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就「正視七一遊行市民的訴求」議案的發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今日(七月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正視七一遊行市民的訴求」議案的發言全文:

主席:

  政務司司長已就議案發表政府的整體立場,我會就涂謹申議員的原議案和劉慧卿議員修正案中對失業率高企和貧富懸殊的關注,以及其他議員提及的相關議題,作出扼要回應。

支援就業
────

  自去年九月金融海嘯爆發以來,本港的失業率由去年六月至八月的3.2%,持續上升至今年二月至四月的5.3%。最新季度(即三月至五月)的失業率維持在5.3%的水平,顯示勞工市場有回穩的跡象。整體就業人數經過四個月連續萎縮後,首次錄得上升,增加一萬二千八百人。

  失業率回穩令人鼓舞。事實上,環球經濟情況近月稍為好轉,氣氛有所改善,但始終存在變數,加上人類豬型流感,對本地經濟的短期展望及勞動市場帶來不明朗因素,因此我們不會掉以輕心,會繼續密切監察勞工市場的情況。

  政府上下及各決策局一直緊守「穩金融、撐企業、保就業」的工作方針,推出一系列針對性的紓困和創造就業措施。早前落實的幾輪措施已可說初見成效。

  政府在去年和今年的財政年度推出的特殊紓困措施,涉及的總金額達八百七十六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五點二,估計能提升今年的本地生產總值兩個百分點。

  今次面對的外圍衝擊遠比十年前亞洲金融風暴為大,但九個月來職位流失數目約三萬一千個,遠低於九七年六個月流失十萬個職位的情況,顯示政府保就業的措施起了一定作用。

  在「撐企業、保就業」方面,政府的措施也取得一定成效。截至七月三日,政府的兩個信貸保證計劃共收到超過十萬二千宗申請,涉及款額超過二百六十九億元,近九千六百間企業受惠。這些企業共僱用超過十七萬名員工。換句話說,有十七萬份工作得保不失。

  為了紓緩建造業的失業情況,政府在本年度預留八十五億元撥款進行小型工程,預計可創造超過一萬二千個職位。截至七月三日,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已共批出一千二百六十一億元的工程撥款,共可開創約四萬九千六百個職位。已於五月初展開的十億元造價「樓宇更新大行動」加倍至二十億元,使開創的就業機會由原來大約一萬個增加至二萬個,最終受惠維修的樓宇亦會由原來的一千幢倍增至二千幢。

  至於行政長官宣布在任內推動上馬的十項重大基建工程,粗略估計,當這些項目完成、投入運作至成熟階段,可創造額外約二十五萬個職位。

  支援就業是勞工處的重點工作。勞工處採取很多不同的的措施,促進就業市場的效率和空缺資訊的流通,協助求職者更快更方便地覓得工作,全方位協助他們就業。

  為了協助有需要的中年人、青年和殘疾人士就業,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已通過近四億元的撥款,由勞工處加強及整合一系列就業計劃,包括「中年就業計劃」、「展翅計劃」、「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即「展翅•青見」及「就業展才能計劃」。「中年就業計劃」及「就業展才能計劃」已於六月二十九日推行,而整合後的「展翅•青見」亦會在九月展開。我們預計這些計劃可在未來兩年讓四萬四千名人士受惠。

  針對大學畢業生在金融海嘯影響下的就業需要,勞工處將於八月一日推出「大學畢業生實習計劃」,提供四千個實習名額,安排有興趣的大學畢業生在本地或內地的企業進行為期六至十二個月的實習。不少企業和機構很積極地回應,提供實習職位。截至六月底,所收到的本地實習職位提供的月薪平均接近八千五百元,當中有七成的職位的工資在每月八千元或以上,最高的月薪更達一萬三千五百元。

  至於副學士畢業生則可透過「展翅•青見計劃」接受培訓和獲安排就業。計劃全年招生,不設上限,與「大學畢業生實習計劃」一樣,畢業生可獲聘用為見習生,接受六至十二個月的在職培訓。學員除可獲取工資外,更可領取四千元的工餘進修津貼,進一步充實自己。勞工處已於五月及六月舉辦兩場講座,向副學士畢業生介紹「展翅•青見」計劃提供的就業支援和機會。

  政府向來重視僱員權益,勞工市場的情況嚴峻,維護僱員的合法權益尤為重要。除了在六月三日提交的《2009年職業性失聰(補償)(修訂)條例草案》,我們亦履行承諾,在昨天的立法會會議上提交《2009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將拖欠勞審處裁斷的款項列為刑事化,這是個「老、大、難」的僱員權益問題,我們能取得重大突破,一點也不容易,而《最低工資條例草案》亦於昨日進行過首讀和二讀。這兩條草案在加強勞工權益方面是個重要的里程碑,我期望與各位議員共同努力,盡快審議和通過這兩條重要的條例草案。

扶貧工作
────

  扶貧工作方面,扶助弱勢社群,政府責無旁貸。我們將繼續全力以赴,改善貧困人士的生活。

  香港是個沒有天然資源的小型外向型經濟體系,不適合以高稅收及高福利的方式進行財富再分配,縮減貧富差距。全球經濟一體化,這些措施只會減低對資金和人才的吸引力,窒礙經濟發展步伐,同時亦會影響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繼而導致職位流失,最終令弱勢社群受害。我們更加不應減少創富的空間及機會,因為這是香港邁向成功的有效方法,亦是很多香港人勤奮努力以改善生活的原動力。

  政府在扶貧方面擔當的角色應該是締造適當環境,通過多管齊下的政策支援低收入人士,除了我剛才已簡單介紹的推動基建和合理工資外;我們亦透過擴大培訓計劃,幫助中年及基層人士自我增值及提升技能,提高他們在不斷轉變的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投資教育和兒童發展,可以促進社會流動,減少跨代貧窮;此外亦可借助社會企業,鼓勵政府、民間、商界三方協作,以增值社會資本為福利發展的目標。

  大力投資社會人力資源,是落實「從受助到自強」的目標和應對跨代貧窮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們透過培訓/再培訓,令低收入人士更容易找到工作,改善收入。我們已放寬報讀「僱員再培訓計劃」的資格,以涵蓋十五至二十九歲及具副學位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士。僱員再培訓局(再培訓局)計劃在二○○九至一○年度提供約十二萬三千個培訓名額,有需要時可額外提供二萬個名額。其中,就業掛u課程佔計劃培訓名額的總數約六成,這些課程的就業率更高達八成。持續進修基金亦是另一渠道,讓有志進修的人士獲得教育和培訓資助,增加知識和競爭力。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上周五已批准向基金注資十二億元。

  教育開支佔政府經常開支約四分之一,是政府最大的經常開支項目。推行十二年免費教育,有助弱勢社群兒童在知識型社會建立競爭力,從而促進社會流動。此外,為鼓勵他們計劃未來,並培育正面的人生態度,我們在去年四月成立三億元的「兒童發展基金」,十二月展開基金的先導計劃,以結合家庭、私營界別、社會人士及政府的資源,支援弱勢社群兒童的長遠發展,減少跨代貧窮。

  社會企業(社企)是以社會目標為本的企業,有助弱勢社群自力更生,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政府透過推行「社會企業伙伴計劃」,鼓勵地區團體和商界合作,促進社企發展,締造關懷互助的社區,合作的形式包括由商業機構向社企外判某些工作,或向社企提供優惠租金租用其物業或空置用地,讓社企接觸其客戶等。而民政事務總署的「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亦資助非政府機構推行社企計劃的初期營運,每個項目最高可獲得三百萬元的撥款,資助期最長兩年。

  為支援外出工作、自力更生的家長,政府共增撥四千五百萬元,「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包括社區褓姆,今年三月已擴展至全港各區,推廣以不同形式和更具彈性的幼兒照顧服務。

  在推行上述各種中長期措施的同時,政府亦對經濟上無法自給人士作出持續的援助。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提供最後的安全網,照顧他們的基本生活需要,現時綜援計劃每天的平均開支達到五千萬元。有即時需要的人士及家庭,亦可獲得短期食物援助服務。這計劃已獲撥款一億元,於今年二月正式展開。截至最近,已有超過一萬三千五百人受惠,其中一千多人是所謂的「五無人士」,五千多是低收入家庭。我們預計整個計劃最少有五萬人受惠。

  政府明白低收入家庭面對的經濟壓力,除上述的措施外,政府在過去十五個月先後推出多項紓困措施,其中一些各位應該有深刻印象的,包括電費補貼、額外發放綜援和傷殘津貼、額外發放高齡津貼並增加金額、提供開學津貼、延期償還學生貸款、延長並放寬交通費支援試驗計劃、寬減公屋居民租金、寬減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等等,我不再詳述。

結語
──

  主席,政府非常重視市民在七一遊行中表達對失業率高企和貧富懸殊的關注。剛才的發言可見政府在支援就業和扶貧方面的努力和承擔。我們會繼續虛心聆聽市民的意見,密切留意各方面的發展,以完善各項措施和工作。

  主席,我謹此陳辭。



2009年7月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6時31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