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十一題:性教育
**********

  以下為今日(四月二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淑莊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孫明揚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志願機構母親的抉擇在二○○八至○九年度首11個月接獲207宗未婚懷孕的求助個案,當中17歲以下的未成年少女佔逾30%,部分人更曾多次墮胎。有市民把該情況歸咎於現時的性教育課程過時,以及未能有效向青少年灌輸全面的性知識和面對兩性關係的應有態度。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統計每年未婚懷孕的未成年少女的數字;若有,過去五年的數字為何;若否,政府會否考慮進行統計,讓社會更清晰地掌握未成年少女未婚懷孕的情況;

(二) 現時的性教育課程於何時制訂;有否定期檢討該等課程的內容;若有,詳情為何(包括檢討時間表和上次檢討的結果);若否,政府會因應哪些情況進行檢討;

(三) 現時學校由哪個年級開始教授有關性教育和兩性關係的課程,會否安排在較低年級教授該等課程;若否,原因為何;每個年級的有關課程的內容為何;鑑於政府表示會檢討和更新小學的性教育課程,有關的詳情為何;

(四) 現時有關性教育及兩性關係的課程是否小學及中學的必修課程;若否,政府會否考慮將其列為必修課程;若不會,原因為何;

(五) 除在學校推行性教育,政府有否制訂其他措施,協助兒童和青少年更深入了解並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性和兩性關係;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六) 政府會否考慮向社會服務機構提供更多資源,協助它們推行更全面的性教育項目,以及為兒童及青少年(特別是未婚懷孕的未成年少女、她們的伴侶及家人)提供更完善的輔導和支援服務;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一) 在二○○三至二○○七年,十八歲以下未婚女性的分娩及合法終止懷孕個案數字,列載於附表。政府當局尚未有二○○八年的有關數字。

(二) 教育局一向致力在學校各學前、小學及中學階段,透過知識、態度/價值觀和技能並重的整全課程來推行性教育(例如二○○二年的中學科學科課程和二○○四的小學常識科課程都已包含有關性教育的元素)。在二○○二年發表的德育及公民教育架構,亦涵蓋不同方面的性教育內容。為配合社會的發展及學生的需要,教育局會經常檢討及更新不同課程的內容。在二○○八年四月,教育局就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作出修訂和增潤,按不同的學習階段,訂出與性教育相關的學習期望及內容,幫助學校更有系統地推行性教育。在二○○九年九月實施的新高中課程,亦已在核心課程中包括青少年性教育。

(三) 有關性教育和兩性關係的課程一直都按兒童的發展階段包括在學前、小學及中學的學校課程內。在現時學前教育階段的學習內容,已包含性教育的保護意識;讓他們學習保護自己。而中、小學課程則有以下的相關內容:小學的常識科(如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及社交方面的轉變、性別角色與關係、對性的感覺、反應及處理方法)、中學的倫理與宗教科(如異性及同性性關係、婚前及婚外性行為、生存與死亡:生育、避孕、墮胎等)、綜合人文科(如個人成長:建立親密關係所需有的準備)、科學科(如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統、為人父母的準備、各種節育的方法及其原理、墮胎及其後果)、生物科(如人類的性生殖、性傳染病)、家政科(如計畫為人父母:生兒育女前的準備)及通識教育科(自我了解、人際關係)等。而中、小學的德育及公民教育的課程內容則包括尊重他人、保護自己的身體、兩性的交往、面對性衝動、處理與「性」相關的社會議題等。

  配合學生和社會的發展情況,在二○○八年四月發布的新修訂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便把性教育的部分作出修訂和增潤。教育局現正檢討小學常識科課程,預計於二○一○年初完成。教育局將根據檢討結果更新課程內容,包括性教育部分,務求更能與時並進、啟導現代青少年的發展需要和符合社會人士的訴求。

  除了在學校推行性教育,教育局亦鼓勵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地區的家長教師會聯會及不同學校的家教會舉辦各種不同形式的講座、分享會和研討會,藉以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繫,了解性教育的基本理念。有關性教育的主題,包括「青春事件簿」、「健康使用互聯網」、「新一代的援交問題」及「齊享健康資訊」等亦應運而生。另外,教育局與不同的政府機構(如警務署、壎芵p、社會福利署、香港電台等),及其他的不同團體(如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突破機構、楊震社會服務處、婦女事務委員會及平等機會委員會等)合作,藉茼X辦或自行提供服務的形式,共同為學校及家長提供支援,推廣性教育。

(四) 性教育是現時學校課程中不可或缺的必修部分。有關性教育及兩性關係的內容已包含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學校課程內,如小學的常識科、中學的通識教育科,和中、小學的德育及公民教育等。此外,學校也會透過班主任課、周會或其他學習經歷舉辦相關活動,例如:講座、辯論比賽、參觀、展覽等,進一步加強性教育。

(五) 由社會福利署(社署)或非政府機構營辦的家庭生活教育服務單位、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綜合服務中心會為兒童及其家長舉辦家庭生活教育活動,亦會與學校合辦有關活動,目的是加強家長對兒童及青少年在不同成長階段的生理及心理發展的認識,並掌握如何處理因這些轉變而帶來的壓力及其他問題,包括與性有關的問題。社署的家庭生活教育資源中心亦已製作資源冊,協助青少年學習對兩性相處、親密關係及婚姻的正確態度。

  壎芵p青少年健康服務計劃現時為中一至中七的學生,提供「性教育工作坊」(工作坊),以支援學校推行性教育的工作,內容包括性行為的後果、正確的避孕方法及其局限、如何保護自己及預防感染性病、灌輸和諧、平等及尊重的兩性關係等。

  壎芵p的學生健康服務中心(中心)為到訪的中、小學學生提供性教育。中心會向指定級別的中、小學學生派發有關性教育的專題單張及小冊子(例如青春期、約會與戀愛、兩性相處等)。中心亦定期為到訪的中、小學學生及其家長舉行以青春期為題的講座,講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和煩惱等問題。

  此外,壎芵p設有中央健康教育組網頁和24小時健康教育熱線,向市民提供有關性教育的常識,題目包括解答及處理孩子的性疑問、處理兒童對性器官的好奇、青春期生理常識及戀愛錦囊等。

(六) 上述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綜合服務中心為有需要人士提供一系列預防、支援和治療性的福利服務,並會及早識別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士,例如未成年未婚懷孕的女性及其家庭,為他們提供各項支援及輔導服務,包括培養少女正確的性觀念和男女相處技巧,協助他們處理因未婚懷孕引致的壓力及衝突,安排待產院舍照顧,以及商討嬰孩的長遠福利計劃等。

  此外,社署津助的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也為青少年提供包括輔導、支援、社群化等服務,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及協助他們發展個人潛能。青少年參加這些中心的活動,可以提升他/她們對個人的行為規範及要求。

  另一方面,社署資助非政府機構為全港中學提供「一校一社工」服務,為有行為、情緒、社群或學習困難的學生解決個人問題。若有學生因未婚懷孕尋求協助,學校社工會評估個案及提供適切的輔導,並因應個案的性質及嚴重性,協助轉介她們到有關的機構/部門接受合適的服務。學校社工亦會聯絡各專業人員,保持有效溝通及協作,緊密跟進有關學生的情況。

  壎芵p現時有資助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家計會)所提供的性教育服務。家計會總會設有參考圖書館,提供有關性教育、性與生殖健康、家庭計劃、家庭生活教育及人口等參考資料。參考圖書館供學校或團體預約參觀。家計會亦不時舉行性教育講座,定期製作視聽資源、教材及書籍,協助公眾從不同渠道獲得性知識。此外,家計會設立了性教育網頁,為年青人、家長及教師等提供基本性知識,並透過電郵解答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有關性健康的查詢。



2009年4月2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25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