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環境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為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今日(七月四日)出席電台節目後,與傳媒的談話全文:

記者:(有關膠袋徵費的數字)

環境局局長:膠袋徵費實施了一年,頭三季所收到的數據都比較平穩,每一季大概收到六百多萬元的收入。另外,超級市場因收取五角(徵費)所派發的膠袋每季大概是千二至千三萬左右,這與我們原先估計的少了很多,這一點是成功的。大眾市民自備購物袋,而不需要付出五角,因此膠袋徵費的收入只佔了我們原先預期的一成左右。這個成功有賴兩方面,一方面參與的商舖能夠在前線員工作出配合和鼓勵。香港人好高興聽到一句說話,就是如果你自備購物袋時,店員會多謝你支持環保,這是一個很好的配合。另外一方面,當然是市民自己踏出一步,將自備購物袋成為一個主要的行為。既可以減少花費五角,亦可支持環保。我們會看全年的數目,然後再看計劃是否應擴展到其他現時未受規管的地方。因為超級市場和連鎖店所派發的膠袋只是佔所有膠袋的一部分,這部分若能夠以這個方式成功推行的話,其他部分譬如是百貨公司、日常售賣其他日用品、衣服、以至麵包店等等,有沒有需要擴展呢,我們希望再作討論。當然在討論的過程我們亦有要關注的地方。譬如膠袋如果真是有一個實際的需要,例如與食物安全有關,或者是在街市使用時,這類是否需要豁免,這點還要討論。另外當新的徵費計劃出台時,是否用原有的方式,由政府收費或是用其他方式,這可汲取其他地方的做法。我們屆時會與大眾作討論,研究如何擴展這個計劃。

記者:(有關新膠袋徵費的時間表)

環境局局長:先待我們完成第一期的數據。

記者:(有關停車熄匙是否提出更多豁免)

環境局局長:在我們提交停車熄匙草案時,我們有考慮到不同業界的要求,所以在小巴行業,我們因應業界所提出,在草案內說明第一輛和第二輛等待的車輛已經獲得豁免。整個計劃因應不同行業,我們收到很多不同意見。我想立法會法案委員會會就所有意見,一籃子進行研究。底線是如果是合理合適的豁免,我相信我們和立法會可以繼續商量,但要明白我們不可以將這些豁免令整個法案形同虛設,這不符合我們最初提交法案的原意。

記者:你們會不會再提交其他豁免,等待立法會討論?

環境局局長:現時(條例草案)正在法案委員會內(討論)。多謝各位。



2010年7月4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13時44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