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七題:研究發展六項香港具有優勢的產業
*********************

  以下為今日(六月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葉偉明議員的提問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書面答覆:

問題:

  經濟機遇委員會在本年四月三日舉行的第四次會議上,同意研究如何發展以下六項香港具有優勢的產業:檢測和認證、醫療服務、創新科技、文化及創意產業、環保產業,以及教育服務。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三年,上述產業每年分別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以及每年的就業人數;

(二) 政府會否為發展該等產業而實施土地、稅務、人力資源培訓和吸納人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如果會,詳情是甚麼;及

(三) 預計每項產業發展後能創造多少個新工作崗位?

答覆:

主席: 

  行政長官於去年十月成立經濟機遇委員會(經機會),目的是對全球各大市場及本地市場作不斷監察和評估,及時地判斷金融海嘯對香港經濟和主要產業造成的影響。

  政府會繼續按照「穩金融、撐企業、保就業」的方針,實施各項中短期應對措施和政策,以應付金融海嘯對香港經濟、產業和就業市場的影響。繼今年財政預算案宣布的措施外,財政司司長於五月二十六日宣布了新一輪紓困措施,以加大我們對抗金融危機的力度,紓緩市民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壓力及為經濟復蘇作好準備。

  經機會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研究及提出具體的應對方法,供政府和業界考慮,轉危為機,從而發掘新的商機和提升香港的競爭力,為香港日後經濟持續發展奠定更強固的基礎。今次的金融海嘯,讓我們聚焦地研究香港除了傳統產業之外,有甚麼新的產業值得我們繼續支持和發展。

  經機會在二○○九年四月三日第四次會議後提出六個香港有良好條件進一步發展的產業領域,即檢測和認證、醫療服務、創新科技、文化及創意產業、環保產業以及教育服務,作為未來首要研究的重點。就問題的三個部分,現回覆如下:

(一) 在二○○五、二○○六及二○○七年,文化及創意產業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估計分別為3.7%、3.7%及3.9%,而該產業的就業人數則分別為162,470、170,050及172,490。

  至於經機會所提出的其他產業領域,我們現時沒有個別產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和就業人數的詳細數字。根據現有資料,醫療服務和教育服務在二○○七年的總消費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分別為4.3%及4.6%;而創新科技方面,在二零零七年工商業技術創新活動開支總額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則為1.0%。

  政府統計處正編制有關的統計數字,並會在完成後公布。

(二) 為進一步探討這些產業的增長空間及相關的實施問題,中央政策組於四月下旬至五月中組織了一系列小組研討會,廣泛邀請業界代表、學者、研究人員、經機會成員及政府代表參加討論。因應小組研討會提出的意見,我們正進一步研究政府如何可以充份發揮這些產業的優勢,例如是否可以透過政策、法例、及提供土地或其他資源等幫助這些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我們在整理所得意見後會在下一次經機會會議上匯報,以供委員深入考慮。政府會在詳細研究和考慮社會各界和經機會的意見後,決定發展這些「優勢產業」的優先次序、具體政策和措施,以期盡快制訂適合香港的發展藍圖。

(三) 我們認為六項產業有一定的發展潛力,產業之間又存在很大的協同效應,將有助支援香港其他的經濟支柱,以及推動香港知識型經濟的發展,對整體就業市場有利。不過,由於發展六項優勢產業的具體政策和措施尚待確定,我們在現階段沒有預計每項產業在發展後可創造的新工作崗位的數字。



2009年6月1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