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政府繼續協助業界面對內地加工貿易政策調整(附圖)
******************************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今日(九月二十六日)出席支援加工貿易專責小組第七次會議時承諾,政府會繼續協助業界,應付內地加工貿易政策調整所帶來的挑戰。

  今次是劉吳惠蘭自出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以來,首次舉行的專責小組會議。

  劉吳惠蘭表示,政府明白港資企業因為內地近年推出多項政策調整或新措施,以及其他經濟因素,正面對非常嚴峻的考驗。

  「自專責小組成立以來,我們透過會議及其他聯絡方式,進行了大量工作,包括向業界提供中央及地方層面有關加工貿易政策及措施的最新資料,並收集業界的意見及建議,藉不同場合向內地相關單位反映。」

  劉吳惠蘭說,經特區政府反映後,內地當局亦理解到業界面對的困難及需要,並採取了一些紓緩及協助措施,其中包括允許企業以保付保函等形式繳納台賬保證金,紓緩了業界流動資金的壓力;允許企業轉型時,把原進口設備不作價結轉到新企業,而廣東省亦推出了實現「不停產轉型」的相應操作指引;以及調高了紡織品、服裝等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率,由以往的百分之十一提高至百分之十三。

  「為鼓勵業界轉移,政府和有關機構亦曾組織了業界,考察商務部認定的加工貿易轉移承接地,包括湖南郴州、江西贛州、湖北武漢、廣西南寧等,並向當地領導反映港商的關注。」

  劉吳惠蘭亦在會上向小組成員簡介她上周訪京期間,與中央有關部委談及加工貿易政策調整的最新方向,並與成員討論其他相關事宜,包括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有關加工貿易的成果;廣東省支援企業升級、轉型、和省內轉移的措施;江西贛州承接加工貿易的新出台優惠措施;與生產力促進局合辦的「升轉一站通」計劃的進展等。

  「升轉一站通」計劃自今年六月中啟動以來,已在粵港兩地舉辦了一連串針對不同業界需要的研討會,參加人數逾二千五百人;並已與各機構及商會完成發展十項新服務及產品,協助業界轉型、升級、和轉移。

  因應內地加工貿易政策調整,政府在去年七月成立支援加工貿易專責小組,與來自業界、工業支援機構及政府政策局、部門的代表,一起商討如何協助在內地從事製造業的港資企業,面對內地各項政策調整,以及推動轉型、升級和轉移,以加強企業的競爭力。



2008年9月26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7時22分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