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在今日(三月二十六日)舉行的季度會議中,得悉二○○八年被呈報的二十一歲以下吸毒人數比二○○七年增加了14.4%(由2,999人增加至3,430人)。
委員會成員在回顧本港去年的吸毒情況時,亦獲告知二○○八年被呈報的吸毒人數為14,175人,比二○○七年(13,591人)增加了4.3%。其中,年輕吸毒者所佔比例由二○○七年的22.1%進一步增加至二○○八年的24.2%。
海洛英仍是最常被吸食的毒品,但吸食的人數較二○○七年減少了2.4%。
吸食危害精神毒品的總人數(8,306人),延續由二○○七年年底開始的趨勢,持續高於吸食麻醉鎮痛劑的人數(7,260人)。
在各種危害精神毒品中,最常被吸食的仍然是氯胺酮(俗稱「K仔」),被呈報的吸食人數增加了24.2%(由4,058人增加至5,042人),當中57.9%的吸食者為二十一歲以下年青人。
被呈報吸食「冰」的人數增加了22.3%(由1,112人增加至1,360人),在最常被吸食危害精神毒品中居第二位。
吸食人數錄得下降的毒品為三唑侖/咪達唑侖/佐匹克隆(俗稱「白瓜子」/「藍精靈」)(減少26.5%)、「搖頭丸」(減少13.5%)、大麻(減少3.6%)、可卡因(減少4.5%)、咳藥水(減少7.0%)及硝甲西泮(俗稱「五仔」)(減少19.9%)。
委員會成員在會上討論了向公眾傳揚禁毒信息的宣傳策略,包括邀請社會各階層人士(例如專業人士、家長、已戒毒人士、運動員及演藝界人士)進行禁毒宣傳工作的政策。
禁毒專員黃碧兒表示,偶像對其支持者有莫大影響,因此呼籲知名人士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為青少年作好榜樣。
黃碧兒說:「我們將致力確保宣傳禁毒信息的人士品格良好、形象健康,及具公信力。」
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石丹理教授說,知名人士由於能夠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因此個人生活必須檢點,以免影響擬宣傳的信息。
委員會成員亦對本地學校的毒品問題表示關注,並支持政府為解決問題而推行的措施,包括制訂「健康校園」政策、製作資源套、為教師提供有系統的專業培訓及引入自願的校本毒品測試計劃。
石教授說,研究及經驗顯示青少年毒品問題往往與青少年面對的其他成長及家庭問題有密切的關係。
他補充:「我們不能獨力對抗青少年毒品問題,家長、教師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對遏止問題至為重要。」
黃碧兒指出,各政府部門將保持緊密合作,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協助。禁毒處的網頁(www.nd.gov.hk)載有大量打擊吸毒問題的資料,公眾人士亦可致電禁毒處(電話:2366 8822)查詢。
完
2009年3月26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8時4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