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食物及壎竻膚蔽矕N「立刻改善本港醫療服務」議案辯論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為食物及壎竻膚蔽攭P一嶽今日(五月二十九日)在立法會議案辯論就郭家麒議員提出的「立刻改善本港醫療服務」議案的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主席女士:

  今天各位議員討論改善本港醫療服務的議案,正好給我們一個機會,審視一下醫療改革公眾諮詢的現況。

  剛才郭家麒議員提出的議案,我原本想多謝他。但他在開場白中斷章取義,將我們諮詢文件的精神歪曲了。諮詢文件頭四章把醫療改革服務方向清清楚楚說出來,在第五章中才談到融資方面的不同方案,讓市民能夠明白服務和融資的關係,亦知道不同融資利弊的關係,不是郭議員所說到我們只是「打市民荷包」,我們期望議員協助政府一起與市民建立橋樑,理解改革方面的精要,亦希望收集不同的意見,令我們能夠有更好的政策可以在將來引進。

  自從三月十三日我在立法會正式開展第一階段公眾諮詢以來,各界人士和團體都就醫療改革展開了廣泛的討論,反應相應積極。

  立法會壎籵が委員會舉行了多次特別會議,在特別財務委員會會議上我亦與各位議員交換了意見。我和局內的同事一共已經出席超過130場,不同形式、不同界別、不同階層的簡介會和研討會,向各界市民介紹醫療改革的理念和聽取市民對改革的意見。我亦親身出席十八區區議會聆聽各區議員的意見,現時已出席了十五區,尚有三區便完成諮詢區議會的工作。我們這麼多的研討會之中,很多研討會都有百多二百人參加,特別是不同業界的組織、商界、專業界。我們亦有出席一些議員安排的研討會,很遺憾有些議員是沒有組織聽眾,而有一個研討會只得一個人參加。

  媒體報章上差不多每天都有關於醫療改革的報道和評論。我們目前收到的意見書已經多達800份。我們亦正就醫療改革進行問卷調查和專題小組,希望收集更多更深入的意見。

  我可以說,社會各界對今次諮詢的反應,比過往任何一次醫療改革諮詢都更為熱烈,我們亦切實做到廣泛諮詢、廣納意見。到現時為止,大部分我們收到的意見,都認同醫療制度有改革的必要。而改革的目標,應該是更全面的醫療、更多的選擇、更大的保障,令市民更加健康。

  政府和各位議員都清楚聽到市民要求盡快改革的聲音。我們都收到很多具建設性、啟發性的提問和意見,這些意見對我們下一階段的工作有很大幫助。我們會積極吸納這些意見,並盡快落實和推行社會已有主流共識的改革建議,其中包括大部分議員今天所提出的改善措施。而部分的措施,我在過去不同的場合,如立法會事務委員會或財務委員會,在各個階段也曾作解釋,所以我不會一一再重複。

  但改革是要持續不斷才會真正見效。要確保醫療系統可以應付未來人口結構急劇轉變和醫療成本不斷上漲,而同時繼續推動各項制度和服務上的改革,我們必須為醫療系統提供長遠可持續、穩定的財政來源。回歸後的頭六、七年,在經濟不景氣下政府削減開支,這充分說明開闢新的醫療經費來源的重要性。這就是我們同時提出醫療融資的原因。

  政府撥款在將來仍會是主要的醫療財政來源,而且在未來數年有增無減。因此我們今次提出的輔助融資的問題,所指的是在政府撥款以外,如何能夠籌集資金、善加使用,以輔助服務的改善及增加醫療經費的穩定。

  要令醫療改革真正得到落實,我們有必要在解決融資問題上取得一定的共識。社會各界以至各位議員在醫療融資上有不同取向,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複雜的社會議題上尋求社會共識,是市民對政府和在座各位議員的合理期望。而市民對盡快推動改革改善服務的訴求,更加令我們有迫切性去尋求共識。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以理性務實的態度看待醫療融資問題。

  主席女士,綜觀本港及海內外過去的經驗,醫療開支會持續高速上升乃不爭的事實。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對解決問題並無任何的幫助。我曾說過,我們的醫療制度和融資制度,好像一個患有前期癌症的病人拒絕接受治療一樣,愈遲處理問題,情況只會惡化,變得更難處理。諱疾忌醫不是我們所應秉持的態度。

  主席女士,我謹此陳辭。在聽取各議員就議案及修正案的意見後,我會再作回應。多謝主席。



2008年5月2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1時26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