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九題:緊急事故警報系統
**************

  以下為保安局局長李少光今日(六月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何俊仁議員的提問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本人得悉,內地及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主要城市均設有防空及緊急事故鳴聲警報設施。該等城市會定期響起警報,以測試該等設施,以及作為提供公眾教育的一種途徑。該等城市並設有政府指定的防空或緊急避難所,以對大型災難事故的發生作準備。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本港有否該等設施;若有,設施的地點和配備等詳情;若否,原因為何?

(二) 除上述設施外,現時本港有否其他類似的緊急設施及配備;若有,詳情為何?

(三) 有否推行或計劃推行有關大型災難事故的教育政策或措施;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女士:

(一) 香港並沒有防空及緊急事故鳴聲響報設施。當有緊急事故發生,特區政府會第一時間透過電台、電視台和政府新聞網發出警告,讓市民盡快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香港的資訊系統和網絡非常發達,現行的警報系統已廣泛地使用於颱風、暴雨、水浸、山泥傾瀉等緊急事故,市民對這套警報系統亦十分熟悉,多年來行之有效。此外,如遇上緊急事故,民政事務署和社會福利署亦會按應急預案,設立臨時收容中心及服務諮詢站,為災民進行登記和提供所需的應急物資等。

(二) 除上述警報系統和臨時收容設施外,特區政府的緊急服務隊伍具有充足的救援經驗及應急裝備,隨時應付各類不同的緊急事故。各隊伍均制定了應變計劃,並會安排定期演練,包括跨部門聯合演習,以測試和加強各隊伍之間的協調和合作,確保政府部門能夠迅速有效地處理各種緊急事故。

(三) 政府各部門均按需要採取不同方式,提醒市民面對各類型緊急事故時須留意的事情。舉例來說,保安局出版了一本名為「趨吉避凶-簡易守則」的小冊子,提供一些簡單有效的建議,幫助市民在發生天災或嚴重意外時如何減低危險及保護性命和財產。這本小冊子已分發到各區民政事務署、社會福利署及學校,供市民及學生索閱。公眾人士亦可在保安局網頁瀏覽小冊子的內容。事實上,香港天文台亦不時舉辦大型講座,以提高市民對自然災害的認識,如二○○五年的「地震與海嘯」,及在二○○七年十一月舉辦的「地動山搖」等。在二○○五年中至二○○六年中,特區政府多個部門,包括保安局、土木工程拓展署、渠務署、天文台等亦舉辦了一個名為「晴天行動」的跨部門大型公民教育活動,主要內容包括老師工作坊、普及科學講座、電視節目、拯救演習和大型展覽等,以提高市民對自然災難的認識,加強防備,減低風險。保安局會與其他政策局和部門,包括教育局和天文台等繼續按需要舉辦類似活動。



2008年6月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09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