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為今日(一月十四日)立法會會議上張國柱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長者及殘疾人士批評,現時的資助安老院舍宿位及殘疾人士院舍宿位供不應求,以致該等宿位的輪候時間頗長。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現時分別入住資助護理安老宿位及護養宿位的院友人數,以及每類宿位的空置數目、輪候入住長者人數,以及輪候入住平均所需時間;
(二)關於下述為各類殘疾人士提供住宿服務的院舍的最新資料:
輪候入住
院友 空置宿位 輪候入住 平均
院舍類別 人數 數目 人數 所需時間
---- -- ---- ---- ----
嚴重殘疾
人士護理院
嚴重弱智
人士宿舍
嚴重肢體傷殘
人士宿舍
嚴重肢體傷殘兼
弱智人士宿舍
中度弱智人士
宿舍
輔助宿舍:
弱智人士
精神病康復者
失明人士
肢體傷殘
盲人護理安老院
精神病康復者
院舍:
中途宿舍
特設中途宿舍
長期護理院
自負盈虧院舍:
弱智人士
失明人士
精神病康復者
肢體傷殘人士
及
(三)政府會否在未來五年增加各類型的資助安老宿位和殘疾人士宿位,以縮短輪候入住所需時間;若會,數目分別是多少;以及政府向正在輪候該等宿位的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何種協助?
答覆:
主席:
就議員的提問,現答覆如下:
(一)截至二○○八年十一月底,資助護理安老宿位及護養院宿位的院友人數、輪候人數及平均輪候時間,詳列如下:
平均輪候
住宿服務類別 院友人數 輪候人數 時間
------ ---- ---- ----
(以月分計算)
護理安老宿位 18 971 17 811 21〔註一〕
護養院宿位 1 887 6 418 40
註一:有關護理安老宿位的輪候時間,若申請人選擇輪候「改善買位計劃」下的資助護理安老宿位,平均輪候時間只需七個月。
截至二○○八年十一月底,資助護理安老宿位及護養院宿位的入住率分別約為96%及94%。其中的空置宿位大部分為暫時空置的宿位,主要是因自然流失而空置,正待社會福利署(社署)再安排長者入住;另有少量空置宿位是被指定預留作提供緊急和短暫住宿照顧服務之用。
(二)資助殘疾人士住宿服務由社署統籌,以中央輪候方式依據各資助院舍的宿位作出編配。院舍有空缺時,會立即通知社署安排輪候者入住。現時資助院舍未有宿位空缺。截至二○○八年十一月底,各類資助殘疾人士住宿服務的名額、輪候人數及平均輪候時間詳列如下:
住宿服務類別 宿位 輪候人數 平均輪候時間
------ -- ---- ------
(以月分計算)
1.嚴重殘疾人士 765 368 38.4
護理院
2.嚴重弱智人士 2 940 1 886 78.0
宿舍(包括嚴重
弱智及肢體傷殘
人士)
3.嚴重肢體傷殘 461 408 89.6
人士宿舍
4.中度弱智人士 2 104 1 337 48.0
宿舍
5.輔助宿舍 400 776 20.4
(包括弱智人士、
肢體傷殘人士、
失明人士、及
精神病康復者)
6.失明人士護理 825 45 6.2
安老院
7.中途宿舍(包 1 509 633 4.6
括特設中途宿舍)
8.長期護理院 1 407 714 34.0
9.住宿特殊幼兒 110 57 7.9
中心
10.輕度弱智兒童 56 85 14.3
之家
11.綜合職業訓練 170 - -
中心〔註二〕
註二:由一間非政府機構營運及直接安排服務使用者入住。
除以上資助院舍外,截至二○○八年十一月底,自負盈虧院舍共提供297個宿位,有225人入住,入住率為76%。由於這類院舍並非由政府資助,而申請者是直接向有關院舍申請入住,因此,我們未能提供這類院舍的輪候人數及平均輪候時間等數據。
(三)在資助安老宿位方面,政府一直努力回應長者對宿位的需求,並已把資助安老宿位的整體供應,由一九九七年的約16,000個增至現時約26,000個,增幅約為60%。
政府會在二○○九及二○一○年於4間新建的合約院舍內提供共249個新增資助宿位,包括75個護理安老宿位以及174個護養院宿位,並會透過「改善買位計劃」繼續增加資助護理安老宿位的供應。另外,我們已預留了5個特建院址以興建新的合約安老院舍,並將會在未來數年陸續透過公開競投程序甄選院舍的營辦者,以進一步增加資助安老宿位的供應。
此外,合資格接受資助院舍照顧服務的長者,在輪候期間可選擇接受資助社區照顧服務。一般而言,長者可在短時間內獲編配合適的資助社區照顧服務,服務範圍包括起居照顧、護理服務、復康訓練、膳食及接送服務等。也有部分長者選擇在輪候期間入住私營安老院,這些長者如在經濟上需要協助,可申請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以應付有關開支。總括而言,截至二○○八年十一月底,在輪候資助安老宿位的長者當中,約有44%正接受不同形式的政府資助/服務,包括:
— 約11.2%正使用資助社區照顧服務,包括中心為本的日間照顧服務和家居為本的照顧服務;
— 約2.5%正使用護理程度較低的資助院舍照顧服務;以及
— 約29.8%正居於私營安老院內非資助宿位,並正領取綜援。
在殘疾人士住宿服務方面,政府同樣密切關注殘疾人士的需求。資助院舍的宿位已由一九九七年的約6,400個增至現時超過10,700個,增幅達67%。在二○○八—○九年度,我們預計可增加共439個宿位,總名額會達11,106個。此外,我們預計於二○一○年有兩間新的康復服務大樓投入服務,連同另一項原址擴充計劃,預計可提供共515個新增資助院舍名額。
政府會繼續密切注視服務的需求,並按《香港康復計劃方案》的建議,採取三管齊下的措施,包括:
(a)規管殘疾人士院舍,一方面可保證院舍質素,亦有助市場發展不同類型和營運方式的院舍;
(b)支持非政府機構發展自負盈虧院舍;以及
(c)繼續穩健地增加資助院舍的服務名額。
與此同時,政府一直致力發展日間照顧和社區支援服務,為殘疾人士提供所需的訓練和支援,讓他們能繼續留在家中生活,全面融入社會。
現時大部分資助宿位的輪候者,都有接受社署提供或資助的不同日間訓練、職業康復和社區支援服務,包括展能中心、庇護工場、輔助就業、嚴重殘疾人士日間照顧服務、家居康復訓練及支援服務等。這些按個別不同需要的殘疾人士提供的康復服務,一方面可確保輪候者得到所需的支援服務,繼續在社區生活,而另一方面也有助紓緩他們的家人或照顧者的負擔和壓力。政府現時共提供超過15,900個日間訓練和職業康復服務名額予有需要的殘疾人士。
在社區支援服務方面,我們亦引進了新的服務模式以改善服務。在二○○九年一月,社署正設立16間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透過整合家居訓練及支援服務,提供一站式服務,加強對在社區居住的殘疾人士及其家人的支援。此外,在二○○九年三月,政府亦會在天水圍成立首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提供綜合化的精神健康社區支援服務。
完
2009年1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