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環境局局長就「制訂低碳經濟路線圖」議案的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為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今日(十一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余若薇議員提出「制訂低碳經濟路線圖」的議案總結發言全文:

  正如我在開始發言時非常感謝議員今日提出這個動議,亦對此表示歡迎,我個人亦非常重視今次的動議辯論,因為這個是今年的施政報告及環境局的工作非常大的一個重點,我們在施政報告裡獲得行政長官無論在施政綱領,施政篇幅,以至在資源方面得到很大的支持,因此這是環境局未來工作非常重要的環節。

  有部份的議員包括黃毓民議員均知道我比較喜歡盡可能自己寫講稿,所以在今早我覺得這個辯論是一個好好的機會給我們,透過立法會向民眾講清楚在低碳經濟策略下政府正在做什麼工作。可惜的是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我令陪同我出席的同事都未能食午飯。不過在我們到達時收到團體表達的意見和在議事堂上的差不多三個小時裡,我覺得我們沒有白費這段時間,因為正如我剛才所言,我會用心聆聽各位提出的意見及問題,我覺得大部份議員的發言其實是支持政府或認同我們兩次在施政報告所提出的低碳經濟的方法,目標以至詳細的細節。雖然有部份議員就我們提出的工作仍有些質疑,但我亦聽到有議員在質疑之中所列舉的很多建議及看法,其實有不少是在我們的政策綱領裡有涵蓋的,甚至已有計劃落實執行。我想無論在議會外的民眾,或者是環保團體,以至在議會內的議員同事,我寧可大家有「恨鐵不成鋼」的迫切性,好過當我們推動政策或法案時,大家缺乏一份熱忱。我希望這份大家「肉緊」的情緒在未來這年當我們推出法案或政策時獲得同樣支持。我亦同意很多議員提出今天香港所面對的環境問題不單是口講或者一句口號,更加不是單打一條綠色的領帶或是穿一件襯色的外衣,或者是傳遞一個面具就可以解決問題。我知道市民要求政府要負起承擔的責任,確實推出可行有效的方法以應對我們作為全球一份子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作出實質的工作。請容許我用較多的時間,因今日的講稿比以往的厚,因有幾位議員在議案所提洋洋灑灑的有多項的工作,我相信若主席容許的話,讓我較為詳盡的解答。

  綜觀各位議員發言的意見來說,我覺得有幾點是比較可喜和值得鼓舞的。

(一)目標

  第一,在整個政策目標上,我覺得每一位議員都同意香港必需要建立一個低碳經濟,這個政策目標是一個合理,合乎香港發展需要,有利持續發展,有助香港增強競爭力,及在民生方面,有助改善生活的政策方向。各議員的發言,不約而同,同意和肯定這個方向。這個和政府的看法是一致的,香港作為一個發達城市,國際都會,以及地球村的一員,我們有責任,亦有義務為自身利益和全球福祉,減低排放,為應對氣候變化,出一分力。

(二)策略

  在策略方面已經不是一個空談的做法,而必需要有實質的措施。減排節能,提升能效是絕對適合香港發展的有效方針。在這一個論點上,有兩個數字清楚指出是否有效應對這問題。這些數字是:

(1)62%碳排放來自香港本土的發電;
(2)89%電力耗用是用於建築物。

  要有效處理或縮小我們的碳足印,其實要朝著很多議員都提到的清潔能源的使用,以及建築物能源效益。

  在清潔能源的應用上,議員清楚看到政府的決心、努力和具體方案。自去年以來,我們透過新定的電力管制計劃協議,加入條款, 除了處理經濟方面,即降低准許利潤之外,首次採用賞罰機制,即梁美芬議員剛才所提的carrot and stick,嚴格監控和管制兩電的排放。

  議會在上一屆亦幫我們修訂了《空氣污染管制條例》,今屆亦著手去處理技術的備忘錄,確實為兩間電力公司的電擳q立減排的上限,並透過有法律效力的方式,嚴格監控兩電的排放。

  政府為使發電所用的能源逐步轉向較清潔燃料,8月底我們與中央簽訂能源備忘錄,確保電力公司在未來20年,有清潔能源可用,包括核能和天然氣的供應,藉此減少空氣污染,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建築物能源效益方面,如果我們不論公共屋h、商業樓宇或是住宅樓宇,如果我們能夠在家居以至公眾地方都減少能源的使用,或提升能源的效益,這不單是個人、家庭或企業得益,而實際上可以減少我們的碳排放。我在開始時提過,過往一年我們成功地透過議會和在坊間經過諮詢,同意今年要提出法案,強制執行建築物能源效益的方案。

  我們亦不是只靠這個法案,其實在施政報告中已提出撥出相當大的款項,兩個項目合計四億五千萬元,鼓勵全民參予碳審計,以及改善工程,這與剛才很多位議員的發言是一致的,我亦希望在來年開始這些工作。

(三)方法

  政府訂立了策略和目標之後,在方法上有三個重點值得和大家分享,不少議員發言時,都觸及並認同上述的方針。

  第一,政府必需帶頭在基建項目投資;第二,有時要透過法例的訂立,去管制或規定一個起碼的標準;第三,一定要透過市民或企業一同參予。這三方面必定要一齊去做。

  我借這個機會用實質例子向議員說明這是什麼工作,為何我們覺得這不是議員所擔心的空談。第一方面,我們說政府的投資建設時,過往兩年即使去年的施政報告裡如果除了十大基建外,其實在環境上的資源投放作為一個單獨項目,我們可能是獲得最大資源增加的其中一個政策局,若在實質投資中,我舉一個例子,在啟德發展區作為一個新發展區建立區域供冷系統,有助減少透過個別樓宇自己設立的冷氣可以減少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五的電費,在碳排放裡減少每年達到六萬公噸。我們會汲取在啟德這個新區的成效,將來在其他的新區域若有相同的效益時會繼續這個工作。例如政府在未來幾年有幾個重要環保設施,包括污泥處理廠和綜合焚化設施,都可以轉廢為能,亦有議員剛才提及如何用一個處理廢物轉為能源生產的方式。這兩個設施本身已可以提供相等於十萬戶用電量的替代電力能源,亦可減少過四十六萬噸碳排放。

  我們需要立法規管,建立最低及有效標準去提升社會整體能源效益,我剛才已說了,建築物能源效益強制立法在完全推行後,不單可為新建樓宇及現有的樓宇可以訂立一個最低的標準,可節省能源,首十年估計可減少碳排放二百萬噸。

  建築物能源效益的做法已涵蓋剛才多位議員所提到的建築物的照明,升降機,冷氣,以至公眾電力裝置等等,都可以透過這個新的法例訂明一些最低標準,所以我在此希望當我們提交法案時會得到議員的支持。

  立法會過往一年訂立的能源標籤,我們今年會繼續推行至其他的產品,亦回應議員包括梁家傑議員剛才提到鎢絲燈泡的取代,其實我們和其他世界發達城市都有相同的想法,我們都會朝著這個方向去做,但無論是立法或是政府投放,若沒有市民的參與,可能我們得回的結果未必會這樣有效,所以今年在施政報告所撥出的四億五千萬元,希望可以透過一個經濟誘因,一個直接的資助,或者是配對基金的形式使到建築物的使用者包括住戶、工商業企業可以參與能源審計,可以了解自己的大夏有多少空間可以減少能源的耗用,而在兩間電力公司的新的規管計劃協議中,在未來五年我們亦已要求會撥出一億八千萬元以貸款形式給客戶進行加強能源效益的工作。

  所以除了政府外,兩間電力公司亦都要做。在新一份的管制協議裡,亦給予電力公司百分之十一的一個較高的准許利潤,以鼓勵引入再生能源的應用及發展。

  上述的措施已說明政府銳意推動低碳經濟,並提出具有成效的措施,鼓勵全民和企業的參與。當然這亦都要得到立法會將來的支持,但我們深信,這些措施有助鞏固香港現時作為一個具有能源效益城市的一些條件。有人會問香港的碳排放的情況如何,容許我在這裡給大家一些數字作為參考,按亞太經合組織資料顯示,香港的人均計算的電力使用量,較區內其他先進經濟體系低約五分一至六成。在二零零六年,香港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四千五百萬公噸,佔全球排放量的千份之一。

  按人均計算,近年每人平均的碳排放約為六點六公噸,比新加坡、日本、英國、美國及澳洲為低。而六點六公噸相對其他城市來說是相若或者是較低的數字。

  當然,從很多經濟或環保專家來看,全球最理想的人均的碳排放量是兩噸左右。但比起一些歐美國家如美國二十四公噸、澳洲二十八公噸、日本十公噸,新加坡九公噸,香港是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

  而按聯合國資料,香港每單位GDP的碳排放量按購買力平價計,比上述國家低百分之四十四至六十七。儘管如此,我提交這些數字不是說我們做得多麼好,而是我們做得多麼好都好,其實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我特別引述一些專家所說若全球去做的話,平均最理想的是要回到每人兩公噸左右。當然這個工作是要共同努力及付出代價。

  主席,就幾位議員在議案提出不同的個別情況,容許我作一些回應。

參考外國例子
------

  幾位議員提到要參考外國例子制訂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及措施,我們完全贊同,亦確實是這樣做。我們不單參考外國的例子,其實亦有參與國際的工作。除了我剛才所講亞太經合組織的工作,認同它們共同制定的標準外,我們亦於去年十月參加了「C40城市氣候變化領袖組織」,希望藉與其它C40的成員,包括倫敦、東京、紐約、北京、上海、悉尼等城市政府互相溝通,大家交流在這方面的經驗。我們覺得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會,在這一方面必須要履行責任,互相觀摩對抗全球暖化及減少溫室排放的經驗。

  其實,國際間的合作和觀摩,對合力應對氣候變化是有幫助。近期我到其他地方訪問時,也有特別互相引證或者比較大家的措施。

  例如,未來數年我們興建的區域供冷系統,污泥處理設施,綜合廢物處理設施等,其他地方都有,我們香港將來興建的都是較具規模,而水平會更加完善。這些轉廢為能的設施,其實可以互相借鏡和學習。

  例如有其他國家及城市,以貸款方式鼓勵節能裝置的更換,譬如倫敦市是這樣。香港現時我們希望採取的方法是資金的配對和直接資助,兩種不同方法,其實我們將來可以引證和互相比較,看看那一種的成效較好。

  甘乃威議員在修正案內有提及汽車能源(效益)資料庫的建議,其實機電工程署自1997年起,已透過匯編「香港能源最終用途數據」,掌握本港運輸方面使用能源的情況。資料庫每年更新一次,讓市民了解情況。此外,機電工程署研製了一套基準軟件供市民計算汽車能源消耗量,並與同類型車輛比較,從而訂立能源消耗量的目標和節省的方式。  

  我非常贊成很多議員提到處理低碳經濟時,必須透過經濟誘因,盡量鼓勵市民參與節約。在這一方面,除了我剛才提及政府會提供四億五千萬資助碳審計和改善工程外,現時亦有其他的經濟措施在這一方面做功夫,包括在現有稅制內鼓勵樓宇業主安裝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發電)設施。由2008-09課稅年度開始,可再生能源裝置及在機電工程署「香港建築物能源效益註冊計劃」下註冊的屋宇裝備裝置可獲稅務減免。另外,有許多議員剛才提及,公共屋h或者房屋組織都有一些資助計劃,包括香港房屋協會(房協)的「樓宇管理維修綜合計劃」,屋宇署的「改善樓宇安全綜合貸款計劃」,和「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亦都包括能源裝置的津貼。

開放電網
----

  有議員提到開放電網的情況,早在年初我們簽訂新的規管協議時,我曾經承諾會在下一個規管期內(即2008至2018年),為開放電力市場作準備,包括設計新的市場機制及相關規管框架。當然,開放電力市場會涉及許多規管和法律上的問題,我們需要從長計議。

  如果透過電網的接駁,容許用戶和電力公司達成一些協議,鼓勵他們使用再生能源,我認為這個建議是一個合理的做法。在兩電新的《管制計劃協議》下,兩電已制訂劃一的電網接駁安排,以便為市民使用嵌入式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用戶提供後備電源;兩電將會推廣這項安排,進一步鼓勵可再生能源的應用。至於甘乃威議員在議案內建議容許用戶與電力公司互相買賣電力,現時在新《管制計劃協議》下,兩電可因應有關個案,例如在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出現發電過剩的情況,與電力公司相討。當然,有關設備操作必須符合相關法例的要求。

  陳克勤議員提到,希望與電力公司商討在客戶電費帳單上列出碳排放量,協助用戶進行碳審計。雖然梁美芬議員好像不大同意,我覺得這是一個頗有建設性的意見,雖然我們未必可以單方面規定,我覺得這個建議值得提出,向電力公司反映,因為兩間電力公司和很多機構一樣,都已經參加了「綠色香港?碳審計」的計劃,我相信這與我們現在推行的工作方向一致。

 
推動可再生能源使用
---------

  有議員提到使用再生能源,作為應付氣候變化的措施之一,在這方面政府與議員的想法是一致的。事實上,在政府在與兩電所達成的新管制計劃中,已為兩電提供經濟誘因,鼓勵他們使用、引入或者發展可再生能源。不過在香港本身的地理環境下,很廣泛地使用一些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好像太陽能和風能,未必太合乎化算。但我們亦會與廣東省討論如何推廣兩地合作,促進兩地再生能源的發展和使用。

  縱使香港受到自己地理環境所影響,未必可以大規模應用再生能源,但現時兩間電力公司亦有就風力發電做一些計劃。除了在南丫島設立的試驗式的風力發電站外,兩間電力公司亦有計劃研究具商業規模的(風力)發電計劃。除此以外,值得和大家分享的是煤氣有限公司與政府有一個協定,在我們其中一個堆填區裡面,將甲烷氣體作為生產煤氣之用,這亦是一個再生能源的使用。將來如果我們建立一個新科技焚化垃圾發電,亦會是再生能源在香港使用的項目之一。

  至於甘乃威議員建議在公共設施上設立太陽能發電設備,事實上我們現時已有安排,訂出政府新工程及裝置採用可再生能源科技的要求。剛才有幾位議員,尤其是房委會的成員都提及,現時有一些屋h,包括藍田h重建第7、第8期其中三座住宅樓宇屋頂,和部分有蓋的行人道上,有計劃舖設太陽能光伏板供電,預期可於2009年開始使用。此外,房委會亦會在東隧旁第5期安裝規模相若的太陽能光伏板發電系統,預期可於2010年落成使用。我亦同意議員所講,如果這些設備或者政策值得推廣到其他屋h的時候,我相信房委會、政府樂意繼續做推廣的工作。

  天台綠化、垂直綠化等,亦都是注資後的環境及保育基金大力撥款贊助的項目。過往一年我們看到有很多學校和志願團體朝著這個方向,獲得撥款,進行綠化。

  在推動私人發展商安裝可再生能源設備方面,政府已於去年推出「香港可再生能源網」,向公慾雯虷U種可再生能源技術,包括處理方法、技術大綱、應用考慮等,亦將一些可應用技術和成功的個案放上網,包括一些供應商名單,希望社會整體能夠更加善用這些新發展的服務。

與鄰近地區合作
-------

  很多議員提到,區域合作對這工作十分重要,大家都記得我們無論在施政報告或在過去一年,我們都強調與廣東省加強發展再生能源及改善環境等方面的合作。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與廣東省政府共同構建一個「綠色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這概念函蓋了議員所關心的問題,如何在2010年的空氣質素減排指標之後,繼續去訂立一些新的目標,但新的討論合作,不單在空氣方面,亦包括如何拓展清潔能源,優化能源組合以至循環經濟等方面的合作,我們會透過粵港兩地聯絡的機制,深入討論這話題,在適當時候我們會將有關討論或者成果向大家匯報。

  陳克勤議員亦提出政府應積極發展本港及跨境碳交易機制,有很多議員亦提到,香港其實可以作為一個碳交易的地點,因為香港本身是一個財經的中心。其實在今年六月六日政府已公佈《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實施安排》。這個安排其實是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內所提出的一些具體措施,容許香港的公司和外國的機構合作,在香港開展清潔發展機制的項目,一方面減少香港的溫室氣體排放,而另一方面香港亦可透過出售從有關項目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排量」,以協助其他發達國家達致其減排目標。此外,我亦樂意見到香港交易所明確表示會就設立碳交易機制進行研究,看可否拓展碳交易的市場,我們覺得在政策或民間進一步推動一個低碳經濟的同時,如果在碳交易方面有一個市場的時候,兩者可以相輔相承。

成立「低排放區」及提高寬減環保車輛首次登記稅計劃的減免稅率和稅額上限
----------------------------------

  有議員提及設立「低排放區」,減少汽車排放,協助減低污染,我十分明白亦同意,我們在過往的時間中就寬減環保車輛首次登記稅計劃及其他措施,亦有鼓勵市民盡量去使用環保汽車。

  政府從二○○七年四月起,透過寬減首次登記稅百份之三十,每輛以五萬港元為限,鼓勵市民選用環保汽車,現時本地市場已有20款環保汽油私家車可供選擇,較計劃實施前增加了百份之五十。截至二○○八年十月底,我們已收到約六千四百宗申請,其中超過六千三百宗已獲得批准,這個數目佔新登記私家車全數約百份之十一。

  甘乃威議員提及「低排放區」,我們在前一次會議中,副局長亦就此問題作出回應。我們已與運輸署及專營巴士公司就設置「低排放區」展開商討。

  就交通減排方面,大家都明白必須要注意,除能源方面,下一個我們要看到主要碳排放污染源頭就來自交通,大家還記得,我們在本周一的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上,亦提交文件就如何一方面延展對歐盟前期汽車換車資助的同時,是否應想一想日後是否需要增加舊車,尤其是年屆十多年以上的車輛牌照費。

  可惜,與會的議員似乎對有關的建議,未有給予很大的支持。希望大家在考慮經濟誘因的同時,亦可能有其他方法,長遠而言要一併考慮,在整體措施而言,不能只單靠經濟誘因。

 
研究將本地火力發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納入管制
---------------------

  有議員建議政府應研究將本地火力發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納入管制,限制兩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立法會於本年初審議《2008年空氣污染管制(修訂)條例草案》時,政府已就有關議題與立法會作詳細討論,已獲議員接納。我在此希望重申一點,就是在制定規管電廠的氣體排放類別和排放上限時,我們必須全面考慮減排所需的技術是否成熟及實際的可行性。因為我們現時仍未有成熟的技術能減少、收集及存儲燃燒石化燃料所產生的溫室氣體,若要達到這方面,一定要視乎技術方面能否做到。

  外國有建議以Carbon Capture 碳儲存的方法,將工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收集、儲存。我在近月的外地訪問中,也有特別留意這方面的經驗。但以我所得資料,這些建議大多仍在研究和試驗階段,尚未見有廣泛應用。因此,我們並無基礎以限制性方式,將二氧化碳納入火力發電的排放管制之內。大眾非常關注的世尷躓蟢霂屨引,亦並沒有將二氧化碳列入管制清單之中。

  反而,政府在現時能源政策中提出的方法,正是希望要減低發電時二氧化碳的排放,這包括我們剛才提過的盡量去增加清潔能源,包括天然氣使用的比例,使我們由燃煤發電走向更清潔能源。而八月份簽署的能源備忘錄,以至我們近期所採取的措施,其實都是希望將火力發電或者燃煤發電所產生的排放逐步減少。

收緊目前的空氣質素標準
-----------

  在動議案和修訂討論中,很多人提及政府須如何收緊空氣質素標準,這方面政府與民眾的意念和目標都是一致的。我亦多次指出,現行香港的空氣質素指標落伍,急須更新。因此,我們在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會按世尷漯躓蟢霂屨引,為香港定立新的指標藍本。因此,政府有決心提出方案。

  剛才梁國雄議員引述團體提問,為什麼香港不採納世擘郱ョA為什麼無特定時間表,為什麼不全面採納世擘郱レ茩n按階段執行,其實剛才接信時已與這些團體交待過。其實香港並非不接納世擘郱ョA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們會按世擘郱ロ@為藍本,並針對市民的公眾健康作為基礎。不過在訂立香港空氣質素的新指標時,我們並非只談標準,而是提出一籃子方案,這方案包括不同措施、包括能源方面以至交通運輸方面,政府要做的就是將這一籃子方案提出作為討論基礎,我們希望明年年初就空氣質素的指標有不同方案,包括時間表、成效和代價與公眾提出討論。

  有人提及究竟世尷獐郱ヲO嚴或緊,最重要是視乎香港的空氣質素指標與世嬪@一比較。單就二氧化硫問題,現時香港的標準,在24小時內的上限是350單位,世尷獐郱レb第一期已是125 單位,即現時我們標準的三份之一,如要採取最終指引,則需達至20單位,即由現在標準降低超過九成多。在PM2.5中,現時我們沒有這個標準,而世擘郱ヱh嚴謹很多,這不是難與不難問題,而是用什麼方式去做,這兩個標準之間存茪@個空間,世嶼O容許亦建議不同地方按照自己實際情況去制定方案及步驟,我們亦會按照這方式將不同方案或時間表提出與公眾討論。

 
結語
--

  主席先生,我感謝議員就政府提出建立一個低耗能低碳經濟作為一個施政藍本,我們明白這不單是一個環境政策,亦為一個發展政策,我們深切體會所提出的政策措施,必須切實可行及具有效益,亦必須透過這些措施鼓勵市民,企業及社會整体的參與,我們亦會掌握現有機遇,在經濟不明朗時,更需要及早推出政策,因這些政策固本培原,幫助企業減少成本,提高效能。特首在亞太經合會議提及我們不會減少在環保方面的投放,亦希望在推行這些措施時,不單能做成雙贏局面,既接受環境改變,亦可令市民得益,亦希望透過這些討論,甚至爭論,喚起全民面對全球暖化問題的關心。

  主席,我再次感謝議員就此問題提出很多意見,亦希望將來無論在環境事務委員會,經濟事務委員會以至大會上,當我們有法案提出時,希望議員繼續支持我們,多謝。



2008年11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1時17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