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香港文化中心管風琴課程畢業生呈獻多首聖誕樂章
**********************

  曾到過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欣賞音樂的觀眾,往往會被音樂廳內宏亮的管風琴所吸引。該座由奧地利著名管風琴製作公司萊格公司手製的管風琴,至今仍是全東南亞以機械操作的最大型管風琴。它風格獨特,音域極廣,音色豐富多姿,演奏效果變化多端,堪與管弦樂相比。

  為迎接聖誕及讓更多市民能欣賞管風琴演奏的動人音樂,文化中心將於明日(十二月十八日)晚上八時三十分在音樂廳舉行「『樂器之王』——管風琴教育系列二○○七年畢業生聖誕音樂會」,由多位管風琴課程的畢業生,聯同導師趙小玲、陳尚智及葉翠孃攜手演繹多首以聖誕為題的著名古典、宗教樂曲及民謠,以管風琴既雄偉又宏亮的音色,為觀眾獻上溫暖熱鬧的聖誕音樂夜。音樂會免費入場,門票現於文化中心詢問處派發。

  精選樂曲包括多首著名古典樂章,巴赫的《管風琴第二協奏曲,第一樂章,BWV593》及《神賜喜樂,BWV615》;韓德爾的《普世歡騰》及《聖嬰為我們降生》;伯埃爾曼的《歌德小步舞曲(選自歌德組曲),第二樂章,作品二十五》;衛特拿的《小伯利恆》;布雷爾的《C大調聖誕頌歌幻想曲》;達普的《聖誕頌歌第十首二重奏》及拉斯基的《東方三博士前奏曲》;並有多首流行樂曲和聖誕頌歌,如韋伯的《夜半歌聲》、阿當的《噢!聖善夜》;安德森的《乘坐雪橇》;郝特士的《聖誕老人到城了》及傳統樂曲如《我們聽到遠處天使的聲音》、《聖誕佳音》和《祝君聖誕快樂》。

  文化中心為推廣管風琴音樂及培養本地樂壇接班人,自一九九九年起,每年均舉辦「樂器之王」——管風琴教育系列,以特惠的收費向青少年提供優質的管風琴訓練,自二○○七年開始,計劃收生對象擴展至成人,冀能令管風琴表演藝術在本地紮根。

  此訓練計劃不單歷年來受到參與者、本地管風琴教育工作者推崇,在海外亦受到管風琴演藝和教育工作者的大力讚賞。「樂器之王」——管風琴教育系列雖是短期入門訓練課程,但卻影響了學員的升學選擇和生活,更帶來多姿多采的藝術人生。一些學員不但繼續進修,更將所學發揚光大,在校內推廣管風琴音樂或服務教會的活動。

  「樂器之王」——管風琴教育系列的課程於每年年中舉行,以青少年及成年初學者為對象。課程包括數次的「小組授課」及多次「個別指導及練習時段」,學員將會認識管風琴的基本操作原理及各組鍵盤和音栓的特色。

  有別於外國其他同類的訓練,只以電子管風琴作教學及練習,此計劃的所有學員均能以文化中心的管風琴作實際練習和上課。課程結束時,學員更可聯同導師參與在文化中心舉行的結業音樂會演出,向觀眾展示學習成果。申請人必須具備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八級鋼琴程度(或同等學歷)。

  查詢詳情,可致電二七三四 二○○九(音樂會)、二七三四 二八一九或二七三四 二八二○(課程),亦可瀏覽文化中心網址www.hkculturalcentre.gov.hk。



2008年12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58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