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為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今日(一月三十日)出席「報紙不要袋」啟動禮時與新聞界答問全文:
記者:膠袋徵費實施半年,成效怎樣?
環境局局長:大家都看到,膠袋徵費實施之後,超過九成以上超級市場內的人都自備購物袋,可以說這個計劃是非常的成功,亦都要多謝市民。從我們的數字看到,無論在第一還是第二季,我們收回來的徵費都遠遠比我們原先的預計少。即是說轉用自備購物袋的市民,遠遠多過付出五毫的。我們亦都看到,由七月實施以來,零售業界,尤其是超級市場的生意,如果我們用統計處的數字來講,過往幾個月其實沒有受到影響。所以我們覺得這個計劃對於市民,對於業界,對於環保,其實多方面是多嬴。
記者:會不會進一步推廣到其他商戶?
環境局局長:大家看到,我們由膠袋以至其他的物件,我們希望逐步逐步去做。例如政府已經就電器丟棄的諮詢開始了工作,我們希望從膠袋轉用的成功,使到市民對產品環保責任的意識越來越高,希望將來落入堆填區的廢物一日一日的減少。
記者:有沒有實質的時間表?
環境局局長:去到四月底之前,我們希望搜集市民意見,就著各樣電器的處理方法,用甚麼的形式,將來怎樣處理回收得來的廢電器,我們希望聽取市民意見,隨後我們會看如何用立法和其他的方式去進行。
記者:在報紙方面,膠袋問題仍然很嚴重,政府會不會有一些方法去協助報販?
環境局局長:其實我們很開心報販和環保團體一齊合作,鼓勵市民少在買報紙的時候拿膠袋。其實我們想一想,買一份報紙真的不需要一個膠袋的外衣。其實每年有幾千萬,或者上億個膠袋丟棄,實際上真是沒有這個需要。而業界能夠跟環保團體和市民一齊合作推動這個工作,其實是有助於提高市民的意識,既然我們去購物的時候,都可以自己帶一個袋,買一份報紙的時候,順便都放進去,其實是一件很輕而易舉的事。
記者:徵費會不會考慮加入報紙在內?
環境局局長:我們看到,如果這一類公眾宣傳教育活動是成功的時候,可能即日開始,大家的行為已經有一個改變,這遠勝於其他的方法。
完
2010年1月30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8時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