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就「推動研究及發展」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為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今日(六月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推動研究及發展」議案的總結發言全文(只有中文):

主席:

  今天議員對政府與各界合作推動香港的研究及發展工作,提出了很多意見,我非常感謝。政府現正研究香港未來的發展策略,我們會向經濟機遇委員會(經機會)反映這些寶貴的意見,協助他們制訂新的措施。

  政府明白研發的重要性。在五十年代,香港只是一個細小的轉口港,今日已躍身成為國際金融、旅遊和物流中心。香港人努力不懈、不斷創新的精神,是香港取得成功的主要動力。這種創新精神來之不易,必須透過不斷研發,經歷無數次的嘗試、失敗和改進,才能取得成果。由此可見,創新是經濟轉型成功的關鍵,研發則是支持創新的基本元素。

  我非常感謝潘佩璆議員今天提出這項議案。他清楚指出建立穩固的研發基礎是推動經濟增長和發展產業的關鍵。經機會現正研究如何發展香港六大優勢產業,並制訂發展策略。

  政府在制訂策略時,非常重視研究工作。中央政策組不時進行重要的社會、政治及經濟政策研究,尤其是涉及跨局的政策研究。各政策局和部門亦會持續進行研究工作,以協助制訂政策、提升管理及改善服務。

  以本局為例,我們其中一項工作,是透過創新和科技發展,引領香港成為以知識為本的世界級經濟體系。研發是創新和科技發展的基礎,但過程是十分漫長而複雜,包括上游的學術研究,以至中游和下游的應用研究。要清楚了解和好好利用這三種研究所產生的協同效應,才能令香港從中得益。

  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擔任主席,負責制定和檢討創新科技的政策和計劃,當中包括支持應用科研的政策,以確保各界能妥善協調,並充分發揮協同作用。該委員會的成員包括大學、科研機構和業界的翹楚。

  在推動學術研發方面,其實本港大部分的研發工作均由高等院校進行。我們的高等院校在國際享負盛名,在上月公布的亞洲大學排名榜上,香港有三所大學位列前五名,實在值得大家引以為傲。

  本港大學的科研活動主要由公帑資助。研究資助局(研資局)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的機構,負責建立競爭機制,以分配研究補助金,促進高等院校研究風氣。在2008-09年度,研資局向高等院校撥款5.12億元,資助888個科研項目。此外,亦為12個需要特殊設備或設施的科研項目,提供大約6,000萬元資助。由2005-06年度開始,中央政策組每年撥款2,000萬元,支援高等院校就公共政策進行政策研究。

  為了進一步支持學術研究,政府在本年1月成立180億元的研究基金。研究基金的投資收入,將會注入研究補助金內,並為主題研究提供資助。這項措施希望提升本港的研究能力,吸引科研人員和人才來港升學或從事科研活動。由2010-11學年開始,預計該基金每年提供約7億元,資助各類科研項目。

  雖然大學的科研活動以學術為主,不能直接滿足市場需要,但這些基本研究可提升經濟體系的科研實力,培訓科學家和工程師,並帶來具商業潛力的研發成果。不過,要令學術研究為經濟發展帶來直接貢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希望議員能夠明白,雖然科研是創新的基礎,但全球各國都面對一個共同的經驗,就是研發的過程可能非常漫長,需要投放大量人力物力,但只有小部份計劃能夠成功找到突破。因此,研發工作一定涉及風險和不明朗因素。

  即使研發計劃成功,亦須經過技術轉移和商品化的考驗,才能成功打進商業市場,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成功的例子雖屬少數,但研發成功並能商品化的項目,可能會為我們帶來巨大的商機。我提出這些事實,不是代表我們會因此而減少對研發工作的投資,而是希望議員和社會人士對研發項目的特質、所需的資源投入,以及這些項目對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有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至於譚偉豪議員希望政府講述除在了學術研究方面,政府在應用研發方面的工作。過往幾年,本港在創新科技範疇取得顯著成就,最廣為人知的相信是八達通系統。八達通系統是其中一個最早以無線射頻識別系統運作的,起初只有公共交通系統採用,其後擴展至現金付款、物業管理和學校行政等領域。目前有超過1,800萬張八達通卡在市面流通。此項技術得到國際高度評價,不少外國城市均開發了類似八達通的系統,例如倫敦、阿姆斯特丹和迪拜等。

  將意念商品化主要是企業家的工作,但政府在背後亦作出了不少努力,並透過四種途徑來推動創新科技的發展:第一是建立世界級的科技基礎設施;第二是資助應用研發項目;第三是推廣創新文化;以及第四是加強與內地的科技合作。譚偉豪議員亦希望我們詳細解釋這些應用研發方面的工作,現在容許我介紹政府於這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建立世界級的科技基礎設施。為了縮窄學術研究和應用研究之間的距離,第一步是設立科研機構。2001年,我們成立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該院目前聘用400多名科學家,專門從事資訊及通訊技術的研究。2006年,政府又成立了四所研發中心,就汽車零部件、物流及供應鏈管理、紡織品及服裝、納米科技等範疇,進行研究和商品化工作。這些中心成為學術界及業界之間的橋樑,協助相關產業開發所需的技術。每間中心所進行的研發項目須取得業界的贊助,確保項目具有市場潛力。截至2008年年底,各中心已進行超過300個項目。由於大部分項目會在未來兩年完成,中心會投放更多資源於技術轉移方面。

  第二步是建設科學園。梁家傑議員應該知道,其實香港科學園除了有現代化的設備外,還提供先進的實驗室和科研設施,為租戶提供市場推廣和建立聯繫網絡的機會,協助推廣創新科技。目前,大約有260間本地及海外的科研機構和科技公司落戶科學園,每年營業額為600至700億港元,並為本地提供了6,000多個科技相關職位。為了配合長遠發展,我們正積極探討發展科學園第三期的可能性,務求能夠把握新的機遇。

  科技園公司目前有三個工業h,分別位於大埔、元朗和將軍澳,為技術密集型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公司提供建廠的土地。為了善用工業h的土地,並加強其經濟效益,科技園公司正研究將工業h活化和重新定位,以期發揮更大的功能。有關研究將於本年年底前完成。

  在推廣應用研發工作的第二方面是資助應用研發項目。多位議員亦提出資金對研發工作最為重要。我們明白到科研機構要取得私營公司的贊助,其實並不容易。因此,政府於1999年成立50億元的創新及科技基金,希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該基金已為超過1,400個應用研發項目提供資助,協助大學、科研機構和業界在多個技術範疇進行研發工作,總資助額近40億元;當中約3億元的撥款,用作資助近300個小型企業研究資助計劃的項目,協助小型公司提升科技水平。

  另一方面,創新及科技基金亦創造研發職位。實習研究員計劃為基金已批准的研發項目提供額外資助,讓每個項目最多可以僱用兩名實習研究員,參與研發工作。今年,我們擴大了計劃的範圍,將實習期延長,又提高實習研究員的薪津額,吸引更多本地畢業生從事科研工作。

  第三方面的工作是推廣創新文化。為了令科技能夠持續發展,我們必須提高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技的興趣。政府已推出多項宣傳及推廣活動,例如在創新科技節期間,我們在科學園和本港多個地點舉辦一系列展覽、路演、研討會和工作坊,讓市民親身體驗創新科技的魅力。去年有接近10萬人參與這項活動。

  此外,我們亦和其他機構合辦了多項活動,藉以培育創意無窮的青年人才。去年10月,我們推出了一輯10集的「創新戰隊」,介紹創新、科技和設計對日常生活以至香港未來的重要性。這個電視節目深受觀眾歡迎,平均收看人數接近100萬。我們更在今年3月至7月舉辦「創新戰隊」科學講座,讓青少年與專家面對面一起探討科學議題。

  在教育方面,教育局對推動科技學習極為重視。香港的學校課程除了為學生奠定穩固的科學基礎外,還透過各種本地及國際學習活動,令學生有充分機會探索科技,培養創意和創新精神。

  第四項工作是加強與內地合作。陳鑑林議員和陳茂波議員都十分關心政府如何推動與內地在創新科技方面的合作。內地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和雄厚的科研實力,加上香港在應用科研和商品化方面的豐富經驗,一定能令兩地的經濟蓬勃發展。

  我們與國家科學技術部成立的「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委員會」是兩地成立的最高層次組織,負責研究兩地的整體科技合作。

  政府亦透過「粵港高新技術合作專責小組」,與廣東省建立緊密的工作關係。我們於2004年推出「粵港科技合作資助計劃」,鼓勵兩地的科研機構和企業加強合作。自計劃推出以來,兩地已資助了超過850個項目,總資助額達19.1億元,項目涉及多個科技範疇,包括資訊及通訊技術、納米科技及先進材料、生物科技、環境技術、現代農業技術等。

  2007年,我們與深圳市成立「深港創新圈 」,協助雙方分享人才及資源,鼓勵兩地的科研機構加強合作。今年3月,美國的杜邦公司,剛才多位議員也提到,於香港的科學園成立光伏電全球業務總部及研發中心,並於深圳成立製造基地,成為創新圈的首個重大項目。這個項目有助促進太陽能在泛珠三角地區的研究和應用。我們希望深港合作模式,能吸引更多高質素的海外企業前來進行科研和生產活動。

  為了進一步整合深港兩地的資源優勢,兩地政府於本年3月通過一份「三年行動計劃」,在生物醫學、集成電路、無線射頻識別、太陽能和工業設計等範疇進行二十四項合作項目,使香港和深圳有更深入和全面的科技合作和交流。

  為了讓本港大學能參加國家的重點科研項目,我們積極協助本港大學的研究所與國內大學的實驗室合組國家重點夥伴實驗室。目前已有五間本港大學的實驗所成功參與,我們正與國家科學技術部處理新一批的申請,希望在短期內公布結果。

  在協助制定國家標準方面,政府與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鼓勵香港企業及科研機構參與國家標準制定工作,令香港專家能更掌握國家在有關技術方面的發展,並為業界開拓內地市場。我們正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商討鼓勵業界參與的方法。

  主席,以上是學術研發和應用研發的發展。議員亦提出很多其他建議關於加強研發工作以及支援科技發展方面,其實大部分的建議政府亦已經實施,至於一些新建議,我希望在此作出回應。

  梁君彥議員和林建鋒議員也十分關心引入人才。在培養研發人才方面,我們會以培育本地人才為先的前題下,歡迎內地和海外的人才來港,充實香港的科研隊伍。海外研發人才無論希望短期或長期留港發展,本港的入境政策都能夠配合。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是香港吸納內地精英的主要渠道,而非本地大學畢業生只要具備香港沒有的特殊技能、知識或經驗,便能根據一般就業政策申請留港工作。

  林建鋒議員和劉秀成議員十分關心河套區的發展。在這方面,深港雙方同意河套區以發展高等教育為主,並加入高新科技研發設施和創意產業。深港雙方會盡快開展規劃和工程研究工作。至於位於元朗和北區的新發展區,規劃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已於去年6月開始研究發展潛力和土地用途。有關工作將於2010年年底完成,我們會密切留意結果。

  多位議員也提出政府應引入稅務減免、土地及財政優惠,鼓勵私人公司在香港投資研發項目。其實政府一直奉行簡單的稅制,並將稅率維持於低水平,為各行各業提供一個公平的營商環境。因此,任何為個別行業提供稅務減免或財政優惠的建議,政府都必須審慎考慮。事實上,香港是高度國際化的城市,具有方便的營商環境、一流的基建及通訊設備、高教育水平的勞動人口,這些都是吸引外國科研機構在香港發展的優勢。這亦回答了譚偉豪議員就如何吸引海外公司來港進行科研工作。政府會鞏固和發展這些優勢,增強香港的競爭力。今年年初,剛才大家亦提到,美國杜邦公司的太陽能研究基地落戶香港,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們非常留意科技組織的架構和工作,以確保他們能夠為本港的研發界提供一流的支援。2001年,我們將香港科學園、香港工業h公司和香港工業科技中心公司合併,成立香港科技園公司,為科技公司提供一站式基礎設施支援。我們最近亦完成了五所研發中心運作情況的中期檢討,並會進一步檢視研發中心的組織架構,務求能夠精簡架構,提高成本效益。

  在科研開支方面,本港的研發開支一直較其他已發展經濟體系為低,有議員提出政府在這方面定下開支目標。我想和大家分享對這方面的看法。

  香港在2007年的研發總開支達124億元,當中半數屬政府和高等院校的開支,較2002年增加約23%,當中又以教資會和創新及科技基金的撥款為主。

  我們明白香港的整體研發開支偏低。2007年,這方面的開支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的0.77%。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政府會繼續積極推動私人機構增加在研發方面的投資。在應用研究方面,創新及科技基金會繼續提供資助。我們其實從未因為資金不足為理由而拒絕任何申請,相反,我們一直鼓勵各界盡量利用基金的資助。事實上,創新及科技基金的資助金額在過去三年不斷上升,由2006-07年度的3.86億元升至2007-08年度的4.83億元及2008-09年度的6.59億元。我們認為不應該為政府的研發資助定下硬性目標,因為這對納稅人和科研界並不理想,我們應該配合科研界的需要而提供資助。

  譚偉豪議員建議改善政務主任職系的輪換制度,以培養科技專才。相信議員都知道政務主任職系是政府內一支通才管理隊伍。政務主任會定期調派到不同的政策局或政府部門,協助制訂政策、統籌和監察各項施政計劃。

  在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及轄下部門工作的政務主任,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會與業界人士及相關專業組織保持緊密溝通和聯繫,評估業界和市場的需要,從而制定促進香港科技發展的政策。政務主任的通才訓練,可協助他們在科技發展政策上作出宏觀及最能平衡各方利益的考慮。最重要的是,政策局和部門內亦有不同職系的專業人員協助政務主任制定政策和執行工作。

  梁國雄議員在修正案中談及現時的中、小學課程以灌輸知識為手段、淘汰為目標,這個觀點我們不能認同。教育局為現行中、小學設計的課程,建基於一套靈活開放的課程架構,以學會學習及全人發展為主要宗旨。發展創意思維及掌握獨立學習的能力,是學校課程的一環。

  以小學常識科為例,教師可採用「探究式學習」,讓學生透過學習經歷,發展探索社會及科學課題的興趣和能力。高中通識教育科亦著重多角度思考的訓練,讓學生研習他們關心的社會議題,以拓寬個人視野。

  我亦希望向議員鄭重強調,淘汰不是學校課程的目標,學校為學員進行評估是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學習上的強項和弱項,以及如何逐步改善。教師則可透過評估,指導學生未來的正確學習路向。

  在推行小班教學方面,在2009/10學年,有302所公營小學,即65%,由小一開始實施小班教學,到2014/15學年擴展至小六。在推行小班教學時,教育局採取務實而靈活的方式。

  中學與小學的教學環境、科目配套等並不盡同。一直以來,政府都為中學提供額外教師作分組教學,讓學生就指定科目分組上課。事實上,中學的教師與學生比例由1997/98學年的1:20,逐步改善至2008/09學年的1:16.4。

  梁君彥議員建議政府研究成立「專利商標局」,推動香港成為區內知識產權服務中心。我們非常明白完善的保護知識產權制度,對吸引本港及海外機構從事研發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香港的商標及專利保護已經有百多年的歷史。知識產權署及按《專利及商標條例》設立的專利註冊處及商標註冊處,都以確立良好的知識產權制度為目標。由香港海關執行的《商品說明條例》防止假冒商標,也起了大的作用。我們認為現時的機制運作良好,沒有即時需要成立新的組織,但政府會積極研究如何運用本港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吸引更多外國投資者在香港設立研發基地,以及為這些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李華明議員提出政府應加強與珠三角地區在環保產業方面的科研合作。這正是政府的工作方向。粵港兩地一直就改善區域環境質素進行科研合作和技術交流,並通過「粵港持續發展及環境保護合作小組」推動合作項目。

  在改善區域空氣質素方面,兩地環保部門共同研究,並建立了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於2005年開始,每日發布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指數。為進一步研究珠江三角地區主要工業污染源的特性,以及瞭解區內光化學煙霧的成因,雙方於2007年開展了兩個研究項目,預期在2010年完成。在保護水環境方面,粵港環保部門聯同內地的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於2008年共同研發了珠江河口地區水質的數學模型。以上為我們在環保產業方面的合作工作。

  至於經機會及策發會方面,經機會正研究如何進一步發展香港具有優勢的六大產業,使這些產業的潛質能夠充分發揮。為進一步探討這些「優勢產業」的增長空間及相關措施,中央政策組在本年4月至5月舉辦了一系列小組研討會,收集業界代表、學者、研究人員、經機會成員的意見和建議。議員今天提出對發展優勢產業的意見,政府會按經機會的有關討論及建議,正如王國興議員所述,日後會作出適當的跟進。由於政府正在研究六大產業的發展策略,在現階段未能提供全面的財政開支。但我亦很感謝王議員提到需要撥款支持時,王議員會給予支持。我亦想提出本局於本月中將會向財委員申請支援,繼續支持五個研發中心的工作,希望各位議員能夠支持。

  李鳳英議員建議檢討策略策發會的職權範圍,以配合研發香港的優勢產業。就此,我希望各位議員知道策發會現時的職權範圍,已包括就香港長遠策略發展議題進行檢討和研究,以加強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及促進香港社會經濟的發展。

  主席,在推動研發工作和促進科技界別發展方面,各位議員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我深表感謝。這些意見非常重要,有助我們提升經濟實力,戰勝金融海嘯,克服未來的挑戰,政府和經機會一定會仔細考慮。我向各位議員保證,我們會繼續努力,將香港發展為一個創新科技中心。多謝主席。



2009年6月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0時44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