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香港演藝學院製作的粵語話劇《只有香如故》,將於七月中在香港文化中心載譽重演。
《只有香如故》以歷史為舞台,纏綿悱惻的人鬼戀情,交織愛國立場的激烈論爭,以嶄新角度演繹香港近年熾熱的愛國爭論。該劇改編自明朝著名曲本《紅梅記》,唐滌生亦曾改編為粵劇《再世紅梅記》。今次上演的全新戲劇版本由曾榮獲芝加哥影展銀雨果獎、紐約電影節最後入選編劇作品的滿道執筆改編,並夥拍曾獲香港舞台劇獎優秀青年導演獎的胡海輝,領導一眾香港演藝學院新生代演藝精英,演繹精彩傳奇。
故事講述南宋末年,秀才裴禹為報國棄文從武,奉呂文煥將軍之命到臨安組織報國力量,途中在西湖巧遇奸相賈似道華舫,裴禹與賈之姬妾李慧娘隔湖邂逅,賈似道遷怒李慧娘,將她活活打死。裴禹造訪賈府,李慧娘香魂未散,兩人雖隔陰陽,竟有緣再續前情;這時消息傳來,呂文煥已投降蒙古,裴禹一時進退維谷,躊躇於報國與投降之間。時移勢易,山河變色,寧死不降就是愛國?重遇舊愛,形神不一,再愛是否移情別戀?情與義的羈絆應如何面對?裴禹的抉擇或可讓觀眾借鏡。
對於《只有香如故》這劇名,執導該劇的演藝戲劇學院講師胡海輝表示:「《只有香如故》源自宋朝愛國詩人陸游的作品《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放翁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堪作玩味,因而亦成為滿道這齣新版《紅梅記》的劇名。」
雖然劇本以歷史為舞台,但不減劇力,胡導演認為說:「愛情故事及愛國辯論是跨越時空的題才,相信無論是否熟悉原來版本的觀眾,亦必定為當中強烈的戲劇性和思想空間吸引。」
《只有香如故》的主要演員包括演藝戲劇學生蔡瀚億、盧富泰、尹偉程、于曉君、劉棣怡、梁依倩及吳卓昕。創作人員則有編舞翁麗華,和來自演藝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的布景設計程倩芸、服裝設計莊詠楓、燈光設計郭佩欣及音響設計池家鎮。
《只有香如故》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大型暑期藝術節「國際綜藝合家歡」,其中新人類系列的節目之一,將於七月十七至十八日,晚上七時三十分,及七月十八至十九日下午三時在香港文化中心劇場上演。門票分一百八十元及一百二十元,現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
全日制學生、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可獲半價優惠;藝術節的演藝節目/電影成人團體及套票優惠高達八折。
「國際綜藝合家歡」節目詳情,可參閱有關的節目指南,節目指南現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派發;或瀏覽網址 http://www.hkiac.gov.hk 。
節目查詢可致電2370 1044。網上訂票: http://www.urbtix.hk ;信用卡電話訂票:2111 5999;電話訂票:2734 9009。
完
2009年6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