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水上活動安全宣傳運動達到預期效果(附圖)
********************

  海事處處長譚百樂今日(六月十一日)表示,二○○八年涉及泳客及船艇活動人士的海上意外數字明顯地減少,證明水上活動安全宣傳運動達到預期效果。

  譚百樂在「水上活動安全研討會」上透露,雖然近年來更多人參與水上活動,在有救生員當值的刊憲泳灘,拯救個案由二○○七年的一百二十八宗下跌至二○○八年的九十五宗;而涉及遊樂船隻、香蕉船及水上電單車的意外個案數目亦由二○○七年的四十五宗下跌至二○○八年的二十九宗。

  第四屆的「水上活動安全研討會」由海事處、香港警務處及康樂文化事務署聯合舉辦,藉此宣傳水上活動安全意識,及讓船艇活動愛好人士發表意見,商討在海上康樂活動越來越普及的情況下,大家怎樣可以為確保水上安全而做得更好。

  譚百樂說:「拯救個案及海上意外數字明顯地減少,令人鼓舞,證明我們的宣傳運動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我們卻不會因此而鬆懈,仍會繼續致力籌辦今年的宣傳運動,務求將安全第一的信息清楚傳達給市民。」

  如果泳客及船艇活動人士缺乏安全意識及互諒互讓的精神,水上安全措施便很難發揮應有的效用。譚百樂說:「要確保水上活動人士及船艇的安全,我們必須要小心謹慎,對熱帶風暴、地區性雷暴、暴雨及濃霧等惡劣天氣情況保持警覺。因為在這些天氣情況下,駕駛船艇及游泳並不安全。如在三號颱風信號生效或警告旗號掛起時,我們應該延期進行駕駛船艇及游泳等活動。即使颱風信號已經取消,而泳灘的警告旗號仍未除下,亦不應該考慮下水,直至警告旗號除下為止。

  「對於私人或租用船艇人士,每次使用前應進行檢查,使用期間亦要留心附近正在進行的活動。他們應要知道怎樣正確發出警報或適當警告信號,以免一旦發生意外或不尋常情況的時候,他們懂得如何作出反應。」

  海事處舉辦了一系列的教育研討會及宣傳活動,幫助市民了解水上安全知識。有關水上活動安全的政府宣傳短片及聲帶,亦已安排在夏季播放,向廣大市民,特別是船艇活動愛好者,宣揚水上活動安全信息。

  前線工作方面,水警與海事處的船隊會繼續加強在航速限制區、熱門刊憲泳灘及水上活動地點四周水域的巡邏。同時,亦會展開連串的反超速行動,打擊非法或魯莽船艇活動,以減低對在附近進行船艇活動的人士及指定泳區內泳客的危險。

  譚百樂強調:「我深信上述措施,加上船艇活動人士的合作及市民的支持,對今夏及來年的水上活動安全,必會起一定的作用。香港將不僅是全球最繁忙的商業港口之一,更是安全而刺激的水上活動勝地。」



2009年6月11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5時40分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