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署理食物及壎竻膚蔽矕N「對精神病患者及康復者的支援」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為署理食物及壎竻膚蔽爣蝔羺雇訇瞻竣憿]十一月二十五日)在立法會議案辯論中就潘佩璆議員提出的「對精神病患者及康復者的支援」議案的總結發言:

主席:

  我首先想在此感謝各位議員就議案所發表的寶貴意見。我現謹就議員提出的主要問題作概括的回應。

  首先,我重申,政府高度重視能夠為精神病患者,尤其是病情較為嚴重的病友,提供適切的服務。對於近期數宗慘劇發生,我和市民一樣,都感到十分可惜和難過。正因如此,我們在精神病服務的投放,是會因應社會的需要,而作出適當的調整,而事實上,在過去幾年,每年平均開支大概30億,二○○八年至○九年度已經增加至36億。因為香港總醫療開支佔我們國民生產總值5%左右,對比其他國家或地區為更有效率,所以相應在精神病服務開支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亦會在表面上看來似為不足,其實精神病服務開支佔醫管局總開支的比率,並不比其他國家低。

  在剛才的討論中,有多位議員均對涉及精神病患者的事故,以及對精神科病人的出院安排和支援等表示關注,這方面政府是認同的。事實上,精神病與其他疾病一樣,治療過程會受病患者的狀況和生活各種因素影響。居於社區的精神科病人即使獲充分跟進治療和支援,個別病人的病情仍可能會受不同因素,如就業、社區生活、家人關係等影響而出現變化。然而,我必須指出,精神病患者大多數沒有暴力傾向,他們涉及嚴重暴力事件的情況屬極少數。醫管局、社會福利署和有關服務單位的人員將會繼續緊守崗位,為患者提供適切支援。

  在病人的出院安排方面,醫管局設有既定程序,由跨專業醫護團隊為病人進行出院前風險評估,以評定病人適合出院,並因應病人的治療及康復需要安排他們於社區接受合適的跟進治療和復康支援服務。醫護人員會評估病人的康復程度、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傾向、服藥和覆診依從性等,並徵詢病者家人的意見,以評定病人是否適合返回社區接受治療。

  至於社區支援服務,正如我在動議辯論開始時提到,加強精神科社康服務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服務發展方向。我們近年已向醫管局提供額外經常性的撥款發展多項新計劃,加強精神病患者的社區支援,包括二○○一年起,剛才亦有幾位議員提到,我們推行的毅置安居計劃,為長期住院的病人提供密集式康復訓練,協助他們早日出院;二○○八至○九年度在九龍西及新界東聯網為經常入院的精神病患者提供社區支援的先導計劃;以及二○○九至一○年度在各聯網推行的復元支援計劃。醫管局亦於二○○八至○九和二○○九至一○兩個年度加強老人精神科外展服務,把服務擴展至共100間私營安老院舍以提供額外20,000次服務人次。

  一直以來,所有關於病人治療和護理的臨床決定,包括治療環境、治療程序和護理方案等,都由具相關專業知識的醫護人員決定。我們絕不會因為政策或管理上的考慮而影響醫護人員的專業和獨立判斷。

  另外,我在上一節發言亦提到,我們將於二○一○至一一年度在個別地區試行個案管理計劃,重點支援嚴重精神病患者。在這項計劃下,個案經理會與病人及其家人建立長遠和緊密的服務關係,以深入了解病人的需要,從而更有效安排病人接受所需的各項服務,於社區層面提供持續和個人化的深入支援。醫管局會視乎這種新服務模式的成效和人手安排,於未來三年把計劃逐漸擴展至全港各區,預計受惠病人將由二○一○至一一年度的5,000人增至二○一二至一三年度的16,000人。

  就李國麟議員建議我們在各聯網全面發展毅置安居計劃,這項計劃現時在港島東、九龍西和新界西聯網推行,已涵蓋大部分於公立醫院住院超過一年的精神科病人。我們會密切留意長期住院病人在各聯網的分布,以適當地調整服務。

  另外,就黃成智議員建議成立跨專業社區精神治療小組提供外展跟進,醫管局現時已設有跨專業的社區精神科小組和老人精神科隊伍,由精神科醫生、護士、臨床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和醫務社工組成,為病人提供外展探訪和全面的精神健康服務,並安排精神科社康護士為個別風險較高的病人提供外訪跟進。我們將會持續檢討各項社區支援服務,按需要考慮加強和新增服務和措施。

  在藥物治療方面,主席,我們近年向醫管局提供額外經常性撥款共9,500萬元,為更多有需要的病人提供新一代精神科藥物,包括抗精神病藥、抗憂鬱藥及抗痴呆症藥等,以減低藥物副作用對病人日常生活的影響和進一步提升療效。服用新藥物的人數亦按年上升,由二○○一至○二至二○○八至○九年度,服用新一代精神科藥物的病人增加超過三倍。

  藥物成本向來並非醫管局處方藥物的主要考慮。醫生處方精神科藥物是以病人的臨床情況和治療需要作首要考慮,以達到良好療效和幫助病人早日康復。因此,醫護人員會就每名病人的臨床情況進行詳細及專業評估,並與病人保持緊密溝通,以了解他們的需要和因應他們的臨床情況處方適當的藥物。

  在精神科專科門診服務方面,我們了解病人對輪候時間的關注。在專科門診診所的分流機制下,醫管局在安排診治日期時會評估新症病人的臨床情況,以確保緊急個案可在合理的時間內獲得治理。在二○○八至○九年度,超過96%被分流為第一優先類別(即緊急個案)在兩星期內已經獲得治理。整體而言,首次預約輪候時間的中位數是四個星期;另外,一般而言,新症的診症時間是45分鐘,而非如有個別同事所提出的五至十分鐘。另一方面,為改善非緊急個案的輪候時間,醫管局在二○○九年於五個醫院聯網的精神科專科門診設立分流診所,為被分流作例行個案的病人提供適切的診治服務,以改善他們的輪候時間。此外,醫管局將於二○一○至一一年度促進精神科專科門診和基層醫療協作,讓病情較輕的患者轉介至基層醫療跟進,使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患者均能獲得更適切的治療。

  醫管局近年亦加強發展精神科專科門診的各項配套服務,以提升服務質素和療效。當中包括推出護士診所先導服務,為精神科專科門診病人提供診治後的延續護理支援服務,如精神健康教育和藥物調適等;以及推出由資深職業治療師主理的情緒評估及介入服務,為受情緒困擾而正在輪候精神科專科門診的病人提供認知行為治療,並以小組或個別形式的健康教育、心理治療和生活重整,協助病人解決情緒困擾的問題,重投積極生活。

  就潘佩璆議員希望醫管局精神科專科門診診所提供夜診服務,我們曾於二○○一年在九龍西聯網的葵涌醫院試行精神科夜診服務。由二○○一至二○○五年,每年約35,000病人於九龍西聯網接受精神科專科門診服務,當中只有約0.2%的病人,即60至80名病人使用夜診服務。經檢討有關服務成效和考慮到病人在日間求診可獲更完善的配套支援,例如日間醫院服務、專職醫療和社會服務等,醫管局於二○○六年終止該項服務。然而,考慮到部分精神科病人需在日間工作,醫管局已延長轄下精神科專科門診星期一至五的服務時間,使病人可在下午較遲時分接受診治。醫管局會密切留意不同服務的使用情況及病人需要,適當地調整服務。

  在住院服務方面,截至二○○九年三月三十一日,醫管局共提供4,000張精神科病床,為有住院需要的精神科病人提供醫療護理。

  因應加強社區護理的服務方針,醫管局近年推行多項新措施加強社區精神科服務,讓更多適合出院的精神科病人在社區接受治療,從而增加他們康復和重新融入社會的機會。例如,我剛才提到的毅置安居計劃,為長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提供密集式康復訓練,協助他們早日出院及重投社區生活,這項計劃於二○○二至○三年度至二○○八至○九年度成功協助逾900名長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離開醫院,重投社區。在各項社區支援服務的配合下,病人對住院服務的需求逐漸減少,而二○○八至○九年度精神科病床的住用率為73%。因應這個情況,醫管局近年逐步削減空置的精神科病床,並將於二○○九至一○年度進一步減少393張長期空置的精神科病床。

  我希望強調,以現時精神科病床的住用率即73%來看,我們有備用空間為市民提供住院服務,並無出現精神科病床供應不足的問題。此外,減少病床並不代表政府減少對精神健康服務的承擔。一方面,我們不會因為病床?目減少而削減服務或人手,原先預留以提供有關服務的資源會重新調配,以加強社區精神科服務。另一方面,我們正茪漍i行改善工程提升現有的精神科住院設施,小欖醫院搬遷至青山醫院的工程已經展開,而葵涌醫院的改善工程亦正在籌備當中。

  梁家騮議員建議政府設計全面的醫療保險計劃和鼓勵精神病患者及康復者購買醫療保險,確保他們獲足夠的精神健康服務保障;但同時亦強調,精神病服務應該大多由公營機構承擔。事實上,現時醫管局的醫療服務獲政府大幅資助,服務收費屬市民大眾可負擔的水平。政府亦設有醫療費用減免機制,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援助。在現有制度下,市民已可在醫管局得到適切和高質素的精神病治療和康復服務。

  醫護人手的配合對精神健康服務非常重要。在精神科專業人才培訓方面,醫管局一直與香港精神科醫學院緊密合作,加強培訓精神科醫生。醫管局已在過去數年增聘醫生,讓更多人員接受精神科專科培訓。在護士人手方面,醫管局積極從大學的精神科護士畢業生以及近年離職的精神科護士招聘人手,並且培訓現職護士為精神科社康護士,以支援近年加強的精神科社區服務。由二○○五至○九年,醫管局共培訓了90名精神科社康護士,而現時共有111名護士接受精神科社康護士培訓。在專職醫療人員方面,醫管局的專職醫療深造學院提供多項精神科專科培訓課程,內容包括跨部門精神專科個案管理、社區精神健康服務、認知行為治療及康復支援服務等。

  另外,加強支援家庭醫學和基層醫療醫護人員,讓他們參與為精神病患者提供評估和診治,是我們精神健康服務的發展方向,亦符合我們強化基層護理的醫療改革方針。這樣不但可以改善精神科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盡早緩解患者的病情,亦可以更有效地運用資源。由家庭醫學和基層醫療的同事跟進病情輕微和穩定的患者,可讓專科門診診所集中照料有複雜需要的病人。

  在家庭醫學醫護人員的培訓方面,於醫管局接受家庭醫學培訓的醫生需按香港家庭醫學院的要求接受有系統的精神科在職培訓課程。為進一步加強家庭醫學培訓,我們已於二○○九至一○年度向醫管局增加撥款,以提升家庭醫學醫護人員治療各種慢性疾病的專業技能,當中當然包括精神病,例如焦慮症和抑鬱症等。另外,醫管局將於二○一○至一一年度促進精神科專科門診和基層醫療協作,加強對一般精神病提供的評估和診治服務。這項措施會進一步促進專科和基層醫護人員的交流,讓基層醫護人員在專科人員的支援下,透過實際臨床護理經驗更深入地掌握治理精神健康問題的知識。

  醫管局近年已按服務需要增聘精神科人手以加強支援各項精神健康服務。醫管局會繼續定期根據人手狀況和新服務計劃,就精神健康服務人手作出規劃,並因應醫護人員的培訓需要作適當的安排。

  議案提到要進一步強化社區醫療和復康服務兩個服務體系的協作關係,這點我們是支持的。促進醫社合作是我們精神健康政策重要的一環。無論在服務規劃或服務提供的層面,兩個服務範疇的政策局和相關部門或服務機構都會時常保持緊密的溝通和合作。在服務規劃方面,由於精神健康服務涵蓋醫療和康復服務,本局與勞福局就服務發展方向的事宜緊密合作,而醫管局總辦事處和社署總部亦透過既定渠道討論服務策略的配合。在服務提供方面,為照顧患者生活上的各種需要,前線醫護人員與社署及非政府機構的服務人員亦會就服務使用者的護理和支援保持緊密聯繫,互相配合為患者提供所需的服務。

  現時,醫管局和社福界合作推行多項社區為本的精神健康服務計劃,例如思覺失調服務計劃、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社區支援計劃和社區精神健康協作計劃等,社福機構都會協助識別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然後轉介他們到醫管局求診。此外,醫護人員和社工會繼續共同為精神科病人提供出院前至出院後各個康復階段的料理,以確保病人的治療、復康,以至福利和生活上的其他需要得到充分照顧。

  我們計劃於二○一○至一一年度試行的個案管理計劃,將會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醫社合作。在這計劃下,會有80個而非28個個案經理為病人服務。支援嚴重精神病患者的個案經理可透過社署於各區成立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與社福界服務提供者建立聯繫,安排有需要的病人接受一站式社會康復服務,包括福利、住宿、日間訓練、職業康復和社會服務等。透過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一站式聯絡點,個案經理無需再就每個服務範疇分別聯絡不同的服務單位,從而更容易為病人取得各項服務以提供更有效的支援。

  對於黃成智議員建議政府設立精神健康局以協調及統籌精神復康服務,以及收集對精神健康政策的意見,事實上現在已經有一個跨局跨部門的機制,就是由食物及壎竻膚蔽蠵辿菪D持的精神健康服務工作小組。這個由本局統籌精神健康政策和措施的機制有效確保政策的完整性,並能協調和全面統籌精神健康服務。此外,我們的精神健康服務工作小組的成員包括具相關服務經驗的醫療、社福界和其餘有關界別的持份者,政府不時參考他們的意見,以調整現有服務或制定新服務措施。二○一○至一一年度的各項新服務措施也是我們經參考工作小組的意見後推行的。另外,我想特別回應潘議員所提及不同年齡組群在精神病服務的需要,為此,精神健康服務工作小組轄下有三個專家組,分別就青少年、成年人和長者的服務需要進行研究和作出建議,以我記憶,潘議員也是長者專家組成員之一。食物及壎竻蔣N會繼續強化在精神健康事宜上的統籌角色,與各部門機構緊密合作,並繼續加強與相關組織的溝通,制訂適切的政策和措施。

  梁家騮議員建議和其他好幾位議員發言的和議,我們鼓勵和加強精神健康研究,這點我十分同意。食物及壎竻膜w於今年年初邀請相關專業及學術機構提交有關精神健康的研究計劃書,以考慮撥款予他們展開研究,讓大家可以掌握本港精神健康狀況和服務需要的實據以更有效地規劃精神健康服務。獲批准的研究計劃預計可於二○一○年年初展開。

  就黃成智議員要求政府成立精神病患者資料庫,醫管局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現時已載有醫管局病人的各項治療資料,包括病情和治療進展等,供有關醫護人員取閱和參考,以考慮病人的治療方案。另外,在過去的立法會會議上,議員曾要求我們搜集精神病患者出院後犯下暴力事故的數據。鑑於這些數據有助我們檢視精神病患者出院後的整體情況,我們正與醫管局和警方積極研究搜集有關數據的可行方法。我們已就這項工作諮詢私隱專員公署。在搜集有關資料的過程中,我們會小心考慮對病人私隱的影響,並確保有足夠的法律基礎支持。

  政府一直致力推行精神健康服務和相關工作。我們已在社區支援、治療服務、人才培訓等各方面推行不少改善措施,務求為市民提供更完善的精神健康服務。展望未來,我們會繼續鞏固社區平台,加強醫社合作和各個界別不同持份者的協作,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社區為本的服務模式,並加強支援基層醫療人員,讓他們共同為精神病患者提供服務。

  要促進本港的精神健康,市民的參與亦非常重要。我希望透過各位議員,各界人士能夠發揮互助精神,共同推動社會的精神健康,並關懷和接納精神病患者和其家人,協助他們積極融入社會。

  最後,主席,我希望各位議員會繼續支持我們在這方面的工作。我謹此陳辭。



2009年11月2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1時34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