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在今日(三月十六日)舉行的季度會議上,留意到二○○九年被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比二○○八年減少了2.3%(由14,241人減少至13,909人)。
他們亦得悉被呈報的二十一歲以下吸毒人數減少了3.3%(由3,473人減少至3,359人)。
然而,首次被呈報的十六歲以下女性吸毒者人數上升了28.6%(由262人增加至337人),二十一歲以下被呈報的女性吸毒者人數亦增加了6.8%(由1,072人增加至1,145人)。
委員在會上閱覽了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檔案室)的最新統計數字,從而回顧本港去年的吸毒情況。
海洛英仍是被呈報吸毒者中最常被吸食的毒品,但被呈報的吸食海洛英人數較二○○八年減少了4.8%。
被呈報的吸食危害精神毒品的總人數(8,424人)再次高於被呈報的吸食麻醉鎮痛劑的人數(6,917人)。
在各種危害精神毒品中,最常被吸食的仍然是氯胺酮(俗稱「K仔」),被呈報的吸食人數增加了2.2%(由5,099人增加至5,212人),當中53.9%的吸食者為二十一歲以下年青人。
咳藥水(增加18.2%)、三唑侖/咪達唑侖/佐匹克隆(俗稱「白瓜子」/「藍精靈」)(增加2.6%)及「冰」(增加0.9%)的被呈報吸服人數亦呈現增幅。
「搖頭丸」(減少36.2%)、可卡因(減少26.6%)、大麻(減少19.8%)及硝甲西泮(俗稱「五仔」)(減少12.6%)的被呈報吸食人數則有所下降。
青少年吸毒者最常在家中或朋友家中(71%)吸毒,反映了青少年吸毒問題的隱蔽性質。其他經常吸毒地點是休憩地方或公園或公廁(43.4%)及的士高或卡拉OK(29.2%)。
吸食危害精神毒品的最主要原因是想和同輩朋友打成一片(55.8%)、解悶或情緒低落或焦慮(51.8%)以及出於好奇(39.9%)。
完
2010年3月16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7時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