用創新及綜合的方案,包括能源效益、綠化和廢物循環再造等措施,以提升租戶的生活質素。

能源效益

  我們和全體香港市民一樣,都十分關注全球暖化和氣候轉變的問題。房屋署已積極落實多項有關節約能源的研究和減少碳排放的措施,善用地球資源。除了我剛才提及有關延長舊公共屋h可用年期的措施外,我們亦在新屋h採取多項措施。最近,我曾向委員匯報各項照明措施,包括使用省電的電子鎮流器和T5光管。我們亦已採用一項新設計,在新落成的公屋住宅大廈公用地方設置照明光度控制器,按使用者的需要調節兩種光度。此外,我們亦選定一些新公共屋h裝設接駁電網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以及風力和太陽能混合發電燈。

  至於現有的公屋大廈,我們自二○○八年起,已為各類型的大廈進行照明電路改裝工程,以盡量利用自然光。同時,我們亦已展開為期三年的更換計劃,為約五百座大廈的出口指示燈牌換上較省電的T5光管。此外,我們亦已為約二十六個停車場更換節能照明燈裝置和改裝電路。這些措施合共每年可節省約達一千一百萬元的電費。因此,我們不僅可以減少碳足跡,亦可為房委會節省金錢。我們會繼續推行有關措施。

綠化措施

  為公共屋h增加綠化,亦是綜合環保工作的重要一環。我們的目標,是提高所有新建公共屋h的綠化比率至不少於20%,具體措施包括在地面和斜坡栽種植物、在較少車輛往來的地方以草磚鋪地、在樓層較低的建築物設置綠化天台或樓頂,以及試點進行垂直綠化。即使在施工階段,我們亦試裝綠化圍板,以美化建築地盤的外觀和環境。此外,我們一直堅持採用硬地施工法,以減少在施工過程中產生塵埃,並為工人提供安全穩妥的工作平台。

  對現有的公屋大廈,我們亦會按實際情況,盡可能綠化環境。我們與香港觀鳥會和漁農自然護理署合作,編製保護野生禽鳥窩巢的指引,以免鳥巢受公屋大廈翻新工程影響。同時,我欣然宣布,房委會將致力在二○一一年爭取ISO 14001認證,以確保我們就屋h維修保養和管理所推行的環境管理系統,符合有關認證的規定。

  展望未來一年,我們有三項有關綠化公共屋h的工作目標。第一,我們會在二十個公共屋h推動綠化,並就此諮詢屋h管理諮詢委員會(下稱「h管諮委會」);第二,我們會在十八個公共屋h進行景觀改善工程,以優化h內的綠化環境;第三,我們會對十個屋h斜坡進行外觀美化工程。

廢物回收

  在我們的綜合環保政策中,第三項不可或缺的工作,是廢物回收及減少製造廢物。為此,我們於二○○五年參與由環境保護署牽頭的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並於今年較早前在所有公共屋h全面推行。去年,我們與環保團體合辦各類活動,在公共屋h宣揚環保意識。我們亦安排慈善團體收集舊衣物,另外又回收充電池、光管、電腦和玻璃瓶等。透過這些工作,我們已達成廢物管理目標。來年,我們會繼續致力在公共屋h推行環保教育,提醒我們的住戶注重環保,並向他們灌輸社會責任。

為長幼傷健提供無障礙通道

  我想在這婼芺芚L障礙通道設計。我相信,為所有公屋住戶(不論長幼傷健)提供暢通易達的居住環境,以締造和諧社區,至為重要。自一九九八年起,房委會在設計新公共屋h時,一直依循《設計手冊:暢通無阻的通道》所載的設計要求,為殘疾人士提供無障礙通道和設施。自二○○二年起,我們亦在設計新屋h時實踐「通用設計」的概念。現時公用地方和住宅單位的設計,均包括無障礙通道,以及更安全和更方便用者使用的設施。我們自一九八二年起,就已開始因應個別住戶的需要,按照其治療師的建議在單位內進行改建或改裝工程。我的同事盡力為殘疾人士安排合適的單位,確保單位具備切合他們特定需要的設施。相信大家都知道因意外導致全身癱瘓的斌仔的故事。在房屋署同事的協助下,斌仔已於今年年初獲編配公屋,不久將會遷入新居。

加快樓宇改善工程的審批程序

  在我講述為我們的住戶提供更優質生活環境的「軟件」配套之前,我想回應楊倩紅就加快審批樓宇改善工程提出的意見。事實上,我同樣關注住戶的居住環境,亦希望一些能夠惠及住戶的樓宇改善工程,都可盡快通過審批和施工。在這方面,我欣悉房屋署的獨立審查組在二○○九年就改建和加建工程,合共處理了三百七十二宗首次遞交的申請、三百零七宗重新遞交的申請,以及三百五十七宗同意書的申請。所有申請均在法定承諾的時限內完成處理程序。此外,我必須指出,獨立審查組無法控制改建和加建工程申請的審批時間。舉例來說,申請人提交的工程建議可能違反《建築物條例》的條文,或所提供的資料不足,又或沒有提交規例要求的所有文件和細節以資證明,此等情況均會導致工程計劃不獲批准。不過,我知道獨立審查組的同事會竭盡所能,並會定期檢討現行工作模式和人手安排,尋求有否進一步改善的空間。

(IV)維持以人為本的屋h和租務管理方針

  各位委員,今天我用了很多時間談到房委會和房屋署在公屋硬件方面的工作和成就。不過,要為居民提升優質和理想的生活環境,軟件方面的配合亦是必不可少的。我會在餘下的發言時間集中討論這方面的工作。

保障住戶和員工安全的措施

  對於過去兩個月在屋h發生的一連串慘劇,我相信各位和我同樣深感震驚和難過。葵盛東h導致兩死三重傷的嚴重事故,以至東涌的自殺個案,都令人感到震驚。雖然我們知道類似事件在世界各地亦偶有發生,並不限於本港屋h,但我們當然不願見到這類事件重演。

  馬丁路德金牧師出席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禮時,曾經說:「暴力從來不能帶來恆久的和平,解決不了社會問題,卻只會形成更為複雜的新問題。」的確,悲劇只會招致悲痛和淚痕,但亦猶如當頭棒喝,警醒我們每一個人。我們須從中汲取教訓,務求這些事件不會重演。我認為,今次的教訓令我們知道在屋h管理和租務管理兩方面,都必須以人為本。

  我想強調,我們一向最關心公屋租戶和前線員工的安全。我絕不容忍任何人士對公屋居民和我的同事採取任何肢體暴力或言語辱罵的行為。我已囑咐同事認真審視轄下所有屋h的保安,探討可否讓公屋租戶和前線員工得到更好保護。在政府層面,一個跨部門工作小組會負責探討如何強化精神健康政策和加強對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的支援。房屋署會參與有關工作。在房屋署方面,我們會檢討轄下公共屋h辦事處的保安,並在有需要時作出改善。我們亦會開辦培訓課程,讓同事掌握所需技巧,用以觀察有攻擊他人的徵狀、疏導憤怒情緒,特別是加強在一切情況下的個人安全。此外,我們會與各相關政府部門和機構緊密合作,互相交流信息,以盡量及早察覺問題所在,及時採取適當的行動。

  房屋署會盡其本分。不過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建立更可互相扶持、更為關愛關顧的社會。我鼓勵各位多想想如何能構建一個具吸引力、友好親切和愜意舒適的居住和工作環境。事實上,我們除了為公屋住戶建設優質居所,同樣重要的是,我們須推動守望相助、睦鄰友好精神、營造和諧的氣氛,以及加強社會團結,從而締造安全、健康和可持續的優質生活環境。我會簡述我們在這方面的工作。

紓緩擠迫居住環境及天倫樂調遷計劃

  首先,我們若要為我們的住戶提供既可負擔得來而又合適的租住居所,便須處理居住環境擠迫的問題。居住在每人平均少於5.5平方米室內樓面面積的公屋的租戶,合資格參加全港紓緩擠迫調遷計劃,申請調遷至較大的單位。經過我們這數年來的努力,擠迫戶的數目已由二○○○年的二萬戶左右,大幅下降至今年三月底只有三千三百戶。

  房委會十分支持政府所推行的促進親密和睦家庭關係的政策,並致力在公屋推廣以家庭為核心的支援網絡。我們自二○○七年起,推出不同的優化房屋安排,以加強培養公屋家庭和諧共融的精神。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自二○○九年一月一日起實施,截至二○一○年三月底,已有七千多個家庭受惠於這個新計劃和昔日原有計劃下的優化措施。

打擊濫用公屋資源

  在座各位,我們都知道,公屋單位是有限的公共資源,所以必須合理和公平地分配予真正有需要的人士。我們不會容忍任何濫用公屋資源的情況。我們已從三方面茪漭替鄙搘峇蔚庛篞蔽滌暋D,包括作出預防、進行調查和透過進行宣傳教育。事實上,我們已透過巡迴展覽、宣傳單張、廣告和在屋h播放宣傳片,向我們的住戶廣泛宣揚珍惜公屋資源的信息。

  在調查工作方面,我們會每兩年巡查公屋單位以偵查濫用公屋資源的個案。去年,我們透過隨機抽樣、屋h辦事處的轉介和市民舉報,深入調查了大約七千二百宗公屋住用情況的個案。對於確定違反租約的住戶,我們會發出遷出通知書,終止其租約和收回有關公屋單位,而有關住戶在隨後兩年不得再遞交任何公屋申請。在我們打擊濫用公屋資源的努力下,我們在二○○九/一○年度共收回約八千個公屋單位,重新分配給更有需要的家庭。

實施屋h管理扣分制

  要為所有居民締造優質的生活環境,必須讓居民遵守一套公平的規則和規例。我們推行屋h管理扣分制(以下稱「扣分制」),旨在推廣公民責任、改善環境壎矷A以及提升屋h管理的成效。

  自扣分制實施以來,公共屋h的環境壎肏鬮繸o以改善。最新的公營房屋住戶綜合統計調查的結果顯示,大多數住戶均支持實施扣分制。

改善與公屋住戶的溝通

  讓我返回開場白的部分內容,談談健全溝通渠道的重要性。對我來說,溝通是雙向的,而且是個互動過程,透過雙方在過程中的回應,我們可以清楚明白住戶的需要,住戶也清楚了解我們為切合他們需要所進行的工作。

  在這方面,h管諮委會擔當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是住戶和管理層之間的主要溝通渠道,亦是住戶參與屋h事務的平台,更是加強住戶歸屬感和促進屋h和諧氣氛的基石。我們鼓勵h管諮委會聯同區內非政府機構或自願團體合辦社區活動。在過去一年,各h管諮委會合共舉辦約八百項社區建設活動,其中有四百項是與非政府機構和其他政府部門合辦。最近,我參加了h管諮委會的年度聚會,得到不少ㄤo。h管諮委會致力加強住戶對屋h的歸屬感,並促進家人互相扶持、鄰舍守望相助和關顧長者,當中所表現出的承擔和決心,我們至為珍惜。

公共屋h的社區建設

  各位委員也許都知道,我們於二○○八年在天水圍區十一個公共屋h,推行「房屋諮詢及服務隊」試驗計劃,以協助新屋h住戶適應新的居住環境,以及加強住戶的歸屬感。房屋諮詢及服務隊在該區已經服務兩年,住戶的反應可以說十分理想。基於這次成功的經驗,服務隊最近把服務範圍由天水圍區擴展至屯門、元朗和東涌各區。這項計劃將會延長兩年,由二○一○年四月中旬起生效。除協助新住戶適應新的居住環境,以及加強住戶的歸屬感外,服務隊亦會繼續協助h管諮委會、有關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在公共屋h舉辦社區建設活動,以及協助提供外展服務予目標住戶。

提升商業物業的吸引力,以支持和豐富住戶的生活

  在作出總結前,我想用幾分鐘時間談談房委會轄下商業樓宇的工作。我十分感謝方剛委員就零售物業的租賃事宜提出多項建議。房委會一直積極為不同商戶提供合適的營業地點。小商戶和連鎖店均有同等機會租用我們的商業樓宇。我們的目標,是把小商戶和大型零售商店匯集於房委會所管理的購物商場內,以便為住戶提供各種不同的商品和服務。據我所知,最近有一項措施得到各委員的支持,就是把新落成購物商場較大比例的零售商鋪,以直接協商的方式租予有經驗的經營者,藉此吸引高質素的零售商戶進駐,從而最終令住戶受惠。

  我們所有人正懷蚇鳥蘆漱葑﹛A期待東九龍區全新購物商場「大本型」落成ㄔ峞C此購物商場擁有約二萬三千平方米的室內樓面面積,位處港鐵油塘站上蓋,暫定於二○一一年中落成。我謹藉此機會,向商業樓宇小組委員會所有委員,尤其是主席陳炳釗致意,感謝他們對這個充滿創意的項目付出重大努力和提出寶貴意見。

(V)結語

  我出任房屋署署長的時間雖然尚短,但我已經深深體會到,對很多人來說,房委會和房屋署的工作是何等重要和有價值。自一九七三年成立以來,房委會憑藉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優質房屋,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名聲。公共租住房屋為無數家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改變了不少人的命運,同時亦提高了香港人的普遍生活水平。如果說公屋發展計劃是香港繁榮的基石之一,並非言過其實。這項成就全賴部門所有同事齊心努力,才可達致,對此我衷心感激,並勉勵他們繼續竭盡所能,為香港市民服務。他們對工作的熱誠、付出的努力和專業的態度,令我深感敬佩。我十分榮幸能與一支高效率、盡心盡力和專業的團隊共事。

  你們也許會同意,問題總是會發生的,而「對話」每每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美國總統奧巴馬說過:「透過對話和協商,問題總可以解決。我們一直相信這是最佳辦法。」因此,我會繼續努力,與居民及市民大眾保持良好溝通。舉例來說,申訴專員批評房屋署將問題諉過於其他機構而忽略本身有責任查究問題的根源。我在此向委員保證,我們絕不會抱荂u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心態做事。反而,我們會與其他部門通力合作,確保全面地處理問題。我們十分了解我們的責任,亦不會逃避或把責任推至其他機構,但有時候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能在房屋署之外。在這情況下,我們仍有責任確保問題會得到適當的處理。只有抱茬o份熱誠,我們才可減少接獲的投訴及更好地服務市民大眾。

  最後,我謹向各位委員致謝。你們的意見、指導和支持,是我們竭誠服務市民的動力。最後,美國總統羅斯福曾經說過:「衡量人類進步的指標,不在於是否令富者更富,而在於是否令窮者衣食足。」這正是在座各位委員,以及我們房屋署全體人員所面對的挑戰。為了讓有需要的人士得到更好的幫助,我們必須繼續攜手合作。

  多謝各位。



2010年7月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0時17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