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主辦的「學校文化日計劃」、「學校藝術培訓計劃」及「高中生藝術新體驗計劃」簡介會,今日(五月十日)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吸引全港多間中、小學及特殊學校代表出席。
康文署觀眾拓展辦事處代表高級經理(觀眾拓展)朱靜嫻、教育局代表藝術發展組高級課程發展主任(音樂)譚宏標及多個有份參與「學校藝術培訓計劃」及「高中生藝術新體驗計劃」的藝團代表,分別介紹及詳細講解各計劃詳情。
「學校文化日計劃」針對小一至中三的同學,提供表演藝術節目,向他們灌輸有關不同類型表演藝術的基本知識,誘發同學對表演藝術的興趣。而各項博物館及視覺藝術、圖書館活動將繼續以小一至中七的同學為目標對象。康文署自推出是項計劃以來,共吸引超過一千間學校參加,參與人數累積超過一百萬人。本年度計劃將提供約六百場既富教育意義又有趣的文化活動供各學校申請參加。
「學校藝術培訓計劃」由本地具經驗及藝術水準的藝術團體設計,當中有十三項不同主題。積累了多年經驗,今年的「學校藝術培訓計劃」除繼續為同學提供發揮藝術潛能及藝術創作的機會外,更希望能與生活連繫起來。因此計劃安排其中七項活動的學生到所屬社區的志願機構進行「學生送戲到社區」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體驗藝術並同時服務區內社群,藉以培養關愛他人的品格。而部分活動亦會嘗試透過活動帶領學生探討社會性議題,如貧窮、濫藥及全球氣候等,讓同學參與藝術活動的同時,亦能關心社會事務。
為配合新高中課程而推行的「高中生藝術新體驗計劃」,本年度將籌辦十八項節目,涵蓋舞蹈、戲劇、音樂、粵劇和跨媒體藝術等不同的藝術形式。每項節目均輔以相關的延伸活動,由參與計劃的藝團/藝術家於演出場地主持演前導賞或演後討論,務求達致藝術教育的目的。此外,康文署亦邀請了多位本地知名藝術家親身前往約四十間參與計劃的學校主持講座、示範及互動工作坊等活動,與學生近距離接觸,分享創作理念和經驗,並帶領學生就節目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反思。
完
2010年5月10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6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