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出席第十三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開幕式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今日(十月二十九日)出席第十三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開幕式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郭金龍市長、郭莉副主任、周波副主任、程紅副市長、蘇澤光主席、各位嘉賓、各位北京和香港的朋友:

  早上好!

  很高興今天出席「第十三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開幕式。在每年的洽談會上,京港兩地政府和工商界領袖聚首一堂,為拓展兩地方方面面的合作空間與機遇出謀獻策。這個每年一度的盛事已經成為促進兩地合作的重要活動,不但為兩地工商界開拓商機而搭橋鋪路,也是兩地政府共同探討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和提升社區生活質素的交流平台。過去十二屆京港洽談會成功舉辦,交流的內容更深更廣,也見證茖妠鋮潀a在經濟上、在社會建設上的蓬勃發展,雙方攜手合作,共創繁榮。

  京港兩地的經濟聯繫十分緊密。香港一直是北京市的第一大外來投資來源地。在北京投資的港資企業累計總數已接近1萬家,累計實際投資也超過130億美元。隨茈_京市的高速經濟發展,CEPA不斷擴大和深化,港商在北京的業務和活動更趨活躍,領域也更廣,特別是在專業服務方面。北京市政府一直支持港商在北京市投資和營商。因此,北京市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京港洽談會,共同為雙方在不同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而努力。我對兩地的經貿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也相信兩地的企業及投資者,在未來會更積極擴展他們的業務。

  國家發展一日千里,成就斐然。在國家經濟改革開放的進程中,香港發揮了特殊的作用。香港以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自由港的戰略地位,擔當了內地與世界各地之間商品流通的中轉站。另外,香港作為亞太地區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國際資本投資內地的視窗,也是內地企業最主要的境外集資基地。港商在內地投資和經營,帶來了市場經濟的理念和現代企業的管理經驗,為內地改革開放和逐步建立、完善市場機制,提供了值得參考的經驗和模式。今後,香港將持續發展我們傳統的四大支柱產業,即是金融業、旅遊業、貿易及物流業、專業服務業,並會繼續為北京企業提供優質和專業的服務。今年的京港洽談會,在金融服務、商業服務、服務外包和旅遊這幾方面也有交流活動,我期望京港兩地在現有的緊密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如何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兩地的經濟基礎更加多元化。

  另外,香港特區政府將推出多項措施,發展教育、醫療、檢測和認證、環保、創新科技、文化及創意六項優勢產業。當中,創新科技和文化創意也是北京重點發展的產業。今年的京港洽談的主論壇也以「科技振興經濟、創新促進發展」為主題,並舉辦有關文化創意產業的專場活動,正好符合了兩地的發展方向。最近,香港貿易發展局的香港.設計廊在北京落戶,為北京市民帶來各式各樣的香港設計產品,展示香港的獨特創意文化。我期待這次的京港洽談會能為兩地的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的創新元素,以及為兩地文化創意產業的合作開拓更多空間。

  過去一年,為消除國際金融危機對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中央政府及時採取了果斷的策略,順應形勢的變化,不斷推出多項有力的措施,成功保持內地經濟持續增長,成為全球經濟退潮中的中流砥柱和耀眼亮點,獲得世界各國的高度評價。其中,內需已成為內地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火車頭。香港特區政府也致力協助港商開拓內地市場。今年的京港洽談會首次舉辦香港品牌商品展覽會,多家香港知名品牌可借此機會推廣它們的優質產品,開拓北京以至東北和華北地區的市場。

  北京是國家首都,在多方面都是國家其他城市的楷模,近年在提升城市交通建設和管理,以及市容管理方面均有顯著的成就。今年洽談會的內容也包含了這方面的專題交流活動,讓京港兩地的官員、專家和商界,在多方面分享經驗,互相借鏡。另外,兩地負責壎耵熙〞糷]會就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交流心得,共同為提升兩地居民的健康水平探討更有效的措施。

  京港兩地一直秉承「優勢互補、共創繁榮」的宗旨,緊密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北京巿市政府、香港特區政府、香港貿易發展局及工商各界亦全力參與及支持。今年「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涉及的範疇既廣泛,也有深度,我相信這次洽談會的各項活動可充分發揮兩地同心協力的精神,共同創造互利共贏的條件。我謹代表香港特區政府預祝「第十三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圓滿成功。

  謝謝。



2009年10月2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1時25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