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稿代醫院管理局發出: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今日(一月三十日)同時出版《風險通報》雙月刊及《藥物處理程序監察系統》期刊,以期進一步提升公立醫院醫護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
醫管局發言人指出,自二○○七年十月開始實施嚴重醫療事件通報機制,醫管局透過這套嶄新的風險管理及溝通機制,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通報及監察具警示作用的嚴重醫療事件。
「醫管局會調查每宗嚴重醫療事件的根本原因,並從中總結出有關病人安全的寶貴經驗,透過《風險通報》與各醫護人員分享和學習。」
最新一期的《風險通報》主要分享近期一宗在錯誤肺部位置進行胸膜腔穿刺放液(積水)程序及兩宗孕婦產後不幸死亡的個案,並列出相關建議以防止日後再次發生同類事件。《通報》亦重點介紹於去年底實施的一項新措施,防止因病人於求診時自稱持有但未能出示本港身份證,而引致醫療紀錄的混淆。另外,今期《通報》亦介紹已採用二維條碼的「病人身份確認系統」的初步成果,以及醫護人員須於病床旁即時列印及將標籤貼於病人樣本上。
「至於藥物處理程序方面,醫管局早於一九九四年開始在公立醫院實施《藥物處理程序監察系統》,透過定期出版期刊分享有關藥物處理程序的個案和數據分析,不斷提高醫護服務質素;最新一期期刊共分享了四宗個案並提出建議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藥物處理程序監察系統》期刊每六個月出版一次。」發言人說。
兩份期刊均已向公立醫院的醫護人員發布,以達致持續質素改善的目的。公眾亦可登入網頁http://www.ha.org.hk/riskalert 及http://www.ha.org.hk/ho/mirp 瀏覽有關內容(只有英文版)。
完
2009年1月30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6時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