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九題:香港作為航運及物流中心所面對的挑戰
***********************

  以下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今日(六月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葉劉淑儀議員的提問所作的書面答覆:

問題:

  根據多份統計資料,全球十大貨櫃吞吐量的港口中亞洲佔了八個,按名次分別為新加坡、上海、香港、深圳、釜山、廣州、寧波–舟山港及青島;上海及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即深圳及廣州)在二○○八年的綜合貨櫃吞吐量較二○○三年分別躍升百分之一百四十八及百分之一百四十二,但香港則只上升百分之二十。有評論指出,內地經濟近年增長迅速,對進出口貨運服務需求巨大,但香港卻未能把握機會佔取更大市場份額,加上日前國務院通過將上海定位為國際航運中心,香港航運及物流中心的地位正面對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香港將如何與珠三角區內其他貨櫃港口競爭;

(二)會否投放資源興建物流園,以鞏固本港作為重要部件(例如高科技專利產品)的理想進出口中心的地位;及

(三)鑑於本港鄰近地區的貨櫃碼頭業發展蓬勃,政府在進行最新的評估後,有否改變十號貨櫃碼頭有需要興建的立場,以及政府會何時作出決定,以免延遲或影響青衣西南部的發展?

答覆:

主席:

(一)香港與珠三角港口服務同一貨源腹地,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二○○八-二○二○年)》的基礎上,我們會積極推進香港與珠三角港口發展的協調,務使大家有清晰明確的分工和定位,達至雙贏,以及避免不必要的資源重疊。然而,香港和珠三角的港口在合作之中,也存在競爭。

  儘管珠三角的港口設施蓬勃發展,部份珠三角貨物仍選擇經香港運送。這是由於我們擁有廣泛及頻密的班輪服務、自由港地位、高效率的海關程序,以及便捷的多式聯運交通系統。在保持以上競爭優勢的同時,我們還會確保港口及其相關設施能夠適時落成,包括研究在青衣西南發展十號貨櫃碼頭的可行性,和開展葵青貨櫃碼頭港池及其進出航道的挖深工程來接待新一代的貨櫃船,以鞏固香港港口的競爭力。此外,我們也會爭取降低香港與珠三角之間的貨運成本。

(二)內地憑藉茩Y干的競爭優勢,例如成本較低,為香港帶來激烈的競爭。此外,金融海嘯引致全球貿易活動及貨物流量大幅減少,香港的物流業界與其他經濟體系的物流業以及其他行業一樣,均面對相當艱難的經營狀況。

  面對這些挑戰,香港需擴大貨源腹地及提升競爭優勢,包括增強度身訂造的物流服務,和為繁複工作提供解決方案。在硬件方面,舉例來說,具有策略意義的港珠澳大橋不久便會動工。我們也會在宏觀層面與內地當局緊密合作,在港口和機場發展方面,達致更明確的分工、合理的布局和優勢互補。

  因應全球不明朗的經濟環境,政府在決定大嶼山物流園的未來路向時,包括其發展規模和時間,須考慮香港和全球經濟的趨勢和前景,以確保有效運用投放在物流業發展的公共資源。與此同時,我們亦會繼續盡可能撥出更多長期和短期土地,供物流發展之用。我們也會繼續與業界緊密合作,推動物流服務電子化,以及為業界提供專業培訓課程,以提升他們的服務效率和競爭力。

(三)在去年公布的《香港港口貨運量預測二○○五/二○○六研究》,已經納入華南地區貨櫃碼頭設施供應的資料。研究推算香港港口的整體貨櫃吞吐量將繼續有鄔M及穩定的增長,並預計香港最快會在二○一五年需要有新的貨櫃碼頭泊位。由於須就興建貨櫃碼頭進行前期工程,加上遵從相關法例需時,我們已加快研究在青衣西南發展十號貨櫃碼頭的可行性。

  相關初步可行性研究和環境影響評估已於二○○九年三月展開,預計於二○一一年初完成。根據可行性研究提供的結果和建議,當局會就發展計劃和選址進行諮詢。基於發展新貨櫃碼頭需時,當局在進行選址可行性研究的同時,亦會密切監察香港港口貨櫃吞吐量的變化,從而落實最終需要推出新泊位的時間。



2009年6月1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38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