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稿代醫院管理局發出︰
超過三千名本地和來自國內及海外的醫護人員及學者,出席今、明(五月五日及六日)連續兩日舉行的醫院管理局二○○八年研討大會,就促進市民健康互相交流經驗和意見,深入探討醫護專業發展的趨勢及方向。
醫管局研討大會今年的主題為「創優立新為民康」,由本地及國際知名學者和醫護專業人員分享和討論下列課題:
─ 醫療融資選擇
─ 推廣健康管理
─ 持續優質醫療
─ 創新臨床技術
─ 革新醫護工作
醫管局二○○八年研討大會開幕典禮於今日(五月五日)上午舉行,主禮嘉賓包括國家壎苀﹞國強副部長、政務司司長唐英年、食物及壎竻膚蔽攭P一嶽醫生、醫管局主席胡定旭及醫管局行政總裁蘇利民。
胡定旭在致歡迎辭時重申今年研討大會的主題為「創優立新為民康」,正好配合政府於兩個月前推出第一階段的醫療改革諮詢,這個改革可以帶領我們的醫療體系進入新的一頁。
胡先生指出:「在目前階段,我們正整理來自員工、醫院管治委員會成員、病人組織及其他相關人士的意見,就醫療融資及改革向政府作出建議。」
他相信無論前面的路怎樣走,醫管局也必須有一支幹練而長遠可持的專業團隊。「我們已為醫生建立新的專業晉升架構,以及推行醫生工時改革的先導措施。目前,我們正為護士的專業晉升模式作最後定案。」
胡先生在總結發言時感謝政府承諾屆2011/12年度,把醫療經費佔政府經常開支的比例,從目前的百分之十五增加至百分之十七。
醫管局行政總裁蘇利民在開幕典禮上發表題為「茫茫人海,醫院管理局位置何在?」的主題演講時,談及改革措施對醫管局的影響,醫管局怎樣做才可以在改革後保持優勢,繼續為病人以至整個社會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蘇利民指出,醫療改革諮詢文件詳述香港醫療體系兩種不平衡的情況︰首先是過份偏重急症治療,忽略預防及基健護理;其次是過份倚賴公營醫院體系。
「因此,醫療改革應可為醫管局減少需求,並為將來建造更穩定的財政基礎。」他續稱。
他認為即使達致更合理的公私營平衡,醫管局將來在提供醫院服務方面,仍會擔任龍頭的角色,「醫管局應繼續為病人及社會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以及一個全面的安全網。」
他相信醫管局應協助病人無論使用醫管局或私營的服務,都會有更多的選擇。
「在未來的醫療融資領域,醫管局應考慮為購有醫療儲蓄或保險願意多付的病人,提供核心循證醫療服務以外的新選擇。」他更預見將來出現更多公私營的合作計劃,為病人提供更多的簇新服務。
「醫管局必須繼續為病人和社會提供『平靚正』的服務,」他認為「對病人的價值」有四方面值得深思。首兩方面與專業和臨床才能有關,而另外兩方面則屬於我們關顧病人的範疇。
第一方面是「首先,不要造成傷害?,蘇利民指出,醫管局已實施「嚴重醫療事故通報系統」,規定公立醫院必須呈報九項引致嚴重傷害或死亡的事件,而且相信這些事故大多可以避免。「我們的目的是將事件披露以汲取教訓,防止類似事件再於局內發生。?
第二方面為「推行保証質素的計劃及制度?,他向聽眾指出醫管局正不斷推出各項質素計劃,以提升服務質素及病人安全,包括:
* 推行「潔手護民康運動?,減少院內感染
* 實施「三核五對」程序,減少藥物出錯
* 各醫院進行醫療審核,監察病人的治療成效
* 率先就病理化驗指令採用二維條碼掃描科技,減少識別病人身份的錯誤
* 致力為各醫院爭取國際認可的質素檢定
* 使用電腦輸入住院病人的藥物指令
* 更新設備
第三方面是要致力增加培訓及挽留員工,特別是醫生和護士,使他們有合理的工作量,和有更多時間與病人溝通。
最後,蘇利民籲請員工「易地而處,為病人的最佳利益設想」。「我們的最終任務是讓病人痊癒返家,重回社區過健康正常生活。如果不能做到,我們仍應致力為病人紓緩壓力、減輕痛楚,協助家屬接受病人生命進入另一階段。」
他補充說所謂「易地而處」,也包括明瞭在治理過程中,可能有很多醫管局醫生、私家醫生及非政府機構參與,因此,確保當中的聯繫和協調順暢是十分重要的。「由於長期病患者不斷增加,連貫協調的護理將會日益重要。」
為確保對社會的價值,醫管局將需繼續有效地管理其資源,當中涉及:
* 維持市民健康,支援他們在社區生活
* 善用資訊科技推行自動化
* 進行人力資源改革。護士不應做文員勝任的工作,護士及專職醫療人員可擔當更多高技能工作,例如獨立主理診所
* 引入「疾病組合為本」的新撥款制度,令病人量與工作量成正比
* 利用大宗購買藥物、醫療物品及設備,繼續爭取更大經濟效益
* 將管理的間接成本減至最低,資源集中用在前線
蘇利民總結時指出,醫管局今年工作計劃的主題是「健壯團隊?臻健服務?,「締造社會價值,應講求更靈活有效的運作和貫徹團隊分工,而不是強迫前線人員承擔不合理的工作量。?
完
2008年5月5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7時03分