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二○○八年首半年毒品情況
************

  根據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的數字,二○○八年首半年被呈報的二十一歲以下吸毒人數(2,064人)比二○○七年同期(1,686人)增加了22.4%。

  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會)委員在今日(九月二十六日)舉行的季度會議中,聽取了最新毒品情況的簡報。

  委員得悉二○○八年首半年被呈報的吸毒人數為8,657人,比二○○七年同期(8,354人)增加了3.6%。

  海洛英仍是最常被吸食的毒品,但吸食的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8%。

  吸食危害精神毒品的總人數(4,734人),延續由二○○七年年底開始的趨勢,持續高於吸食海洛英的人數(4,643人)。

  氯胺酮(俗稱「K仔」)仍然是最常被吸食的危害精神毒品,被呈報的吸食人數增加了28.1%(由2,231人增加至2,858人),當中61%的吸食者為二十一歲以下年青人。

  吸食可卡因的人數急升63.7%(由245人增加至401人),吸食三唑侖/咪達唑侖/佐匹克隆(俗稱「白瓜子」/「藍精靈」)的人數則減少了34.1%(由1,211人下降至798人)。吸食「搖頭丸」、大麻及硝甲西泮(俗稱「五仔」)的人數亦有所減少,減幅分別為8.6%,4.1%及17.9%。

  委員亦知悉年青吸毒者最常吸毒的地點為家中或朋友家中(65.5%)、休憩地方或公園或公廁(40.7%)及的士高或卡拉OK(32.6%)。

  委員又討論了由青少年毒品問題專責小組建議推行的「友出路」關懷青少年計劃,他們認為計劃能有效及持續地打擊青少年吸毒及其他青少年問題,並有助在社會締造一個無毒和關懷的文化。各委員將會積極參與,並協助推廣計劃。

  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蔡元雲醫生表示,委員十分高興得悉眾多重要的界別已率先承諾支持該計劃。

  蔡醫生補充說:「我們歡迎社會各界加入『友出路』的行列,為年青一代鋪設更好前路。」

  禁毒專員黃碧兒說,政府部門將會與社會各界合作,協助青少年遠離毒品。

  「『友出路』計劃提供了很多途徑予社會大眾以各種形式幫助年青人。政府會加強與各持份者包括地區及社區組織、專業團體、宗教團體、商界及義工等緊密合作,以確保計劃成功。」

  黃碧兒說:「我們亦已在九月中播放第二批電視宣傳短片及電台宣傳聲帶,以進一步提升公眾對青少年毒品問題的意識。我們亦會透過舉辦短片創作比賽及戲劇工作坊等不同途徑,來宣傳禁毒信息。」



2008年9月26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8時07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