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禁毒專員黃碧兒今日(四月六日)到訪黃大仙區聖母醫院,了解區內一項反青少年吸食危害精神毒品的社區綜合先導計劃「慈力共振」,並與區內多位參與禁毒工作的前線人員包括醫生、社工及學校校長交流意見。
黃碧兒在籌辦「慈力共振」的聖母醫院外科部主管顧問醫生歐耀佳的陪同下,參觀聖母醫院內一所專為吸食危害精神毒品青少年而設的診所,了解診所的運作。
「慈力共振」計劃是由聖母醫院、九龍西聯網家庭及基層醫療部、黃大仙區撲滅罪行委員會、黃大仙區健康安全城市有限公司、社會福利署和黃大仙學校聯絡委員會於二○○八年七月合辦,為慈雲山區內青少年服務的先導計劃,為期九個月。計劃以家庭醫學聯同社區資源,包括醫生、社工、老師和家長的合作模式,協助區內青少年遠離毒品,發揮最基礎及第一線的介入服務。
在診所服務的醫生,接收由區內非政府機構、學校及其他普通科醫生的轉介,為吸食危害精神毒品的青少年,提供身體檢驗及體能評估,以加強其戒毒的動機,並與社工合作,配合輔導及醫療工作,協助青少年重建健康生活模式。
此外,參與計劃的醫生亦會在區內,為青少年、家長、學校及其他私人執業家庭醫生舉辦講座,匯集臨床知識與經驗,除促進醫護人員在禁毒方面的專業發展外,也提升大眾對吸食危害精神毒品害處的認識。至今,共有約二千七百人曾參與該計劃的活動。
黃碧兒非常讚同此計劃的理念,她認為該計劃正正與青少年毒品問題專責小組建議的地區性跨專業模式戒毒治療及康復服務、「友出路」計劃所提倡的社會各界關懷青少年的文化,以及禁毒常務委員會的第五個三年計劃十分吻合。
她說:「適當的跨界別協作有助為青少年吸毒者提供全方位和有連貫性的醫療和社會服務,並且促進服務的統籌和推行,確保更有效地運用社會資源。」
黃碧兒又說:「以人為本的社區綜合跨專業治療模式,是一個很有效的方式,幫助吸毒者戒毒治療和康復;而凝聚社區力量,亦可大大提升禁毒預防教育和及早介入的成效。我期望各區將會有更多類似的計劃陸續推出。」
完
2009年4月6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9時4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