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政務司司長主持香港奧運馬術沙田場館落成交接儀式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今日(五月二十六日)下午主持香港奧運馬術沙田場館落成交接儀式的致辭全文:

Tim(霍震霆議員)、Jenny(馮馬潔嫻女士)、Brian (Mr Brian Stevenson)、WK(林煥光先生)、各位嘉賓﹕

  大家好!今天是香港籌備2008年奧運和殘奧馬術比賽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 香港奧運馬術沙田場館正式落成,並移交馬術公司。

  沙田馬術場館的興建落成,要克服兩個巨大的困難:時間和天氣。

  首先,我們必須與時間競賽。2005年7月,國際奧委會決定將2008年奧運和殘奧馬術賽事移師香港舉行。場館建設工程在2006年11月啟動。在短短8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一個世界第一流的馬術比賽場地,並在去年8月舉行馬術測試賽。再經過幾個月的加建和改良,今天,一個頂尖的馬術場館終於呈現眼前。

  炎熱潮濕的天氣,加上颱風的威脅,是另一個重大的挑戰。現在看來快要下雨,大家可以親身體驗變幻莫測的天氣。場館經過精心設計,處處體現「以馬為本」,在馬房環境,馬匹訓練、運輸、化驗,廢物循環再用,以及應付惡劣天氣方面,都別出心裁,締造了多項世界首創的紀錄。整個場館和相關設施,都得到國際奧委會、國際馬聯、北京奧組委和各國專家的高度評價及讚賞。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香港場館提升了世界標準,如果舉辦馬術場地的奧運賽,相信香港可以穩奪獎牌。

  能夠有這麼輝煌的成績,香港賽馬會功不可沒。馬會一共投入了12億元,借鑒國際上最先進的經驗,而且精益求精,爭分奪秒,充分發揮香港人的拼博精神,交上一份漂亮的成績表。我代表第29屆奧組委馬術委員會,對香港賽馬會的努力和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當然,借這個機會,我還要感謝廣大馬迷的無私奉獻。

  在今天的交接儀式後,馬術公司將接收場館,並隨即進入「場館化」階段,就是要確保各種功能發揮預期作用,順利銜接,互相配合,力求比賽進行期間場地運作順暢。我很高興知道,移交場館後,馬會將繼續與馬術公司緊密合作,在馬房管理、馬匹運輸、馬匹檢疫等方面提供專業支援。而馬術公司亦會努力不懈,在進行「場館化」工作的同時,不斷完善馬術比賽的各項組織工作,務求令賽事盡善盡美。

  各位,5月2日香港區奧運火炬接力圓滿舉行,標誌著香港社會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認同,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支持。我們有信心,在未來74天,只要保持高昂的鬥志,不放過每一個細節,香港一定可以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和殘奧馬術賽事。

  謝謝。



2008年5月26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7時48分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