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
************************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日(十月三日)出席香港青年會主辦的香港青年「兩岸三地青年台灣經濟及社會環境研習團」啟動禮。以下是他的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饒(桂珠)主席、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我和我的同事十分高興今日有機會參加「兩岸三地青年台灣經濟及社會環境研習團」啟程往台灣前的啟動儀式。

  我們多年以來一直十分看重港台之間的關係和工作。今日我簡單向大家談談政府對台工作的政策及如何看兩岸關係的大局。在政策方面,我們十分看重與台灣的經貿關係,以及各方面的交流。在經貿關係方面,台灣是香港第四大貿易伙伴。在去年,港台之間的雙邊貿易總額超過2580億港元。每年有220萬人次從台灣到香港訪問、旅遊及經商,而從香港到台灣的旅客也有超過三十萬人次。經貿的關係及文化、人員的往來非常頻密。

  近年我們亦大力推動該等工作,今年是從兩方面進行。第一方面,香港的貿易發展局已申請在台北開設代表辦事處,這會是首次有香港的半官方、法定機構在台灣開設辦事處。這是重要的一步,亦標誌著特區政府十分看重港台間的關係及長遠發展。

  另一方面,在數月前我們向台灣方面提出期望成立一個港台經貿合作委員會。這類委員會由民間企業組成,但獲特區政府支持。我們與其他大的貿易夥伴,如美國、歐盟、日本等經濟體系都有設立類似的雙邊、對等、由民間企業組成而由兩地政府支持的經濟合作委員會。台灣方面亦很積極,歡迎這建議。我們往後會繼續跟進這方面的工作。

  再看大局,大家可能會記得,連戰主席在三年前獲北京邀請到內地訪問。當時是開展了一個新的局面,建立了兩岸之間黨對黨溝通的新的渠道和合作模式。在過去幾年所做的工作,從今年三月台灣大選中見到新的進展。自從國民黨藍營再次在台灣主政後,兩岸關係可以再上另一個台階。大家可以見到,幾個月前海基會和海協會重新開始商討如何提升兩岸關係。

  香港特區政府亦預先作好準備。過去幾年,我們在多方面聯絡和歡迎從台灣來的訪問團及其他訪客。在政界方面,不論藍、綠陣營的立法委員、市政府的領導層和議員及他們的官員,我們都歡迎,亦有很多實務和市政的交流。在過去這段日子,每逢暑期,我們都會歡迎從台灣來香港的訪問團,他們很多時在訪問香港後便會前往內地。香港亦有青年訪問團前往台灣和內地訪問,就像大家今次這樣。就兩岸新的局面,我們預期將來會有很大的潛力可以發揮,亦希望在經歷了二○○五至二○○八年的幾個關鍵里程碑後,兩岸關係今後可以逐步提升。

  特區政府方面亦會配合中央的對台政策,加強與台灣方面的聯繫和交流。例如,香港和內地已經簽訂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我們希望不論是內地或台灣的企業,在「三通」落實的情況下,會更加蓬勃開展,待這些企業發展成熟時,都從內地和台灣來香港的金融市場上市。

  不時有人問現在兩岸關係提升,「三通」早晚落實,香港會否擔心受到影響?其實特區政府完全不擔心。在經貿方面,我們的轉口貿易、訪客等,在短期可能會有輕微的退減,但長遠而言,如果「兩岸四地」的經濟區域擴展起來,香港必定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整體而言,經過過去幾年開展了新的局面,我們對台灣現在是非常積極地推動各方面的交流工作,從經貿、文化和其他方面做起。

  二○○八年是國家改革開放三十年。我看各位同學大部分是在九十年代出生的,可能有少部分團員是在八十年代出生的。大家都看見到,承接國家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在九七年前後香港得以順利回歸,並在回歸後得到新的發展空間。我們也很希望可以看見,在兩岸關係提升的情況下,台灣同胞亦同樣得到新的發展空間。我們本來就擁有共同的五千年文化和歷史。在九七年,我們看到香港這個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得到解決;在九九年,我們亦看到澳門這個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得到解決。我很有信心,在我們這一代和你們那一代的有生之年,可以見證到兩岸關係取得突破性的發展,以及歷史遺留下來的第三個問題──台灣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今次你們的「飛」和「行」起碼合共數千里路。我謹祝願你們的研習團圓滿成功,多謝大家。



2008年10月3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0時0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