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圖書館講座 細說近代香港土地發展史(只有中文)
*************************
*************************
擁有土地就是擁有財富,這觀念是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還是香港社會獨有的特性? 為何港島及九龍的土地價格會較新界的昂貴?為何具代表性的建築物及文化活動精粹都匯聚維港兩岸?到底香港土地拓展政策和歷程,對香港城市發展有甚麼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何佩然教授,將於十月十七日(星期六)下午三時至四時三十分,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主講由香港公共圖書館主辦的「香港經驗-創造空間的歷程與啟示」講座,與觀眾分享她歷年的研究心得。講者將綜論十九世紀中期以來香港土地開發的原因與特徵,及土地拓展的歷程對香港城市發展的影響。
何教授於法國巴黎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留法期間致力研究群體生平學及社會史,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八十年代末期,出任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研究顧問,專注中國經濟特區、科技發展政策及中國現代化等課題研究。近年關注近代香港都市化問題,曾出版多種有關香港及近代中國社會經濟史專書。
是次講座以粵語進行,免費入場,座位先到先得。查詢︰二九二一 ○三五一。
完
2009年10月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