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港口福利事務在海員年獲慷慨捐輸(附圖)
*******************

  適逢「二○一○:海員年」,港口福利事務委員會於二○○九/一○年度獲得慷慨捐輸,有助委員會完成任務的捐款總額累積至約港幣八十萬元。

  港口福利事務委員會今日(四月十六日)下午在尖沙咀海員俱樂部,舉行了支票致送儀式暨酒會。

  委員會主席顧建綱致辭時強調,港口福利事務對航運業及海員十分重要,他們令全球一體化得以實現。在二○○八年,全球經水路運輸的貨物達七十七億公噸,相當於為每人運輸約一公噸的貨物。

  顧建綱說:「港口福利事務對香港作為一個著名的世界級港口,貢獻良多,但這任務很多時是在幕後默默所作出的努力而完成的。」

  「不過,對於在前線工作的海員,對於成就航運業的海員,他們從不同國籍的駐港牧師,或透過為他們提供的設施得到關懷。這份關懷,令香港稱得上為他們『在家外的另一個家』。」

  顧建綱指出,香港作為船務中心,歡迎來自世界各地辛勞的海員,報答他們一直致力經水路運輸數以十億計的貨物。

  他感謝善長繼續慷慨解囊,不遺餘力向港口福利事務委員會捐輸,對本港的港口福利事務貢獻至巨。

  其他出席儀式的嘉賓,包括海員俱樂部委員會主席黎定基及海事處處長譚百樂。

  黎定基感謝港口福利事務委員會及捐助人,在過去多年來鼎力支持,並在本年度籌得破紀錄的善款數字。

  海員俱樂部透過船舶及醫院探訪活動,為海員提供強大支援網絡,協助他們解決面對不同的問題,例如覺得孤單、遭遇危險,或者跟家人及伴侶分隔兩地。海員俱樂部平均每年探訪船舶的次數達五千次,探訪醫院亦超過四百次。

  黎定基說:「這筆慷慨的捐款對海員俱樂部幫助很大,支持我們繼續舉辦全面的活動。」

  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將二○一○年定為「海員年」,藉此呼籲全球航運界人士,一同向世界各地的海員致敬,從而肯定他們對社會獨特的貢獻,以至他們經常要在惡劣環境執行職務所承受的風險。

  港口福利事務委員會的任務為:透過資助海員俱樂部及香港丹麥海員教會,確保不同國籍訪港海員可獲得適當的福利,並為他們提供康樂設施。海事處為港口福利事務委員會提供秘書處支援服務。



2010年4月16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7時28分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