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環境局局長就「積極推動廢物回收及循環再造」議案首次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為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今日(七月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方剛議員提出「積極推動廢物回收及循環再造」的議案首次發言全文:

主席女士:

  我首先感謝方剛議員提出這項議案,我亦感謝蔡素玉議員、單仲偕議員和余若薇議員所提出的修正案。固體廢物的管理是市民大眾非常關注的議題,尤其是當我們從新聞片段看到海外某些地方,因廢物管理出了問題而引起的「惡果」,我們更能深切體會到一個全面和長遠的廢物管理策略的重要性。

  我們亦看到過往差不多與我們同時提出購物袋徵費的地方,例如內地,雖然與我們提出的時間差不多,但他們的執行已經全面全國落實。我年初到三藩市的時候,見到一些相同的議案在他們的議會通過所需的時間都比我們短。今天是我們的產品環保責任制法案恢復二讀前一星期,議員就整個廢物回收、循環再造問題提出的議案,都是正合時宜。

  為了處理香港嚴重和迫切的固體廢物問題,政府在2005年已發表了「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 (2005–2014)」,提出了一整套的政策措施,從多個層次、多個角度茪漶A以達致減少廢物、推動回收和循環再造、以及大幅減少廢物棄置量的政策目標。

  廢物回收及循環再造是整體廢物管理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亦是「政策大綱」內除了源頭減廢以外的重點。廢物回收不單可減少棄置於堆填區的廢物,更可把有用的物料循環再造,以減少地球資源的耗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政府對廢物回收和循環再造的推動和支援是全方位的,亦與今日的議案和修正案所建議的方向一致。

  在廢物的源頭方面,我們在屋苑和工商業樓宇推行了廢物源頭分類計劃,把有用的物料從一般的廢物中篩選出來,以供回收和循環再造。同樣地,分佈於全港的三色回收桶亦是一項輔助性的措施,把有用的物料供應給回收商和循環再造商,而食物環境壎芵p和其承辦商在這方面亦提供物流上的支援。

  我們亦希望繼去年得到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注資後,將來在地方上能夠聯絡各個居民團體在這方面多做工作,更加深化源頭分類工作。

  「政策大綱」內所建議的生產者責任計劃已逐步落實。「產品環保責任條例草案」的立法工作已接近完成,並會在下星期三的立法會會議上恢復二讀和三讀。我懇請議員支持這個為生產者責任計劃提供法律框架的條例草案,為推動回收和循環再造邁出重要的一步。除了落實以「污染者自付」為原則的塑膠購物袋環保徵費外,我們在今年上半年亦已先後推出全港性的「電腦回收計劃」和「慳電膽及光管回收計劃」。這兩個回收計劃與2005年推行的「充電池回收計劃」都是由業界直接參與和資助的,正正體現了「生產者責任」的理念。

  在回收物料供應穩定的大前提下,我們亦積極推動回收業和循環再造業的發展。我們透過屯門的環保園提供長期和租金相宜的用地,供回收及循環再造業界使用。我們亦在市區較便利的地點提供短期租約土地供業界使用,以便利回收的工作。我亦同意在香港推行環保園並不容易,譬如相對於內地一些較有規模的回收及循環再造業,我們未必有最好的條件。在推行環保園的工作,我們亦汲取教訓,開始時有一些招標的土地未如理想,但我們亦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將土地逐一批出,使回收業可以逐步推行。而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更提供直接的資助,以推動回收和循環再造業的研究和技術示範項目。

  至於回收和循環再造產品的出路方面,政府亦已實施了綠色採購政策。就某些常用的產品而言,政府只會購買符合特定環保規格的產品,例如文具、影印機等。此外,個別的環保元素亦可在選購評審時獲得加分。

  廢物回收和循環再造除了需要硬件外,亦需要軟件的配合,即社會各界和市民大眾的積極參與。因此,我在上任以來都非常重視公眾教育和宣傳的工作。我相信議員都有留意到我們「綠色香港」的公眾宣傳計劃,鼓勵市民從生活上的細節做起,特別是在減廢、分類回收和循環再造方面。

  雖然香港在廢物回收和循環再造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礎,而我們去年百分之四十五的回收率,比起其他發展度相若的地方亦並不遜色。但正如今日議案和修正案所述,廢物回收和循環再造還有很多可以改善和發展的空間,而政府定當全力推動。

  主席女士,這是我就回收和循環再造方面的工作的一個較為概括性的介紹,至於剛才方剛議員、蔡素玉議員、單仲偕議員和余若薇議員提出的問題和意見,我會在稍後聽畢其他議員發言後再作更詳細的回應。

  多謝主席女士。



2008年7月3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2時05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