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交通諮詢委員會轄下的交通投訴組在二○○九年七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期間共接獲4,701宗投訴及建議。在這些個案中,純粹提出建議的共有41宗。個案總數與上季的4,042宗比較,上升16.3%,與二○○八年同一季的5,475宗比較,則減少14.1%。
接獲的投訴及建議,主要是關乎公共交通服務(84%)、法例執行(10%)和交通情況(4%)。
與公共交通服務有關的個案,由上季的3,186宗上升24.2%至今季的3,958 宗。有關交通情況的投訴及建議,由上季的167宗增加至今季的183宗。有關道路維修的個案,亦由上季的57宗上升至今季的64宗。另一方面,有關違例泊車及其他執法事宜的投訴,則由572宗減至442宗。
交通投訴組接獲的投訴及建議均已轉交有關機構及政府部門跟進。
季內,該組已經完成4,052宗個案的調查工作。在這些個案中,有2,646 宗(65%)證實成立,而不成立的個案有281宗(7%),其餘1,125宗(28%)則因資料不足而無法追查。
就證實成立的個案而言,有關政府部門或公共交通機構已採取措施以改善情況,或正考慮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
季內,有關的政府部門及機構共採納了42項市民提出的建議,藉以改善公共交通服務和交通情況。有關個案的概要列於附錄。
市民可致電交通投訴組的熱線二八八九 九九九九(辦公時間以外提供留言服務)、以傳真二五七七 一八五八、電郵info@tcu.gov.hk或填妥從該組網站www.info.gov.hk/tcu下載的表格,提出建議或投訴。
附錄
有關當局採納的市民建議
(二○○九年七月至九月)
I 公共交通服務
* 於香港仔隧道入口的巴士站安裝候車欄杆,以方便乘客。
II 交通管理
港島區
* 延長北角道及黃竹坑道交通燈的行車綠燈時間,以紓緩交通擠塞。
* 延長英皇道交通燈的行車綠燈時間,以改善交通流量。
* 延長英皇道及柴灣道交通燈的行人綠燈時間,以方便行人。
* 在干德道及南朗山道加設「請勿停車」道路標記,以防止車輛阻塞交通。
* 在亞畢諾道加設行人過路處,以方便行人。
* 降低香雪道街燈的高度,以防止駕車人士受強光影響。
* 在田灣街加設傷殘人士泊車位,以方便傷殘的駕車人士。
* 遷移太康街的傷殘人士泊車位,以方便傷殘的駕車人士。
九龍區
* 延長觀塘道交通燈的綠燈相隔時間,以改善道路安全。
* 在鳳德道及樂華街設立「禁止停車」限制區,以防止車輛阻塞交通。
* 在斧山道設立「不准掉頭」限制,以改善道路安全。
* 在蒲崗村道加設雙白線,以管制車輛切線。
* 在太平道加設道路標記,以提醒行人交通的流動方向。
* 修改龍翔道的方向指示標誌,以改善對駕車人士的指示。
* 在紅磡道加設黃色方格,以防止車輛阻塞交通。
新界區
* 延長下列地點交通燈的行車綠燈時間,以紓緩交通擠塞:大涌橋路、青山公路—荃灣段及青山公路—汀九段。
* 縮短天龍路與天葵路交界處交通燈的等候行車綠燈時間,以改善交通流量。
* 延長青康路交通燈的行人綠燈時間,以方便行人。
* 縮短青山公路—掃管笏段交通燈的等候行人綠燈時間,以方便行人。
* 在楊屋道加設交通燈,以改善道路安全。
* 放寬梨木道的右轉限制,以方便駕車人士。
* 在朗日路加設交通標誌,以提醒駕車人士慢駛。
* 在美環街及杯渡路設立「不准掉頭」限制,以提高道路安全。
* 在如心廣場往楊屋道的行車通道加設交通標誌,以提醒駕車人士讓路給其他車輛。
* 取消吐露港公路的「除越過前車外靠左駛」交通標誌,並加設箭嘴道路標記,以免駕車人士感到混淆。
* 在恆康街及天福路加設行車線道路標記,以指引駕車人士。
* 調整天福路與朗天路交界處交通燈的車輛探測器的設定值,以改善交通流量。
* 在錦壆路安裝環形線圈車輛探測器,以改善交通流量。
* 禁止車輛進入萬宜水庫東壩,以改善道路安全。
完
2009年11月2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