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經濟機遇委員會「環保產業」小組研討會召集人及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會見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附短片)
******************************

  以下為經濟機遇委員會「環保產業」小組研討會召集人、行政會議成員楊敏德女士及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教授今日(五月十八日)於研討會後會見傳媒的開場發言:

楊敏德: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剛剛召開了一個小組研討會,討論「環保」概念和「環保產業」在香港的未來發展路向以及現時的商機,我們希望藉著《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政策優勢,早日能夠實現「綠色大珠三角優質生活圈」。

  經機會(經濟機遇委員會)以環保產業作為香港六個新經濟支柱之一,肯定了環保不單止可以成為企業節流,亦可以開闢新的商機。從今天與會者的討論來看,我們相信這方面絕對有很多空間和潛能可以探討和發掘。今天我們大家談得很好。

  「環保產業」的層面很廣泛,由清潔、再生能源的開發應用、清潔生產,以至提供節能減排的顧問服務和設施,再生資源開發,以至可持續的城市運輸規劃,環保產品、消費品的開發和推廣。在個別的範疇上,香港其實已經有一定的基礎,無論在產品或是服務都對外有所輸出。

  要進一步發展我們的環保產業,我們要鼓勵現有的環保產業更上一層樓,同時,要看看香港有條件發展的新的產業。這方面的工作,商界固然是主導,但政府在政策上的適當配合,我們覺得是非常必要的。

  譬如在推動電動車或是清潔生產和樓宇能源效益方面,我們最近看到有一些新的政策出台,這方面對我們有很大的鼓勵。當然,我們亦要看看這些政策有沒有足夠的力度,這是關鍵的問題。我們希望利用這些新的政策幫助我們發展這些有潛質的產業。同時,我們應該更多利用香港在政策、法制、專業服務等方面的優勢,提供知識產權的保護、新產品的宣傳平台等等的服務,吸引本港以及國內外的環保產業在香港開展技術研究、產品推廣等業務。

  今次金融危機,有「危」必然會有「機」,可以引發到行業結構重整。客觀上,令到部分優質的專業人才有機會走回實業,透過政府和有關機構的引導,環保業界可以吸納部分專業人士。譬如以前是從事財經方面的,相信在短期內財經金融行業未必一定會那麼快復蘇,但是在環保方面,因為有很多是利用系統式智能優化我們的城市資源利用,包括剛才所說的運輸系統等,可以吸納這部分有識之士、專業人士。這樣可以轉移我們的人才利用,創造很多能夠遞增的就業機會。

  「綠色優質生活圈」的理念和模式,除了在香港推行,亦可以在大珠三角推行。環保產業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香港市民,因為未必一定要外輸,或是產業化,如果我們在環保方面做得更好的話,每一位市民,包括由小朋友的健康到老人家的身體,這是最快能夠見效。在經濟低沉時,能夠改善每一個家人的健康,亦能夠增加社會的生產能力,減輕政府的醫療負擔,為社會作出多方面的貢獻。所以我們最終希望通過一系列環保優質產業,推動香港整體經發展,這亦可以藉此再進一步發展「大珠三角優質生活圈」。

劉兆佳教授:楊敏德已經講得很全面。剛才的討論肯定了環保產業有發展的空間,特別來自香港和內地的商機相當多。由於政府的政策對環保愈來愈重視,市民對政府改善環境的要求亦是與日俱增。

  剛才楊敏德也提過,發展環保產業除了有經濟效益外,亦有很多社會和其他方面的效益。因此,政府亦是責無旁貸要推動環保產業發展,同時達到改善環境的目標。

  一般意見都認為在發展環保產業的過程中,政府擔當一個相當重要的領導和推動角色,即是在很多方面都需要發揮積極作用,例如要以身作則重視環保,特別在政府的內部運作,以及政府的行為方面要反映出來。政府可能要提供資源以推動環保產業的發展,例如在土地、人才,以及設施方面。

  政府又需要協助業界開拓市場,特別是龐大的中國內地市場,尤其是珠三角這個市場。政府又要在採購政策方面重視環保,譬如在購買產品時是否特別要加多點環保元素?政府可能要通過立法來制訂以及提升某些環保準則。政府在政策方面,可能要對某些涉及環保活動的政策作傾斜,以推動政策的發展。政府亦要投入和資助進行研發工作,以提升環保技術和開發新的技術。

  在很多方面,與會者都認為政府在推動環保產業的角色至為重要,沒有政府的大力推動,這個行業本身單靠現存的市場所提供的機會,是不足以大力推動環保產業發展。所以在這幾方面來說,大家認為政府的領導和推動角色是相當重要,當然,除了剛才所說的之外,還有人提出是否需要有一些補貼,或稅制方面的優惠等等。

  大體上來說,相對於其他的五大產業,政府在環保產業中的推動角色至為重要,這一點是我在剛才的會議中印象比較深刻的一點。



2009年5月18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8時59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