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一題:發展單車徑
************

  以下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今日(六月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涂謹申議員的提問所作的書面答覆:

問題:

  運輸署在二○○四年公布的《騎單車研究最終報告》建議,由於當時的安全條件及基礎(包括香港路面限制及騎單車人士的騎單車習慣)並不完善,當時不是擴展騎單車角色的好時間。然而,根據土木工程拓展署網站的資料,政府會將新界區多條獨立的單車徑連接起來成為新界單車徑網絡。該署亦於早前建議在計劃中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上興建臨海單車徑。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會否參考土木工程拓展署的上述建議,於規劃新發展區(例如西九龍填海區)時考慮在該等地區興建更多單車徑,以加強單車作為輔助交通工具的角色;

(二)會否計劃在紅磡海濱及多條規劃中的海濱長廊興建單車徑;

(三)鑑於北京市當局最近資助私人機構於市內多個地鐵站外提供單車租賃服務,以改善市中心商業區的交通擠塞及空氣污染問題,政府會否參考該項安排及外地類似的政策方向,研究在本港作出類似安排;及

(四)因應上述改善新界區的單車徑網絡的計劃,政府有否就發展單車旅遊進行研究?

答覆:

主席女士:

(一)由於香港已有完善的道路網絡及公共交通系統,而一般道路的汽車流量甚高,路面位置有限,基於道路安全的考慮,我們並不鼓勵市民在市區以單車作為交通工具。但是,政府在規劃新市鎮及新發展地區時,會適當考慮提供單車徑及有關輔助設施作為消閒、康樂及旅遊用途的可行性。

  現時,啟德規劃檢討已建議興建一條全長約六千六百米的單車徑,連接多用途體育館及各旅遊景點,作為消閒及康樂用途。

  至於西九龍填海區,區內主要用地的規劃和建設,包括道路和行人連接設施,大部分已接近完成階段,現時沒有興建單車徑的計劃。然而,位於西九龍填海區內的西九文化區的詳細規劃仍未落實。有關工作需待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成立後,由管理局根據分區計劃大綱圖所訂定的發展參數,為西九文化區用地擬備發展圖則。在擬備發展圖則及進行有關公眾諮詢時,管理局會考慮西九文化區內的土地用途及相關設施。

  政府亦會在新界北部新發展區的規劃及工程研究探討設置綜合行人路與單車徑網絡及相關設施。

(二)在已規劃的紅磡海濱及其他沿維多利亞港的海濱長廊計劃中,並沒有計劃興建單車徑。但政府會在預計在本年底開展的港島東海旁研究中,探討在研究範圍內沿海濱闢設單車設施作為消閒和康樂用途的可能性。

(三)香港人口稠密,為平衡減少交通擠塞及空氣污染問題的需要,我們一向積極推行以公共運輸系統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政策,鼓勵市民利用集體運輸系統和其他公共運輸服務,並以鐵路為骨幹,及由專營巴士及小型巴士為鐵路網絡提供接駁服務,另外,我們也推行「泊車轉乘計劃」,透過在繁忙商業區/市區邊緣的鐵路車站或公共交通交匯處,提供泊車設施優惠,鼓勵駕車人士停泊車輛後,轉乘鐵路前往目的地。正如我們在答案第一部分指出,基於道路安全考慮,我們並不鼓勵市民在市區以單車作為交通工具。現階段,我們沒有計劃就單車作為接駁鐵路車站的交通工具作研究。不過,政府在規劃新市鎮及新發展地區時,會適當考慮提供單車徑及有關輔助設施作為消閒、康樂及旅遊用途的可行性。

(四)政府與旅遊業界和香港旅遊發展局就這方面不時溝通。進行單車旅遊的旅客,一般要求有規劃完善的單車旅遊路線,這些路線需串連不同景點或與鄰近景點配合,形成一個旅遊景點組群帶。完善的單車旅遊路線須以安全為基礎,並須為旅客提供有關配套,例如安全和衛生設備、指示牌、以及便捷的單車出租服務等。政府會因應改善新界區單車網計劃和地區配套設施的發展情況,聯同旅遊業界和香港旅遊發展局研究香港的主要客源市場對單車旅遊的需求和發展單車旅遊的可行性。



2008年6月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