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四題:會議展覽業的發展
**************

  以下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今日(五月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湯家驊議員的提問的口頭答覆:

問題:

  有會議及展覽業的人士於本年四月二十日本會工商事務委員會的會議上指出,現時該行業可能存在壟斷的情況。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當局會否考慮邀請獨立的學術機構進行研究,以檢視現時的會議及展覽業市場是否有壟斷的情況;若會,詳情是甚麼;若不會,原因是甚麼;當局會否按現時的公平競爭政策檢討會議及展覽業的政策,包括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下稱貿發局)促進市場競爭的政策;若會,詳情是甚麼;若不會,原因是甚麼;

(二)當局會否考慮制訂新的政策及措施,為會議及展覽業引入更多的市場參與者;若會,詳情是甚麼;若不會,原因是甚麼;及

(三)鑒於有報道指出,現時貿發局與負責管理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公司所簽訂的經營協議內包括違反公平競爭政策的「無競爭權」條款,政府會否要求貿發局與該公司修訂或刪除簽訂的協議中「無競爭權」條款;如果會,詳情是甚麼;如果不會,原因是甚麼;政府會如何向公眾交代會議及展覽業被壟斷的情況?

答覆:

主席:

  四月二十日舉行的工商事務委員會會議,有超過四十個個人和團體出席,發表了許多及不同的意見,當中有不少是肯定和支持貿易發展局(貿發局)舉辦展覽,藉此促進、協助和發展香港的出口貿易。我亦在席上闡述了發展香港展覽業的政策和貿發局擔當的職能及角色。政府一直致力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會展旅遊之都的優勢和吸引力。我們會繼續積極爭取主要國際會展旅遊活動來港舉行。就提問我的答覆如下:

(一)我們不應單以市場佔有率來決定市場是否出現壟斷的情況。我們也須考慮其他因素,審視市場的整體狀況,包括進入市場的門檻;市場內是否有公平競爭的環境;有否出現濫用市場地位及妨礙自由貿易的情況,導致經濟效益降低和損害香港的整體利益。就市場佔有率來說,貿發局在二○○八年和二○○九年單獨籌辦的貿易展覽數目分別為二十二個和二十六個,佔該年貿易展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和百分之二十九,並無壟斷市場。按此市場狀況,我們現時未有計劃進行展覽業的研究。政府會繼續監察展覽業的發展及保持與業界的溝通。

(二)香港的會議展覽業的市場是自由開放的,並無設立任何門檻。加上政府致力推動有利營商環境,提供便利及支援措施,本港會展業得以蓬勃發展。財政司司長在二○○八至○九年財政預算案中額外撥留一億五千萬元,用以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展覽及會議之都。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並於二○○八年十一月成立「香港會議及展覽拓展部」(MEHK),專責推廣香港會展旅遊。自成立以來,MEHK一直與會展業界、貿發局、政府駐外經濟貿易辦事處及投資推廣署一同在多個目標市場加強推廣,並為會展項目籌辦機構提供一站式專業支援。這些措施可望吸引更多來自外地的企業、專業機構、行業協會管理公司及會展項目籌辦機構等,來港舉辦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活動,有利引入更多市場參與者。

  在二○一○至一一年度,MEHK會推出一項新措施,開設「電子互動市場」,作為拓展業務的一站式網上平台,方便會展項目主辦機構和策劃機構物色合適場地和產品、計劃行程、向本地供應商徵求計劃書,以及了解本港提供的最新優惠。

  此外,投資推廣署會繼續在世界各地物色合適的辦展商,邀請他們到香港投資,並為他們提供適當切的信息及支援服務。

(三)貿發局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展中心)的經營機構(即寶利城有限公司)簽訂了經營協議,其中的「互不競爭」條款,約束雙方不得在合約期內參與發展在香港的新展覽設施,目的是要保障雙方的利益。該條款並無限制貿發局在會展中心以外的場地舉辦展覽。

  事實上,貿發局在亞洲國際博覽館(亞博)啟用以來先後舉辦了超過二十場展覽。在二○一○年,貿發局會繼續在亞博舉辦四項展覽,包括香港國際印刷及包裝展、亞洲運動用品展、國際環保博覽及香港國際建築裝飾材料及五金展。

  「互不競爭」條款是貿發局與寶利城簽訂經營協議的一部分,是具約束力的商業合約,政府無意及不會要求他們刪改有關條款。



2010年5月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52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